孟慶云
新課程改革以來小組合作學習備受關注,它從根本上實現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課堂教學的實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幾年來,我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實效。現總結幾年來我的具體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政治課主要是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敏感度,掌握國家大政方針政策,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注重基礎詞語、基本理論的傳授與講解,讓學生在學習以往知識的前提下更好地接受新內容,并對政治課產生極大的興趣。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是這樣操作的:
一、探究提綱是載體
在我們縣開展“五元”疑探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我們開發了學生課前使用的探究提綱。探究提綱是在學生課前預習環節的基礎上,根據設疑環節中的問題而編寫的。對于有些學科,在設疑環節梳理歸納出的問題就是探究提綱。而政治學科一般不是這樣,他需要把探究的問題具體化、習題化,即編寫探究提綱,它是學生探究的主要內容。一節課,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設計一個或幾個探究提綱。我們認為,探究提綱很重要,它是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載體。
二、自探是合探的前提
對于探究提綱,教師必須先讓學生自探,規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要確保學生自探時間充足。在學生進行自探時教師要深入學生中,了解學生自探情況。如果有多個探究提綱,可以一個一個地進行探究,一個一個地加以解決。在自探環節,由于受探究問題難易程度、學生自身水平的限制,學生不可能對問題都探究明白或所有學生都能探究明白,也就是說在自探環節允許學生有困惑、有疑問。但不管怎樣,自探環節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學生動腦了、思維了、有疑惑了,學生將帶著自探時的疑問、困惑進入小組合作學習即合探環節,這就是自主探究的必要性。
三、合探中小組的應用
將基礎知識諸如誠信、交友、民族團結等簡單的知識自探結束后,就要進入合探環節,即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沒有自探不要進入合探環節,合探最好是在自探的基礎上進行,堅決反對不經過自探直接進入合探的活動,這是假合作,是偽合作,我們極力反對。我們常說的低效課堂的原因就是這樣造成的。
合探,顧名思義即在小組合作的形式下討論、探究自探中沒有解決的問題。組長組織討論,組員各抒己見對問題達成共識。即使是每個小組成員都把問題解決了,小組也需要統一答案,形成共識。各個小組的合探是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的,因此,在合探時小組長的作用非常重要,任課教師要提前對小組長進行培訓。在合探時,是所有小組探究相同的問題還是探究不同的問題這要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而定。一般的,如果探究的問題較多,可以分組探究;如果問題較少,可以共同探究。
在合探時,為了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一定要組織好學生,因為學生的秩序關系到小組合作探究的效果。在合探環節中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多給學生幫助。當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該成為一個鼓勵者和啟發者,當學生取得進展時,教師應該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樹立其學習的自信心。全班七八個小組整體實力偏差等原因而無法順利地展開合作時,教師應因組而異,對癥施助,可以以一個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很自然地參與到合作有困難的小組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同時又要讓學生覺察不出因本組水平低而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給學生多創造一些表現的機會,以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斗志,開拓學生的思維。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參與,把握優、中、學困生的參與機會,遇到共性疑難問題如:時事政治與當前事件聯系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點撥、啟發、引導、幫助學生完成任務。教師在深入小組巡視時要善于發現課堂上生成的信息:錯例、易錯點、易混點等,為下一步學生的展示奠定基礎。
四、運用環節中小組的應用
運用是將知識進行創新和拓展,起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運用環節要以教師編題為主,學生編題為輔。運用時,無論是學生的編題,還是老師預設的習題,一定要緊扣本節的教學目標,這樣習題才有意義。對于老師預設的習題,我們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后,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答題PK,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編題我們既可以小組內自己編題,自己答題;也可以小組編題后于其他小組互換答題。教師要鼓勵小組的每名成員都參與編題和解題。對于各個小組所編的習題中,教師可以拿出來讓其他小組分享。
總之,在初中政治課上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既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合作、研討與探究能力,又能在合作學習中收獲友情,團結互助,這也是對學生思想教育的一種手段。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增強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值得大家嘗試與借鑒。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