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
摘 要: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當強化正面激勵教育,增強幼兒的積極心態,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等,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正面激勵;作用分析
在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運用正面激勵發揮對幼兒成長的促進作用,是廣大教師應當認真研究的話題,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充分重視了這一方面的研究,本文將做簡要分析。
一、正面激勵評價幼兒的意義
正面激勵評價是指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掘幼兒的成長進步和閃光點,對其進行表揚激勵,以增加積極情感的評價方式。這一評價方式具有四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是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進入幼兒園學習,他們有著一些抵觸情緒,經常可見孩子到了幼兒園門口,哇哇大哭,不肯進去,運用正面激勵評價可以對幼兒進行更多的鼓勵,他們在這樣的評價中,收獲了成功和快樂,感受到幼兒園學習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從而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是有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在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對幼兒的評價還是傾向于批評訓斥為主,對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是一種極大的挫傷。運用正面激勵模式,能夠使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活動的氛圍非常溫馨,進而提高各學科學習的興趣。
三是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和諧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實際成效。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經常正面激勵評價幼兒,對他們的長處予以表揚,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肯定和同學的認可,這對進一步密切師生關系意義重大,能夠促進更加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四是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部分幼兒在生活中缺少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簡單地進行批評效果不甚明顯,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對他們的每一點改變、每一點進步都予以正面激勵,對孩子們內心將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助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針對幼兒身心特點,以正面激勵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在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要立足于幼兒的身心特點,多鼓勵、多表揚、多發掘幼兒身上存在的優點對其進行肯定,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幼兒成長。
1.正面激勵中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有些幼兒平時不注重衛生,飯前便后不肯洗手,這些行為習慣都是不好的,必須要在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予以糾正。教師要在教育工作中發掘一些幼兒中的講衛生典型,使他們在其他小朋友的心目中成為榜樣,接下來號召大家一起向他們學習。在學習先進、提高自我的過程中,孩子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表揚,讓他們在表揚中不斷改進提高。有了這樣的激勵作為情感基礎,孩子們逐步能夠養成講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2.正面激勵中激發幼兒濃厚學習興趣
學前教育教學學科很多,孩子們不可能對每一門學科都懷著濃厚的興趣,此時就需要教師對孩子們進行鼓勵。當孩子們在課堂上回答出了一個相對有難度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表揚,也可以用語言、眼神進行鼓勵,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能夠極大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再比如,孩子們在手工制作中捏出了比較好的造型,教師也要對孩子們進行鼓勵,對他們的創新思維和精巧手工表示肯定,使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興趣濃厚。
3.正面激勵中鼓勵幼兒與人和諧相處
現在的幼兒大多屬于獨生子女,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意識,不利于提高孩子們與人交往的技巧。對此,筆者在班級日?;顒又杏幸庾R地對一些具有良好交往交流技能的學生給予鼓勵。例如,平時能夠和同學相互幫助,大家一起幫助困難同學,這樣的行為就要給予表揚,使孩子們懂得關心他人也是一種美好的品德,鼓勵他們學會與他人相處。另外,在與別人相處交流過程中如何做到禮貌用語、文明禮儀?教師在進行啟發引導后,可以結合平時的觀察,對認真遵守和執行的幼兒進行表揚,為大家樹立鮮明的導向,讓孩子們在與人相處過程中掌握技巧。
4.正面激勵中引導幼兒懂得感恩父母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許多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甚至還會耍脾氣。對此,筆者在集體活動中進行了感恩教育,通過出示圖片,讓孩子們知道父母如何辛苦工作為自己創造良好的條件,要求孩子們自己想辦法反哺父母,并在班級進行交流。有孩子提出自己回家幫父母洗菜,有孩子回去以后幫父母洗衣服,也有的孩子回去以后幫助家里打掃衛生等等,無論是哪一種行為都是為父母分擔辛勞,都是感恩父母的重要表現。筆者對他們的行為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全班同學向他們學習。這樣的鼓勵為孩子們樹立了鮮明的導向,他們在接下來的生活中處處爭當孝敬父母的小朋友,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成效。
總之,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多給予學生正面的評價鼓勵,可以使孩子們增強積極情感。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這種積極的情感會伴隨學生并有效地支撐他們的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呂立龍.激勵法在學前兒童體育活動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2(49).
[2]黃細珍.幼兒教師應禁用忌語[J].學前教育研究,2002(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