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瑤琴
摘 要: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以講授、演示、操作為主要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死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就需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文章針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講授實訓并存的特點,教學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其隨教學形式的改變而改變。在講授環節主要以案例教學法為主,在實訓環節主要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而激勵模式教學法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筆者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嘗試運用此教學方法,并對該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了探究和實踐。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激勵模式;實踐;探索
1 目前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讓學生學習最新操作系統及辦公軟件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操作系統也在不斷更新,從原來的Windows XP到現在的Windows10,而辦公軟件也從原來的Microsoft Office2003到現在的Microsoft Office2016,隨著系統的更新,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也應隨之更新。但在實際教學與學習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1]。
1.1 如何處理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課程教材主要以講授知識點為主,對各個軟件的知識點講解比較透徹,但單獨的知識點講解枯燥乏味,以至于教師在講解演示各個知識點后,一部分認真聽講的學生覺得知識點零零碎碎,沒有連貫性,很容易在課后遺忘掉,還有一部分學生會覺得太枯燥,根本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如何把教材里面的知識點融匯到學生實際生活學習之中,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到主動地想學知識,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1.2 如何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真正動起來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一貫以“講授—演示—操作”模式進行,該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往往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學生不專心聽講,雖然外網會被控制,但個別學生會玩手機,甚至有學生昏昏欲睡。因為接下來的演示環節,只要學生能看懂教師的演示后就不需要思考了,到了操作環節也就依樣畫葫蘆進行操作。大部分學生也不動腦筋,雖然課堂氛圍看起來很安靜,學生也在動手操作了,但實際上死氣沉沉,沒有一點生機。為此,教師需要通過改革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2 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
如何解決計算機基礎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有講授形式,也有實訓形式,根據計算機的教學特點,提出了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激勵模式教學法。在講授環節主要實施案例教學法,在實訓環節主要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而激勵模式教學法貫穿整個教學環節[2]。
2.1 引入案例,提升學習興趣
由于教材只是講授各個知識點,內容枯燥乏味,在教學中就容易出現死板、僵硬的問題。因此,教師在課程的各個知識點,結合課程內容,從學生自身的學習、生活環境所接觸到的事物、現象出發,引入學生可以理解的案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該課程授課對象為全院的大一學生,不同專業的學生興趣愛好不同,后續課程也不一樣。因此,在案例選取上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專業不同,選擇不同的案例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前根據教學任務,對所授班級專業進行調查,要了解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了解該專業后續開設課程,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情況,從各種渠道收集資料,進行整理,再根據學生的專業選擇案例進行教學。
2.2 采用任務驅動,使學生真正動起來
在實訓環節,學生往往是根據教師的演示進行操作,不用動腦思考,課堂氛圍死氣沉沉。這里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法。在前期案例教學法的引導下,學生已經了解熟悉了知識點,為了更好地把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到實踐上,從而激發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教師會安排任務給學生。因為安排的任務涵蓋的知識點較多,所以采用團隊式教學完成任務。將學生分成幾組,一般以5人為一組,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安排任務,每一小組都有一個組長,組長接受任務并把任務帶回給每一個小組成員。小組成員們圍在一起,以共同的任務作為他們的活動中心,以問題動機為驅動,積極主動地查找資料,學習資源,互相探索,互相討論,最終協作完成任務。同時,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學習實踐活動的體驗。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不斷探索中學習,學生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就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學生們的求知欲望也被不斷地激發出來,從而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學生們勇于開拓進取、勇于探索的自學能力也被培養出來,學生們在課堂上也真正活躍起來了。
3 教學改革方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3.1 案例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在每個知識點講授前,教師會引入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該知識點的興趣,以便于后面的教學。例如在講授Word知識點時,教師會先播放一組求職的圖片,圖片中都是大學生拿著簡歷去求職的畫面,那堆得高高的一摞摞簡歷,示意著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讓很多大學生遭遇了就業“寒流”,指出我們面臨的困境。通過圖片讓同學們有危機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由此引出求職時使用的個人簡歷,并指出個人簡歷在求職中的重要性。給學生創設一個求職者的氛圍,以此喚醒學生學習的意識,醞釀制作簡歷的熱情。通過這個案例,學生們對簡歷的作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對接下來教師的知識講解有了興趣,后面的教學環節也能順利進行了。當然,在案例選取上,有基本的案例,適合各個專業的學生,如表1所示。
表1 基本案例
案例內容 知識點
簡歷 Word文檔的編輯與保存,文本、段落格式化,圖表操作等
畢業論文
信函設計
年歷 Excel工作表輸入與編輯,公式及函數的應用等
期末成績統計
工資
綠色環保宣傳 PowerPoint編輯和修飾幻燈片,動畫設置等
職業生涯規劃
根據學生專業不同,在基本案例的基礎上也將增加其他不同的案例進行教學,例如電子商務專業和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在相同教學內容下教師將選取不同的案例進行教學,如表2所示。
表2 根據專業設置的案例
案例內容 專業
電子商務信函 電子商務專業
產品銷售表
營銷策劃
會展方案 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
設計方案所用材料價格對比表
會展策劃書
3.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接受任務后,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可以在課程的精品課程網站中,微課視頻,QQ文件中等查找資料,互相討論,協作完成任務。下面以其中Excel中圖表與數據為例。
創設情景:電子商務201101班學生吳建飛發來一個信息,老板讓其整理一下公司的年終資料,依據“2014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考核”的數據,完成領導交代的問題。
確定任務:問題一,年終考核排名。問題二,列出符合評選2014年度優秀員工的員工數據,評選條件為:年終考核需排前5名(含第5名)。問題三,以部門為單位對各項考核進行整體比較。問題四,把各員工的工齡和年終考核數據以數據圖表形式表現出來,作為年終總結的素材。
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各小組收到任務后,小組成員以組長為中心,互相圍坐在一起討論。根據任務里面的4個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互相分工,有的學生通過學習微課視頻找到答案,有的學生登錄課程精品網站查找答案,有的學生分析教師提供的線索,各個答案匯總到組長那里,組長進行一個一個的實驗驗證,大家互相討論和交流,提出不同觀點,補充和修正每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找出解決該任務的方法為排序、篩選、圖表等操作,最后每組把答案發給教師。
效果評價:教師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評價。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評價,一方面是對學生是否完成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的過程和結果的評價,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對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能力的評價。
3.3 激勵模式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在課程教學中,激勵模式貫穿整個教學環節。首先是目標激勵,本課程首先向學生介紹了課程主要內容、考核方式、成績組成、課程目標等。接著告訴學生計算機教研室創立了計算機協會,該協會每年都會從大一學生中招募一批平時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培訓,從而參加各種省、市級比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次是任務激勵,每堂課后都會有一個拓展任務,該任務根據學生的層次化現象,將任務分成了難、中、易部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技能,選擇相應的任務進行操作,例如對IF函數的應用中,簡單的任務就只使用一個IF函數,中等任務需要多個IF函數的嵌套使用,較難的任務中加入了And函數的嵌套使用,教師根據不同的任務折合成相應的成績計入期末綜合成績中。
4 教學改革方法的實踐應用思考
通過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激勵模式教學法等教學手段,課程實現了教法、學法等方面的轉變,增強了課程的活力,提升了學習的樂趣。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3]。
案例教學法帶動了課堂氛圍,案例取自于生活實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進來、深入案例、體驗案例角色,讓學生通過案例的閱讀,進行思考和分析,在探索中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此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效果。
任務驅動教學法打破了以往“講授—演示—操作”的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從“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中解放出來,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通過實踐發現“任務驅動”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激勵模式教學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調動了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5 結語
通過使用這一系列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同學們開始活躍起來,不再表情木然地坐在機房,或者昏昏欲睡,或者成為低頭族,而是開始有了問題,有了贊同或者疑惑的表情,也有了會心的微笑和據理力爭的質疑,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創建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雙向和諧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