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
摘 要:從事幼教工作20多年,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敬畏孩子”。孩子們在想什么?會干什么?會說什么?永遠是一個未知數,因此,無論何時,只要面對孩子,都會把心靜下來,去觀察、思考、琢磨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在“敬畏”中,和孩子一起成長,收獲教育的智慧。
關鍵詞:觀察;聆聽;思考;欣賞
一、靜下心來觀察
家里養過寵物的人都知道,寵物總是用純粹的目光注視你,它會轉化成某種力量,是因為它是那樣在乎你的存在。一種慰藉感足以讓你的心潮涌動。不一定每天都用這種眼神,但孩子時刻在等待你的給予!因此,在觀察中,我發現播放輕柔的音樂可以讓焦慮的孩子得到撫慰,擁抱可以讓哭鬧的孩子得到安慰,撫摸孩子的額頭會讓你和孩子的心在一起,蕩秋千可以讓孩子學會輪換分享……總之,觀察可以讓你了解孩子們的一切動向,并且可以隨時接招。因為,我知道,捉摸不透的他們始終在等待我對他們的關注和愛。甚至,和他們一起隨便唱一首歌,不管是動畫片里的主題歌,還是動聽的歌謠,這首歌也會成為我們之間增進感情的紐帶!靜下心來觀察,不是遠遠地站在一邊,而是用一種“愛”的眼神,隨時給孩子以回應!
二、靜下心來聆聽
普魯塔克說:“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爐。”聆聽孩子的語言,讓我可以和孩子們對話步調一致,可以走進孩子的內心。幼兒園的晨曲中有一首貝多芬的《思鄉曲》,晨間接待時,這首樂曲會自動響起,樂曲表達了身在異鄉而心系家鄉親人的那種千絲萬縷之愁思,全曲每一個小節都貫穿著愁思的音符,每到這首音樂響起時,悅×都會走過來說:“老師,聽到這個音樂我就想哭。”“哦,是嗎?為什么呀?”我今天多問了一句,她搖了搖頭不說話。是的,一個中班五歲的孩子似乎表達不出來這種哀傷的心情。我說:“那你畫下來吧,你想到了什么,就畫下來告訴我。”果然,悅×拿起了畫筆,認真地畫了起來:一棵秋天的樹,不斷飄落著金黃的葉子,一只小鳥在天空中流著眼淚。“你能講給我聽嗎?”我裝作很不解的樣子說。“秋天過后,冬天就要來了,小鳥離開了媽媽要到南方去了!小鳥很傷心……”悅×講得很投入……聽到這首曲子會聯想到“哭”,一定和生活經驗、經歷有關,于是我想,畫下來,再表達聽到音樂后的聯想,雖然拐了個彎,但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悅×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讓我想到,聆聽就是為了找到給予孩子適齡的愛,五歲,就給他五歲的愛,十歲,就給他十歲的愛,愛,就要尊重,非要給一個想吃蘋果的人一筐桔子,那不是愛!
三、靜下心來思考
在幼兒園里,我時常給孩子們說一句話,我認為這句話很重要,而且,我希望他們終生記住這句話:不能為了讓自己快樂,而去讓別人不快樂!灌輸這樣的道理,我想孩子也會和我一起來思考,如果碰到了別人,如果用壞別人的東西,或者把水杯里的水撒在了別人身上,你會怎么去做?而我又會用什么方法去教育孩子們,在靜靜的思考中,我交了三個朋友:“沒關系”“對不起”“謝謝你”,我又把這三個朋友分別介紹給孩子們,在交往中,孩子們學會了和這三個朋友輪換交往,并且如魚得水!而此刻,我又尋覓到了另外的兩位好朋友,一位是讓孩子產生自信力量的“好樣的”,一位是讓孩子敢于面對挑戰的“我愛你”,這兩位朋友每天和我如影隨形!因為我相信:不是只有春天開的花才最美,有些花到了夏天,還有的花直到秋天,它才會盛開!哪怕只有在冬天才開的花,也很美!我不知道你會是這其中的哪朵花,但我不羨慕那些過早綻放的花,因為我相信,每一個不一樣的“你”才是那朵最鮮艷的花!思考,讓我相信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都不一樣,而且充滿力量!靜待花開,才是我最應該做的事情。
四、靜下心來欣賞
世上所有的樹枝都是向著太陽生長,我們的孩子也一樣,他們也會向著自己心中的太陽成長。班里的孩子們特別喜歡幼兒園里的沙池,他們可以選用工具,任意地跟隨自己的想象去搭建自己理想的城堡。此刻,作為老師的我,不需要語言,只需用手中的相機拍下他們的杰作,那一聲聲“咔嚓”,就是一句句贊美和鼓勵的語言,他們會因此洋溢著笑臉,滿足感不言而喻。欣賞孩子,就是靜靜地陪伴,一起游戲,用溫柔的聲音說話,支持他們每一次小小的進步,和他們在春天播種向日葵的種子,觀看他們的手繪養蠶日記時,大聲地說:“哇!我怎么沒想到,看來這世界上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在欣賞的話語中帶給他們自信的勇氣和理由。因此,我會在意我注視孩子的眼神,和他們談話的語調,我的掌聲的音量!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瞥,但他們都會在你認為他沒看見的時候,看見了。佩斯達爾奇說:“賢明的教育家不會總是去追究孩子的短處,而會為了孩子目前得到了什么去和孩子一起高興。”欣賞他(她),從一個眼神開始,從一句柔軟的話語開始,從一個燦爛至嘴角的微笑開始。
的確,世界很大,你我都很渺小。每一個渺小的你、我、他(她),就靠這樣一種沒有邊界、沒有標準、沒有限制的愛緊緊連在一起。我常常會反思,在和這些小小生命相處的點滴過往里,我做了什么,我又需要做些什么?我愛他們,可是我更要教會他們如何成長,教會他們勇敢去愛。
因為愛,讓我時刻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對教育的態度。在不斷的學習中,我學會了讓心安靜下來,反思自己的成長;在不斷的工作中,我學會了靜下來學習,讓我不斷成長、收獲智慧。
參考文獻:
[1]杜成憲,王倫信.中國幼兒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黃輝.我國新時期農村幼教政策發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