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余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提倡讀寫一體化,通過“主題統領、自主多元和整合延伸”,打造搖曳生姿的語文實踐新時空。語文教師應該引領孩子們在這樣的新時空中盡情“采蜜”,自由抒懷,縱情延伸,極大地豐富孩子們的言語生命和精神生命,讓更多的孩子“郁郁乎文哉”,讓更多孩子在讀寫的百花園中“千樹萬樹梨花開”。
關鍵詞:主題統領;自主多元;探究延伸
在語文的百花園中,任何時候,讀寫都是“不分家”的,任何時候,學用結合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引領孩子們在“讀寫一體化”之路上走得更遠呢?竊以為,教師應注重主題統領、自主自悟和拓展延伸,以此建構一種開放的、多元的、厚重的讀寫一體化新時空。
一、主題統領不可或缺
強調“閱讀與寫作一體化”,那么就應該強調某個主題統領下的一系列讀寫活動,由“主題”把那些散亂的“珍珠”串聯起來,以此讓孩子們的讀寫活動有針對性,有的放矢,“使得語文素養在對精神相通的主題學習中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1]
比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以“勿忘國恥”為專題,面對這樣的一段屈辱史、抗爭史和振興史,教師可以安排以下讀寫活動:
1.學完本單元四篇文章后,針對“圓明園的毀滅”等國恥,搜集文字或圖片資料,了解舊中國更多曾經蒙受的恥辱和今天中國的強大,并追問,你在搜集和運用資料方面有哪些新的收獲?
2.捧讀《人類的敦煌》,讀完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議一議:敦煌珍貴文物之所以遭受了巨大的劫掠,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3.搜集摘抄英雄人物的成語,并嘗試寫出相關讀后感和演講稿。
可以看出,以上設計都指向同一個主題——“勿忘國恥”,并由這個主題引發出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資料的搜集、運用和整理”,所有活動都利用“勿忘國恥”來組構、建構、整構。這樣的活動為最后的寫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可以說,先期學生的“搜集閱讀”越多,后期學生的“寫”就愈有把握,愈有話可寫,有情可表。
二、自主多元不可或缺
盡管“讀寫一體化”強調圍繞同一主題來展開一系列的讀寫活動,但提倡孩子們寫出“放膽文和自由文”仍然不可或缺,正所謂:“寫作是替自己立言,而背后永遠站著‘思想。而模仿,背后站著‘套路。即使仿得‘逼真,也只是徒有形骸,沒有神具。”[2]鑒于此,在“讀寫一體化”的訓練中,無論主題多么鮮明和集中,但教師仍然可以給予孩子們一系列“吾手寫吾心”的自由,真正做到“還教于學,還學于生,把學寫作文的常態隱含在自主閱讀當中,激發學生自主寫作的潛能。”
比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以“親情”為專題,孩子們作文時,可能會出現“深冬母親給我送棉衣”之類的“套式”作文。面對這樣“相同的情節和相同的格式”的抄襲之風,教師應引領孩子們從不同角度打開習作的思路,比如,我和媽媽之間的“恩恩怨怨”,爸爸變了,讓人難以理解的奶奶……不論什么內容,不論從什么角度出發,一定要寫真話,表真情,實現孩子們真切、真實、自由的閱讀和寫作。
不僅僅是“親情”為主題的作文,任何類型、任何主題的作文,都必須避免先入為主的寫作套路,提倡真實、平實、自由的選材和寫作,都應該真實地表達鮮活的生活現實,都應該抒發自己真實的喜怒哀樂。對于成長中的小學生而言,因為自主多元而打開的渠道愈廣闊,孩子們愈能寫出真情之作。而這不正是新課改理念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嗎?
三、整合延伸不可或缺
如何引領孩子們在“讀寫一體化”之路上走得更遠?竊以為,教師不能止步于本單元的那幾篇文章,不能沉浸在“自留地”中原地踏步。引領孩子們深入到更茂盛的文學作品的森林里,與作品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現實和未來對話,是一種立足腳下但仰望未來的教學策略。引領孩子們沉浸在這樣的探究延伸中,閱讀空間是迷人的,寫作空間是迷人的,與此相關的讀寫人生也是迷人的。
比如,學完《小抄寫員》后,為進一步體會深沉的母愛和父愛,可以引領孩子們進一步閱讀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也可以編演課本劇(把課文內容分為幾個片段,一幕一幕地設計出場景和人物對話、獨白及旁白,再自由組合,分角色演一演);還可以引領孩子們在深入理解親情的基礎上續寫《小抄寫員》,要讓孩子們真正意識到好的文章來自于那種細節化的描寫,來自于細微的真情實感,而不是“假大空”的套話、空話和無病呻吟。
這樣的讀寫拓展“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葉”,孩子們盡情“采蜜”,自由抒懷,縱情延伸,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言語生命和精神生命。語文教師應該引領孩子們在這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漸行漸遠,讓更多的孩子“郁郁乎文哉”,讓更多的孩子在讀寫的百花園中“千樹萬樹梨花開”。
參考文獻:
[1]竇桂梅.竇桂梅與主題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5.
[2]胡亨康,周一貫.作文從模仿入門,一開始就走錯了路?[J].福建教育(小學版),2013(5):34.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111《立足智慧課堂,實施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