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動手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中國某位現代教育家針對幼兒教育曾說過,活教育的教學方法也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這句話強調了教學中應注重孩童直接對經驗的掌握,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兒童去動手、去實踐,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直接獲取經驗。由此可以看出兒童動手能力的培養應當作為幼兒園教育、學齡前教育的重心所在。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兒童的動手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兒童對外界感知能力、認識能力、判斷能力的形成。因此幼兒園階段就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將對兒童成長階段的智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二、幼兒動手能力培養的目標
1.在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過程中,探索農村幼兒園創意手工教育的目標、內容、形式、方法、評價,建立與幼兒園其他課程內容及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結合的創意手工教育課程體系框架,形成系列化的具有農村幼兒園特色的創意手工活動的主題和活動方案。
2.通過培養兒童動手能力的相關活動,為幼兒創設一種思維得到鍛煉、潛能得以開發的空間,在教師的引導下促進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造能力的開發,促進幼兒情感、認知、能力等諸方面的協調發展,為其健康成長奠基。
3.通過培養兒童動手能力的課題展開,在研究和實踐中建立一支具有文化素養和教育素養育的教師隊伍,促進教師、幼兒與課程的共同發展。
4.通過培養兒童動手能力的實踐與研究,推動農村幼兒園特色幼兒園文化課程的建設,提升農村幼兒園的辦園特色,為幼兒園教學實踐積淀豐富的實踐經驗。
三、課程內容
1.“創意手工”活動資源的開發研究
開發農村地區可利用資源,并研究如何應用在幼兒園的兒童動手能力培養的相關活動中,這樣不僅可以從不同角度展示兒童所在農村地區的豐富物產資源,使幼兒更好地了解自己家鄉的同時激發幼兒從小熱愛家鄉情感。
2.“創意手工”活動的目標與內容的研究
建立有層次的目標框架,以總目標為基礎,建立體現幼兒年齡差異、富有操作性的各年齡階段目標。由于成人和兒童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與兒童動手能力培養相關活動展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構建富有層次,逐漸深入的手工教學體系。
3.“創意手工”活動多載體的形式開發
在實施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為主題性創意手工活動的系列中設計多樣性的主題及活動方案。精心選擇有創意、可行性強、成本適當的手工材料(如創意紙工、創意泥工、玩具創意制作、自然剪貼、“變廢為寶”創意制作等),層次上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制定一系列創意手工主題活動教學內容,形成系統化,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四、課程載體
1.創意紙工主題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工具、表現技法以及各種材質不同的紙創造性地進行撕紙、剪紙、折紙、立體制作(厚紙)等活動,制作出平面或立體的具有新穎、獨特效果的紙工作品,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精確性、靈活性,培養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想象力和空間方位知覺能力,養成耐心細致、干凈整潔的操作習慣。
2.創意泥工主題活動
幼兒用粘土、面團等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簡單的工具創造性地塑造各種物體、動物等平面或者立體的作品。幼兒通過動手塑造,手腦并用,手腦在活動中協調,使孩子的智力及手部的靈活性都得到發展。
3.玩具創意制作主題活動
幼兒用紙、布、針、線、自然材料,或無毒無害的廢舊材料以及地方性材料創造性地制作簡單的玩具,通過讓幼兒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索實踐操作活動,調動幼兒進行手工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并從中體驗到創造的快樂。
4.“變廢為寶”創意制作主題活動
以飲料瓶(罐)、禮品盒、一次性杯(盤、碗)等廢棄物的直觀、具體、形象等特征引發幼兒借形(借物)想象,動手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新作品。在有計劃、有目的的動手制作活動中,引導幼兒將“廢物”變為“有用的東西”,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5.以親子創意手工活動為載體的活動
家庭和幼兒園在幼兒發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它們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和進步。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重視家園合作,尋找家園的合作途徑,充分利用家庭中的人力、物質資源,通過宣傳、溝通、邀請、指導、親子制作、分享展示等形式,促進幼兒園創意手工活動的有效開展,營造家園合作的氛圍。
參考文獻
[1]張紅梅.如何培養農村幼兒的動手能力[J].關愛明天,2014(10).
[2]孫景芳.樂在“動手”意在“創新”:利用農村資源在區域活動中進行手工制作[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5):49.
作者簡介:趙雪妮,女,漢族,甘肅會寧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幼兒園幼兒教育。
注:本文系2017年白銀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幼兒園動手樂園本色課程的研究》的成果,課題立項號BY[2017]G003。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