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摘 要:高校工業設計專業已經成為當前很多高校開設的重點專業,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如教學模式落后、缺乏教學實踐、對市場需求認識不深、人才培養與社會脫節等。因此,需要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注重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等措施來加強和改進我國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質量,從而培養更多高質量的優秀工業設計人才。
關鍵詞:高校 工業設計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a)-0140-02
高校工業設計專業一般屬于綜合性的專業類別,但是也有一部分高校將其劃分為理工類的專業或者藝術類的專業,原因在于工業設計專業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工業技術、工程設計、藝術加工、社科人文等多種領域,在定義工業設計時,不能將其單純地認為是對工業的藝術化設計,也不是將藝術品作為工業產品,工業設計本質上是將工業、藝術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具有高度實踐性的一門課程。當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都開設了工業設計專業,但是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如何提升教學質量,創建有特色的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成為了各大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高校需要在明確學科特點和社會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致力于通過教學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工業設計人才。
1 當前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模式比較落后
我國高校的工業設計專業起步相對來說比較晚,在教學模式上雖然一直在進行改革和探索,但是發展比較緩慢,至今沒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教學模式,一般高校在進行工業設計教學時使用的教學模式仍然比較落后。首先,表現在教學內容上,在組織工業設計的教學內容時,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會出現偏差。由于工業設計教學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涵蓋了社會、科學、人文、工程等,這就使得教學內容的范圍很廣,如果不能根據教學需求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就會導致教學內容分散化,教學失去重點,很難提升教學質量。其次,表現在教學方法上,很多高校在開展工業設計課程時往往會借鑒國外的教學方法,但是在進行教學方法的引用過程中,忽視了國內與國外學生接受程度的不同,也沒有將教學方法與我國工業設計的需求結合起來,使得工業設計的教學模式與我國工業設計發展現狀不相符。
1.2 缺乏教學實踐
我國的教學模式中的一大弊端就是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工業設計專業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需要涉及到許多方面的知識,因此,為使得學生能夠全面掌握這些知識,在教學中會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大多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理論素質良好,但是在真正的實踐過程中,就會暴露出許多不足。比如,不能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要求進行工業設計的變通,使得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1.3 缺乏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高校進行工業設計的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工業設計人才,這種人才必須是應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論型人才。但是,當前我國高校的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應用型人才就是指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業設計中,為此,一部分高校逐漸開發了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以提升高校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但是很多校企合作的成果并不理想,合作程度往往局限在提供就業上,而不注重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發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工業設計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1.4 缺少對市場需求的認識
高校工業設計專業必須與工業市場的發展需求結合起來,提升工業設計專業的實用性與市場適應性。在當前的工業設計教學模式中,普遍存在著教師和學生對自身專業定位不清晰的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有的偏重于藝術設計,有的則偏重于工程設計,這樣容易誤導學生對自身發展的定位,不能將工業設計與工業市場的需求結合起來,使得工業設計專業與實際需求相背離。另外,很多學習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是藝術類考生,這類學生具有比較豐富的美學知識與設計能力,但是往往會出現過于注重美學設計的情況,導致工業設計的作品無法真正在工業市場中成為現實,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對市場的認識。
2 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
2.1 創新教學模式
高校要想提升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形成教學特色,將工業設計專業打造成具有競爭性和代表性的專業,就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深入發掘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首先,高校要對工業設計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在保證拓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加精細化的加工,將教學內容向縱深方向推進,可以采用合并教學內容的方法,將兩部分有關聯性的學科進行整合,尋找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其次,要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更加高效的課堂組織形式,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與設計平臺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2.2 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高校在進行工業設計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學校可以建立工業設計實踐平臺,通過計算機技術幫助學生進行工業設計的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需要合理組織學生的實踐課程,最好是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進行交叉安排,以便學生能夠自主消化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教師在實踐過程中需要予以一定的指導。
2.3 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
高校工業設計專業要更加注重對工業設計人才的培養,提供多種途徑,鍛煉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高校可以多進行校企合作工作的研究,盡量選擇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平臺的企業,明確校企合作的目的是聯合培養優秀的工業設計應用型人才,而不是單純地增加就業。另外,學校在選擇與企業進行合作時要簽訂協議,充分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因為工業設計的設計理念和產品是受到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的,未經本人同意學校和企業都不能盜用學生作品。
2.4 教學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
高校在開展工業設計教學時要明確自身的定位,將教學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將人文、科學、工程進行良好的銜接,引導學生的思想認知,找準發展方向。學生在進行設計實踐時切忌眼高手低,將美學設計與市場需求真正結合起來。
3 結語
工業設計專業作為一門內容比較復雜、專業性較強的學科,要求高校在進行工業設計教學時,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旨在提升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模式,最終實現為社會培養優秀工業設計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元高.協同創新背景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交叉教學模式分析[J].藝術科技,2017,30(8):374.
[2] 李佩.民辦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136,138.
[3] 沈艷.廣西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應用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藝術科技,2016,29(6):18.
[4] 王漢友.工業設計學生群體與專業教學模式研究——基于統計檢驗和模型分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0(8):170-176.
[5] 張翠敏.工作室教學模式在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
[6] 孫虎.高校工業設計專業實踐類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初探[J].企業技術開發,2009,28(10):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