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敏
摘 要:民間游戲是我國長久發展歷程當中流傳下來的文化形式,也是孩子們童年最重要的活動,木頭人、丟手絹、捉迷藏,無論是哪一種游戲,都給孩子們的童年染上了絢爛的色彩。在幼兒教育體系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存在,特別是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妥善運用民間游戲,能夠讓幼兒更快地融入活動情境,更積極地配合教師完成活動,并強化自身的素養。故此針對民間游戲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討論,給出改革意見。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體育活動;作用分析
幼兒教育階段,是幫助幼兒建立身心基礎的最主要階段。人類最主要的發展區域是視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及聽覺神經元三個區域,特別是運動神經元的訓練,決定著幼兒機體各項功能能否正常運作,因此,體育活動在這一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但如果是枯燥的體育項目訓練,無法激發幼兒學習與訓練的興趣,只有運用趣味性的民間游戲,才能確保教學的成效,以此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一、民間游戲對于幼兒體育活動的影響分析
幼兒成長階段最主要的特點是興趣主導、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歡模仿、喜歡重復,這與幼兒的身心狀態及成長需求有關。因此,在這一時期,任何科目的教學都應當以幼兒目前的成長特點與需求為基礎進行規劃與實行,這樣才能保證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幼兒階段,人的視覺神經元、聽覺神經元及運動神經元正在發展,因此,必須要積極地給予刺激,讓幼兒更多地去動、去聽、去看,這樣才能保證幼兒身心健康,所以體育活動在這一階段至關重要,不可忽略。但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讓幼兒去練習跑步、跳高、跳遠,幼兒的興趣是無法被激發的,只有充分運用這一階段幼兒最喜歡的要素——游戲,并融合到活動當中,才能讓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到課程中,配合教師的引導。談及游戲,我國民間長久發展所留存的許多民間游戲,都是既有趣味性又能培養身心的,包括丟手絹、捉迷藏、木頭人等等,都有著不同的作用,能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1]。
二、幼兒教學階段體育活動中民間游戲應用策略
1.運用民間游戲,豐富課堂內容
如果單就體育課程的內容來看,傳統體育課程項目通常是無趣枯燥的,短跑、長跑、跳高、跳遠等等,不僅單調,而且運動量過大,并不符合幼兒體育課程應有的運動強度需求。所以必須要結合趣味性的民間游戲內容,才能讓活動內容更為豐富。跳皮筋、木頭人、丟手絹、捉迷藏、跳房子、跳山羊、丟沙包、踢毽子、老鷹捉小雞,多姿多彩的民間游戲,融入體育活動中,不僅能夠讓活動內容更充實,而且會給幼兒增添許多美好的記憶。特別是與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項目,會強化幼兒的感情,讓班級幼兒的相處更融洽[2]。
2.運用民間游戲,訓練幼兒綜合素養
以上亦有所提及,在體育活動中,不同的游戲主要針對幼兒不同的身心素養進行訓練。除去以上所談及的游戲以外,許多其他的民間游戲也各自有其自身的作用。老鷹捉小雞能夠發展幼兒的反應力及群體合作能力,踢毽子能夠發展幼兒的下肢協調能力及動態實力,跳山羊能夠發展幼兒的肢體平衡能力及相互之間的信任,拔河能夠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及上肢肌肉,打彈弓能夠發展幼兒的專注力及視力。可見無論是哪一種民間游戲,其產生都并不是毫無緣由的。所以運用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也能夠強化幼兒不同方面的素養,所以教師應當更積極地將游戲融入活動,根據活動目標,合理選擇游戲,幫助幼兒在玩樂的同時完成素質強化。
3.運用民間游戲,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體育活動開始,教師如果告訴幼兒我們今天要練習短跑,或是練習跳高跳遠,幼兒的態度必然是十分沮喪,不愿參與的,但如果教師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幼兒的態度則會截然不同,幼兒思想以自身的喜好為主導,所以要確保幼兒自主自愿地參與及積極地配合,而且應當盡量選擇趣味性高、互動性強的游戲,這對于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是十分有利的,孩子的成長是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過程,所以教師便要給幼兒更多玩的機會,讓幼兒有個開心的、收獲豐富的童年[3]。
綜上所述,民間游戲本就是為豐富孩子的童年、幫助孩子建立身心基礎而產生的,因此,運用在幼兒體育教學過程中是最為合理的,也是最受幼兒歡迎的。教師了解到這一點,更應當擺脫被應試體系長久影響的教學思想,積極運用游戲,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身心綜合素養,這是對幼兒的健康最為有利的。
參考文獻:
[1]劉桂平.民間游戲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作用探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4):43-44.
[2]姜潤.老游戲促思維發展[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張家港市社科聯.第五屆中國智慧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思維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13:2.
[3]馬春.挖掘民間游戲拓展幼教空間[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