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波
摘 要:崇尚道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教師必須打破舊的模式,尋求適應新形勢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必須積極探究,不斷改進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思想道德教育;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對于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而加強新時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加強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究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二、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總的來看,我國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是好的,但是我們還應該清醒地看到新時期未成年思想道德狀況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今天的青少年學生從計算機、電信、網絡、書報等媒體中不斷接觸到各種信息,這些知識充斥在他們的腦子里,使他們分不清好壞,對事物容易形成錯誤的判斷;有些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厚,缺乏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相當一部分中學生法制觀念淡薄,缺乏防患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絕大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差,依賴性強,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少數中學生心理素質差,一遇到挫折就委靡不振……如此種種問題,與我們所處的社會和時代格格不入,非常不協調,著實令人擔憂。
三、班主任做好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1.抓住細節用心做好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興趣廣泛,可塑性強,開辟第二課堂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堅持每周五下午第三、四節課充分利用班級的多媒體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并進行討論、寫觀后感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還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舉行“放飛夢想”“理想伴我成長”等主題活動,每年三月在班級采取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有無過時”大型辯論會,在學生中開展“一告別”“五遠離”和“三個一”活動,即:告別不良衛生習慣,遠離毒品、邪教、暴力、網吧、游戲廳,提倡學生每月看一部愛國主義影片,讀一本優秀圖書,學唱一首優秀歌曲,并利用家長會架起學校和家庭教育溝通的橋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2.點滴小事實抓班級常規思想道德教育
在班內實行角色分明的專項承包制。班級的事件有人干,班里的同學人人有事干,人人都是班級管理的管理者、監督者。首先表現在每周實行的“值日班長制”,每周一至周五都有一名學習成績優秀、威信高、組織能力強的班干部進行輪流值日。值日期間,不僅要負責當天班上的學習、紀律、衛生、課前的學習準備情況,還要定時向班主任匯報工作。再如每組每天的排自行車、打掃衛生、擦黑板、排桌子、灑水拖地、廣播操、文明禮貌的檢查都有各組長安排分工。分工清晰明了,常規學習和管理上從未出現過“盲區”。
3.時時處處用心做好環境育人
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文化氛圍,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為此,我每接管一個新的班級都要結合學校創建文明校園、文明班級的系列活動,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內張貼醒目的班風、學風標語和名言、警句、名人畫像及行為規范圖解,在黑板報上開辟引人注目的“班級光榮榜”專欄,使助人為樂、勤奮學習、熱愛勞動、尊敬師長、誠實守信、文明禮貌、熱愛集體、堅持鍛煉等各方面取得成績的同學榜上有名,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4.做學生思想工作要多聽學生的意見:
(1)多給學生一些解釋的時間。無論學生犯了什么錯誤,教師都應讓他講話,決不能堵學生的嘴。否則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釀成抗教情緒。為了避免這一點,我對犯了錯誤的學生,堅持不堵嘴,不塞言,盡量做到開啟言路,引發講話。我一般使用這些問題誘導學生:①剛才是怎么回事?能談談嗎?②你認為這樣做對嗎?有什么想法?③為什么會犯這個錯誤?該怎么辦呢?就這些問題,無論學生談多談少,我都認真聽,并適當提點看法。由于師生雙方都能講,情感比較融洽,學生的解釋使教師情況更明,教師的意見使學生易于接受。
(2)多給學生一些申辯的時間。從常情說,學生跟教師回嘴頂牛常會引起教師的不滿。而教育實踐證明,給點時間讓學生回回嘴,至少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頂撞的“力點”,有利于教師了解事情的各個側面,體察學生“委屈”的真情。
(3)多給學生一些反思的時間。有些學生,由于自我意識較強,對教師的教育常常是貌恭而心不服,堅持自己的錯誤觀點。對于這樣的學生,應該多給一點時間,讓他們反思。在反思中,跟他們談心,溝通情感,增加共識。這既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也體現靈魂塑造工程的特點。多給學生一些時間,有利于學生的思想轉化和飛躍,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必需。
道德教育任重道遠,它是奠定一個人一生幸福的基石,學生的道德教育,既要與育人的總目標相一致,更要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他們的生活,使道德教育和學生的身心發展有機結合,要自始至終注重一個“實”字。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