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
摘 要:孩子的教育,都是從基礎教育開始,基礎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兒園教育。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是一生中發(fā)展的初始階段,所以幼兒園受到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更是為以后的學習和一生的教育打下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共育;教育模式
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需要被改革成新型的教育模式,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被不斷探索。家園合作共育的教育模式就是時代發(fā)展下幼兒園教育的產(chǎn)物,是一種應用廣泛、顛覆傳統(tǒng)的新型教育模式。本文將對這種新的模式進行探析。
一、幼兒園家園合作共育模式的重要性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人陪伴是極其重要的,也是對兒童影響最大的。兒童成長在家庭環(huán)境中,被送進幼兒園會有些不習慣,為了讓孩子能夠盡快適應,幼兒園應該在尊重兒童,與家長合作的基礎上讓家長理解和支持幼兒園家園合作共育模式,并邀請家長注重參與。幼兒園一方也應該主動幫助并提高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質(zhì)量,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家園合作共育教育模式,能夠讓家長體會到老師的艱辛,更加理解老師和老師的工作。因此,在幼兒園的教育中,家園合作共育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不僅能夠順應當前發(fā)展的需要,還能夠讓家長、兒童和老師之間有效溝通。
二、家長參與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雖然幼兒園所學的知識都很簡單,但是孩子需要讀小學,所以在孩子讀幼兒園到小學的銜接時,家長和幼兒園需要密切合作。雙方都應該以孩子為中心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家長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這樣才能夠保證孩子的發(fā)展。幼兒園在開展與家長合作的過程中應注重和發(fā)展平等、友好的關系,并且足夠尊重家長。這樣家長才會對幼兒園開展的工作給予最大支持和配合,方便幼兒園工作的展開。
三、家園合作共育模式推進策略
1.家長老師聯(lián)動
家園合作共育模式需要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有些家長文化水平比幼兒園老師要高,對于如何教育和幼教知識上都比老師要懂得多,掌握了比老師豐富的資源。這種情況下老師就要主動和家長進行溝通,邀請家長和老師進行對孩子教育上的合作,老師不僅能夠得到很好的建議,對于需要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有一定認識,對孩子的教育也會有進一步提高。選定研究的課題時,要選適合幼兒園兒童的課題,主動聯(lián)系家長進行配合和研究。
2.注重分層指導
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家長必須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什么責任都是幼兒園的,自己就袖手旁觀,等著驗收成果。這樣的觀念與家園合作共育模式的實施是相互排斥的,家長必須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同樣有教育的義務和責任,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應該學會積極主動承擔對孩子的教育。幼兒園應該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孩子家長的情況對孩子進行不同指導,還要主動告訴家長他們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也有責任。孩子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家長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家長不應該片面認為,自己的孩子在行為習慣和其他方面有問題就責怪老師,把責任全部都推給學校,家長的教育和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思想認識都有很大影響,會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那些不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幼兒園有責任和義務對家長進行如何教育孩子的指導,讓家長掌握對孩子教育的方法,學會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能夠使孩子從小成長在一個健康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之下,也能讓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3.家長老師互動
老師要想了解一個孩子,首先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去了解孩子的家長,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進而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以及認知水平,對孩子進行針對性教育。教師真誠地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形成合作的意識,家長才會在老師以后展開的工作當中給予支持。與家長良好的溝通能夠讓家長與老師之間有效合作,家長才會積極參與和支持老師的工作,這樣才使得家園共育模式的作用得以發(fā)揮,促進兒童的健康發(fā)展。
4.豐富活動形式
單一的活動形式不僅不利于教育活動的落實,也不利于家園共育模式的實施,所以我們需要多元化的活動形式推進家園共育模式的實施。家園共育的教育模式有很多種可以實施的活動,比如說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參加親子運動會、游園活動、外出參觀旅游,給家長和孩子布置需要共同完成的親子作業(yè),開展“爸爸媽媽進課堂活動”、舉辦家長會等諸如此類的活動。活動形式多種多樣,但都是圍繞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配合,家長要想取得效果就一定要保證在執(zhí)行過程中不能為了敷衍老師弄虛作假。老師應該和家長一起,把孩子的發(fā)展和身心健康作為自己的目標進行合作,合作的過程當中家長要配合,與老師一定為自己孩子的未來共同努力。
綜上所述,幼兒園應該主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支持幼兒園的工作、配合老師的工作,讓家長意識到自己對孩子教育的責任,推進家園合作共育的模式。家園合作共育的模式不僅能夠讓孩子智力得到新的開發(fā),還能讓孩子的心靈得到呵護,促進孩子的健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戴明麗.論如何推進家園合作共育的學前教育團[J].教育教學論壇,2014(28).
[2]李瑜.幼兒園“家園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