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艷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作為一門通用語言,學好英語對于學生后續學習和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除了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切實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除了傳授英語知識以外,還要求學生能夠聯系上下文,把握文章邏輯關系和中心思想,提煉英語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有效性,豐富詞匯積累量。傳統的教學方法較為陳舊,難以滿足實際教學需要,迫切地需要創新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腐朽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由于教學觀念陳舊、腐朽,閱讀教學中仍然以自身為主,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制性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致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諸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僅僅是依據教材照本宣科,文章中哪一句包含特殊語法、特殊含義或是值得背誦等等,均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被動接受,閱讀技能缺乏有效的訓練和培養,難以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
(二)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所以無法接受新式教學方法,照本宣科,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枯燥、沉悶。教師更多的是單個講詞語、語法和語句語義,致使閱讀教學變成了單詞講解、段落結構分析和詞匯的品鑒,加之課堂交流不充分,課堂趣味性缺失,學生無法將自身的看法和見解表述出來,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不夠理想,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
(三)教學內容局限性較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無論是教材還是試卷,均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復習資料,而這些復習資料則是交由教師進行選擇,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選擇被動式學習,閱讀興趣缺失。與此同時,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除了語言知識上的講解以外,還要加強學生文化知識的教學,幫助學生深層次把握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達,這對于提升學生閱讀自信心和積極性具有促進意義,但是由于教師自身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水平限制,導致日常英語教學僅僅局限于語言形式上的講解,忽視了文化內容的深層次教學。
二、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推動教學理念創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和影響,導致學生主體地位缺失,師生之間缺乏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嚴重限制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升。如果師生缺乏互動,課堂教學演變成教師單一的授課,學生學習主動性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應該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創新教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諸如,在“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中,主要是介紹了機器人的發展歷史,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去調查和分析,拓寬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分析,提升閱讀質量。
(二)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教師應該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轉變傳統教學方式,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更加前沿的教學方式,促使教學活動更加多元化,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結合教學要求,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變化把握重點和難點知識,可以借助微課模式課前預習,有針對性預習,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上將教學內容通過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形式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豐富教學內容,拓寬閱讀空間
教師除了根據教材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外,還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完善知識結構。同時應該拓寬閱讀空間,尋找一些英語報紙和雜志,帶領學生閱讀和分析,在特定的文化語境中閱讀,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英語素養。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整合教育資源,拓寬閱讀空間,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選擇教學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將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素養。
綜上所述,以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加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可以改善英語教學中的不足,推動教學改革持續深化,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范茂.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為例[J].英語教師,2017,17(9):49-52.
[2]劉永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策略[J].校園英語(中旬),2014(8):14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