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冬梅
摘 要: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綜合性,學好語文不僅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還能夠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提供一定的幫助。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魅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語文的核心素養涵蓋面很廣,它包括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語文審美鑒賞與創造以及文化的繼承與理解等。語文核心素養的內容較多,也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實際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要講究策略與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一、打牢基礎,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
語文學科在不同學習階段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有著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初中語文相對于小學語文來講,在注重字詞積累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課文內容深度的挖掘和理解,接觸到了更多的文言知識,學到了更多的文學體裁,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這些知識,它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和幫手。要想學好語文,不僅教師要有豐富的才學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而且更離不開學生個人的努力,無論是語文字詞的掌握還是文言句式的理解運用,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也是最需要學生花時間去記憶和內化的,反復的回顧和記憶可能會使學生產生枯燥、厭倦的心理,但這既是語文學科的特征,也是它的一道考驗,語文就如同一味中藥,學久了方能見成效,半途而廢或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都不會有很好的收獲,所以說也是學生的一大考驗。教師在清楚地了解語文的特性之后,還要引導學生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語文基礎知識是構建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石,沒有基礎地學習語文,學生會寸步難行。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教師在講課時,無論是新授課還是練習課,都要進行基礎知識的回顧與溫習,教師先范讀上節課學過的字詞,其次找學生領讀,反復加深學生記憶,教師也可以采用當堂小測驗的方法,檢驗學生字詞掌握程度,教師可以依據測驗情況,及時地調整和計劃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對于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教師要經常提問學生,每隔一段時間就統一整理歸納一次,督促學生去記憶,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復習習慣。
二、帶領學生體會語文中的美
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名家名篇,從題材上也很豐富,涉及詩歌、現代散文、文言文等,每一種文體都各具特色,都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美的感受。文字是有溫度的,一些名人作家的文字,更是可以讓學生陶醉其中,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而當下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看法存在很大的誤解,普遍認為語文沒有什么可學的東西,語文課文也是很乏味。學生之所以會對語文產生這樣的印象,這與語文教師有很大的關系。怎樣才能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語文中的美?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課堂環境,使學生身心都能夠得到放松,我們知道,人在放松時內心比較平靜,情感容易被帶動起來。教師通過情景的設置,將學生帶回到書本之中,除去學生內心的浮躁,試著用各種感官來感受課文所表達的感情。其次,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閱讀,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能夠獲得對文章的直觀感受,但大多數學生一是不會閱讀,二是不重視閱讀,不愿意去讀,教師要轉變學生這一觀點,上課時先不急于找學生來朗讀課文,而是通過多媒體播放名家的朗讀片段,讓學生用心聽名家的朗讀示范,名家的朗讀聲情并茂,情感真摯,便于啟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與課文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聽過示范朗讀,這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講解一下朗讀方法與技巧,然后再找學生來朗讀,抑或全班齊讀,總之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和時間,并進行朗讀的指導,鼓勵學生帶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學生更容易感受到文章字里行間所蘊含的真情,更容易體會到文章的美。例如,在學習《背影》這一課時,老師就要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我前后幾次看到父親背影時的心理感受,感悟那種深沉的父愛,幫助學生感受課文的思想情感。
三、注重文化傳承與理解
語文學科還具備一項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功能,那就是傳承文化。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更是有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等,對待這些傳統優秀文化,作為學生有義務去了解和走進這些文化,并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語文學科承擔了文化傳承的重任,同時也為學生學習了解文化提供了方便,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文化的厚重和風采,但也因為有些課文中蘊含的文化距離學生比較久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些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之前,要搜集大量的相關資料,上課時一一展示給學生看,輔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文化環境,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教學活動的結尾,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依據學習內容做一些課堂活動,比如成語接龍、你畫我猜等,豐富教學形式,也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樂趣。
語文核心素質的形成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挖掘教材內容,為學生展現生動鮮活、富有人文情懷的語文課堂,學生也要注重語文的積累,基礎扎實才能走得更遠。牢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無論是學生語文知識還是技能、情感的提升,都需要教師孜孜不倦的教學精神做支撐。
參考文獻:
[1]李自立.淺析初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養[J].教育,2016(11).
[2]李莉.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J].新校園旬刊,2017(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