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蓮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格局以及市場需求的改變,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高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大學校應旨在培養應用創新型的計算機人才,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文章針對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展開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實踐教學;改革
創新創業型的應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可以說對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的應用創新能力培養需要在整個高校進行4年的貫徹學習,根據學生的課程安排制定出總體的培養方案,方案中各個環節之間都相互關聯且循序漸進。具體地說,就是高校學生從大一階段的基礎課程到大二階段的實踐項目,再到大三階段的參加科研課題,同時通過計算機創新產品比賽,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創新的能力。在上述背景下,我國各大學校對于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了較明顯的進步,例如各大高校在針對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實現了應用創新型教學在各個教學階段、各個教學方面的滲透。根據調查發現,好的方面是近年來我國各大高校針對計算機教學都紛紛開展了校企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社會接觸,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很好地促進了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的進行。差的方面是各大學校對于創新培養的方法、力度方面存在不足,這對學生本身及社會的應用創新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阻力[1]。
1 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不足
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旨在為其搭建一個發展的平臺,幫助其更好地抓住發展機遇。傳統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注重對學習者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術的培養,而對于社會實踐這一環節并不重視。但是隨著我國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市場表現出了對計算機人才的極大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方式顯得過于封閉,再者,我國社會發展速度較快,計算機教學若是僅在學校內進行,則會造成學生與社會溝通的機會較少,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學生與社會的脫節。這不利于計算機創新型人才的培養[2]。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對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師資力量不足這一方面,簡單來說就是專業計算機應用創新型教學教師的缺乏。計算機應用創新型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育行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建立起創新意識,繼而才能在應用的基礎上發展成為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這要求教師本身有著深刻的應用創新意識,并能以此作為計算機教學的指導思想,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創新。但是根據觀察不難發現,目前我國各大學校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教師數量無法滿足教學的需求,因此,不得不由受傳統教學影響較深的教師來進行教學,這導致在開展實際教學行為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技能無法達到教學要求,針對學生開展的計算機應用創新型教學活動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3]。
教育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包括心理發展、認知發展等多個方面,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所做的每件事都應是推動學生向前發展,而非抑制學生的發展。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學生的實際發展,即通過教育,他們可以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技能,從而逐步實現人生理想,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2 確立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方向
高校的學生大多數在選擇學校和專業之前并不了解自己所選專業的具體情況,同時由高中升入大學,學生的高中階段并不了解社會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因此,教師沒有辦法期望學生可以獨立選擇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導師的作用顯得很大,導師需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結合不同的學生特點提出符合的建議和引導。導師可以根據自己身上所需要完成的科研課題來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但是這樣做的基本前提是充分考慮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學生的研究方向要合理,不可以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最好研究項目具有相對有價值的研究基礎,同時較為有趣并且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簡單來說,就是研究方向學生要看得懂,并且學生通過努力之后可以實現。根據以上原則,學生的研究方向可以為“基于互聯網模式下的城市室內空氣質量監控研究”以及“基于體感攝像頭的行走姿態矯正監控方法研究”等。總的來說就是研究方向的確定應當從社會的焦點問題出發,然后通過研究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或者結合新興的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選取新穎的立意,貫徹應用創新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目標[4]。
3 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指導
研究方向的確立是一個基礎,讓學生可以有目標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選擇與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專業課程,例如有的研究方向需要涉及無線網絡、信號處理、編程以及電路處理等計算機網絡技術,而有的研究方向需要用到數據庫的開發與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以及程序設計等計算機網絡技術,與研究方向相關的課程基本上是整個計算機教學的全部主要課程。很多課程例如“微型計算機原理”被很多學生當成一門已經過時的課程,同時課程的難度較大導致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但是如果從完成項目研究的角度出發,學生將會主動思考自己需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逐漸由被動變為主動[5]。
4 結合科研項目
計算機教學質量的評估,主要在于學生對專業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效率的評估,則在上述基礎上還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要求。眾所周知,計算機在我國各個行業中都有著較廣泛的應用率,這種跨行業的性質,要求計算機應用創新型人才能夠以計算機為交流平臺,實現與其他行業的溝通交流,從而幫助學生汲取各方面的知識理念,幫助其找到自身發展的創新之處。這就是應用創新型計算機人才培養的主要目的。科研項目一般是教師等專家學者來完成的,因此,絕大多數的學生在高職階段根本無法接觸到科研項目,更無法參與進科研項目研究中,但是事實上,科研項目的參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創新能力,將研究生與本科生進行對比,研究生之所以能力更強,主要原因就在于研究生有機會參與進導師的科研項目中,并不是因為研究生的學習時間長于本科生,而是研究生的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提升。經實踐表明,某些本科生在參與科研項目之后,表現出來的創造力以及科研能力甚至可以超過普通的研究生。因此,在人才培養模式探索過程中,科研項目的重要性不可忽略。例如高校應當面向學生開展大學生的應用創新訓練計劃,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根據自己承擔的科研項目為學生提供參與進科研項目的機會。經過實驗表明,很多優秀的高職學生通過專業科研項目的鍛煉,在專業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多提升,畢業后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計算機專業人才走入工作崗位后為國家的信息化事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6]。
5 結合學科競賽對學生進行指導
學生經過教師的指導和科研項目的參與之后,能力一定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在這個情況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參加合適的學科競賽,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以及創新能力。例如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該比賽不僅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術,更是強調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甚至在比賽創業環境中學生可能要面臨市場、發展等一系列問題,模擬企業的發展模式,評委邀請學術界以及企業界的優秀代表,參賽隊伍只有用精彩的表現打動評委才能夠取得勝利,這是為學生提供的一個模擬實戰平臺[7]。在學科競賽中,作為一個團隊,無論是從比賽的準備階段還是市場調研以及軟硬件設計開發,到系統的調試及PPT的演講答辯,都需要整個團隊共同努力才可以實現,這是一個雖然緊張忙碌,但是充實有收獲的過程。除此之外,通過學科競賽,教師可以更加明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問題也充分暴露,使學生在真正創業時少走彎路,為學生補上最為重要的實踐教育課程[8]。
6 結語
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高等院校對學生的重要培養目標。對于計算機教學而言,應用專業型人才的培養除了教師要有深入的應用創新理念之外,還應以培養學生應用創新意識為主,之后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指導,然后教師應當盡可能地提供給學生參與進科研項目的機會,最后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競賽,讓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更有效果。
[參考文獻]
[1]秦旭.應用型高校改革路徑探究—以應用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為視角[J].藝術科技,2016(7):400.
[2]王悅.借鑒英國學徒制,開展經濟學視角下應用型高校的創新發展—以商務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的創新改革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6(25):18-19,31.
[3]趙維萍.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在應用型高校計算機翻轉課堂中的應用[J].新絲路,2016(12):214.
[4]劉彥軍,黃春寒,白玉.多視角關注地方高校轉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用型高校的培養模式改革、資源籌措配置與財政支持方式會議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2016(33):28-32.
[5]陳靜.治理視域下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主體的角色轉型[J].現代教育科學,2017(5):90-93.
[6]吳婷.“雙創”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以廣州工商學院為例[J].物流科技,2017(6):152-154,159.
[7]張燕.應用創新時代視域下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創業效能感提升策略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6):102-103.
[8]周秀英,謝金艷.基于社會需求視角的應用型高校商務計算機人才培養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