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
摘 要:在打著“不輸在起跑線上”和“人才社會”旗幟的今天,每一對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給予厚望,這種期待,從幼兒時期便顯現出來。然而教育不是一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培養出全方面優秀的棟梁之才,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過經驗交流、親子課程和聯合獎勵等方面,分析幼兒園與家長合作培育幼兒的經驗方法。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育經驗;協同合作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教育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傳統觀念中的學習文化知識,更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幼兒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將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對個人的成長、發展和人格完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教育更需要家長、幼兒園之間緊密協作,才能為孩子成長的道路奠基。
一、經驗交流
世界上沒有兩片脈絡完全相同的葉子,世界上也沒有兩種完全一樣的家庭教育,一千個家庭中,也會有一千種幸福,甚至一千零一種。閉門造車的教育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在幼兒教育階段,是個人教育的第一個時期,更需要注重經驗交流。
為此,我們定期舉辦家長座談會和家長經驗沙龍,家長洽談會以講座的方式為主,聘請專業的幼教專家對幼兒時期會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解釋,并提出應對措施。例如,我們的專家曾解答一位家長提出的“孩子總是在公共場合哭鬧,該怎么辦”時說道:“3歲的孩子已經具備基本的理解力,這種情況往往是父母對孩子需求的忽視造成的,當孩子表現出需求時,比如索要玩具,我們可以委婉拒絕,但是不可以無視。拒絕也是一門藝術,是教育的一種。如果孩子知道,只有他做出相應的努力,才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時候,他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種回路,這種回路會影響孩子成人之后的表現,就像我們會把媽媽做的菜和美味二字連結起來一樣簡單,幼兒時期塑造的回路,會告訴已經成年的他,只有努力付出,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家長與教師之間也需要一定的溝通,增強相互的信任,讓家長全面了解孩子的性格,也讓老師對一個家庭的教育狀況有一定了解,在幼兒教育中更有耐心和信心,家教雙方的交流同時也合力保證了對幼兒的培育。
家長沙龍是為在園兒童的家長們提供的交流平臺,在信息并不發達的時代提到沙龍,可能首先聯想到的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此聚會放在這樣的快節奏社會是非常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在這方面采取了微信群的方式,家長們可以隨時在群內互訴教育心聲。這種方式在給一個新三口之家帶來教育經驗的同時,更聯結了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友誼,促進了學生之間的親密伙伴關系。
二、親子課程
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愛是理解和陪伴。”眾所周知,擁抱是一種治愈的行為,軀體接近會促進情感的釋放,這一原理在幼兒教育中也同樣適用,一些綜藝性的親子互動節目在近年來層出不窮,并且得到了非常好的社會反響。
如果說每個孩子都是正在茁壯成長中的小樹,那游戲便如同水和陽光,是成長過程中的必須。我們緊跟潮流,科學幼教,每個學期都會增加一次親子課程,主要以游戲為主,增強了父母與孩子的相互了解,增強了家庭幸福感。
在游戲設計上,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設計不同難度的游戲,在找漢字游戲中,由父母讀出某一個漢字,孩子則負責把混在一起的卡片對應漢字找出來,該游戲增進了親子雙方的協作能力,有利于兒童成就感的增強。很多家長認為最有趣的游戲是“猜影子”,家長在屏幕后面做出手影,孩子根據影子猜出是哪一種動物。采用分組競爭的方式,在一分鐘之內,猜對最多的一組可以得到玩偶獎勵,借此來訓練兒童的想象力和反應力。
在往期的親子活動中,有很多令人欣慰的故事,通過做游戲,唱歌,讓一個性格十分孤僻,不喜歡和父母交流的孩子開始主動和父母、同學嬉戲,這便是幼兒教育一個非常好的轉變,佐證了父母參與到教育中對兒童人格完善的重要作用。
三、聯合獎勵
“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給予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么樣的雛形。”賽德茲如是說。
習慣的養成在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件事,貫穿個人發展的始終,良好的習慣有利于兒童未來在學習、事業、感情上的發展。
為在家里家外全方位培養兒童行為習慣,與家長簽署聯合獎勵協議,上面清楚地列出適合做與不適合做的事,作業完成情況,是否有愛心之舉。如果有違規行為,會在家庭考核表上做上標記,扣掉相應分數,如果表現非常優秀,則會做獎勵標記。家庭考核表與園內考核表同步,每個月會有老師進行核對,并計算分數,并結合兒童在家里和學校的具體表現,對分數高的孩子進行獎勵。這種聯合獎勵機制,需要家長的誠實配合,增強兒童在發展過程中的道德文明意識。
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感動另一個靈魂。一個孩子的成長,不是單方面努力就足夠的,需要家長與學校的協同合作,相互信任。幼兒教育,可以如鴻毛之輕,也可以如泰山之重,正因如此,我們要重視未來,更重視今天。
參考文獻:
俞靜.家園合作對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作用[J].新課程研究,2012(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