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摘 要:習作能力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而作文教學始終是語文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活動作文”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體現了師生互動、學生主體的現代作文訓練特點。
關鍵詞:活動作文;中段;教學流程
小學三年級是一個轉折點,表現在要面對習作這一難題。作文難,難在老師沒有系統教本,只能借助手頭上兩三本作文指導書,各顯神通,勉為其難;難在大部分學生生活經歷貧乏、閱讀積累太少,老師一布置作文,就急著翻找作文書。因此,針對中段學生的這些特點,設置“活動作文”教學法,是一種適合中段學生表達情感和個性的寫作方式,從而為小學生的作文教學開辟新天地,展現新思路。
一、“活動作文”的定義
所謂“活動作文”,指的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并提升對生活的感受與認識,從而產生表達欲望,輕松高效地完成習作訓練的開放性作文教學方法。
二、“活動作文”教學流程
“活動作文”教學的一般流程如下:
(一)活動準備:請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資料、信息,了解活動的規則、要求等知識。同時準備好有關材料、器物及工具,以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二)激情導入:主要是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藝術,或設置懸念,或引發爭論……以趣味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好奇、探究的心理和愿望,從而保證學生一開始就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活動。
(三)深刻體驗:“事非親歷不知難”,說的就是沒有體驗就不能深刻地感悟和理解事物。習作教學更是如此,如果沒有孩子的親身經歷或感受,寫出來的文章常常會比較空洞。通過開展活動,讓事實說話。學生興致勃勃,人人動手,演示出活動的結果。這是活動的主體部分,一定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關鍵的地方,可以放慢頻率,或做出特殊標記,以引起學生注意。
(四)活動質疑:活動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得出某種結果,而是要從活動中學到某種知識、得到某種啟示、受到某種教育、形成某種觀念。實驗后,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是這種結果,而不是另一種結果呢?”這是將活動引向深入的一步,不論是引導者還是活動者,絕不能忽視。
(五)舒暢表達:學生全身心投入活動,真實感受活動的每一刻,情趣盎然,有話可說,有話要說,覺得不吐不快,說起來滔滔不絕,寫起作文來得心應手,下筆如有神。
(六)評價修改: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發表各自的見解,從優點中學到寫作技巧,從不足中接受教訓,最后修改成文。這是一次習作活動的結束,全面落實教學任務。
三、“活動作文”教學實例
下面,以一個教學實例來說明
創意水果拼盤,引領創作步入新天地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精美的水果拼盤不僅能給我們人體補充許多營養、微量元素,還能使人們得到藝術的欣賞,美的享受。(課件出示水果拼盤的圖片)這些水果拼盤色彩鮮艷,圖案美麗,大家一定非常喜歡,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大廚師是如何制作如此精美的水果拼盤的。
(二)明確步驟,提出要求
1.了解水果拼盤的幾種刀法。
2.介紹水果拼盤幾種簡單的制作方法:排、堆、圍。
3.從選料、構思、色彩搭配幾方面提醒注意事項。
(三)發揮創意,制作拼盤
1.你們小組準備做一個什么主題的水果拼盤呢?
2.我看到有的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了,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動手制作吧,時間限制在15分鐘,制作好以后請為你們的作品取個含義豐富的名字,最好再能為你們的作品設計一則廣告詞!播放音樂,教師巡視指導。
(四)分享交流,體驗成功
1.各組展示自己的水果拼盤,并派代表介紹作品的主題及含義,拍照留念。
2.請家長評委進行評選。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最佳合作獎、最佳解說獎。頒發獎牌,并指出作品的優點。
(五)趁熱打鐵,即興寫作
1.家長評委對我們制作的水果拼盤進行了高度評價,老師也不得不佩服你們創作出這么優秀的作品,我想你肯定也想把今天的收獲表達出來吧?請大家趕緊拿出你的筆根據剛才的情景,選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寫一個片斷,可以介紹制作過程中你所做、所看、所聽的,也可以敘述你的心理感受。
2.交流習作。有的同學文思如泉涌,在短短的時間內疾筆書寫,已完成習作。請大家開始交流自己的作文片斷,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聽后評一評他們的習作是否突出了主題,敘述是否清楚,語句是否通順。
3.教師小結。大家不僅手巧,你們的頭腦更聰明,我相信,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不僅會制作出美觀漂亮的水果拼盤,更能寫出優秀的作文。
(六)布置作業,延續快樂
水果拼盤“套餐”:
必做題:將這次制作水果拼盤的過程寫成一篇作文,題目自擬。自由安排作文材料,自主選擇作文形式。
加分題(任選其一):
1.請根據你收集的資料,展開豐富的想象,針對某種水果的不足進行想象改良,發明一些新型水果,并根據新型水果的特點給它取個恰當的名字。
2.如果你就是這個水果拼盤中的一員,請以第一人稱寫一篇想象作文。要有一定的故事情節,要寫出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變化。
3.水果除了可以做成拼盤,還可以做成水果色拉,吃起來味道也不錯。回家試著做一次水果色拉,并請親友品嘗。
四、“活動作文”的意義
教學活動不是單一的教學,而是老師和學生教學互動的結合。寓習作指導于實踐活動之中,注重“作前”的誘導,使學生產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習作的興趣。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愉快參與,思維活躍,有話可寫,有話要寫,既注意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的趣味性、能力的綜合性、知識的實用性,也反映了現代作文訓練的特點。
參考文獻:
列昂杰夫.活動·意識·個性[J].教育學,197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