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
摘 要: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不一樣的方向。就閱讀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之后所產生的感受進行介紹,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關鍵詞:《玫瑰與教育》;教學;法師
初讀竇老師的《玫瑰與教育》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她那直擊心靈的語言讓我不得不為她的睿智所震撼,細品每一篇文章,心中就如有一盞明燈,驅趕著我在教學道路上的種種困惑與迷茫,于是在教學生活中似乎總有一個充滿陽光和活力的身影在引領著我,讓我在前進中學會快樂地生活,在生活中學會享受著教育。
她的文章教給我們理性做事感性做人,尤其喜歡《心中盛滿陽光》這篇文章,字字句句讓我在回味中久久的感動…… “如果你的內心是一團火,必能放出光和熱;如果你的內心是一塊冰,即使化了也還是零度。”我想,一個教師的內心如果充滿陽光,那必定能溫暖學生并驅趕他們心中的陰霾,于是教與學都會變得快樂,當教學也變成一種快樂的享受時,對于師生而言,其結果一定是雙贏!
曾幾何時,面對學生,我看到的是他們課堂上的沉悶和課后的瘋鬧,我曾用盡自己知道的貶義詞語來形容他們的糟糕,也曾聲嘶力竭地去訓斥他們的種種“罪行”,而收獲的都是他們木然的表情和過不了幾天又“故伎重演”的局面……也曾一度厭教,似乎每次走進教室、走近學生的時候就是自己的心情“晴轉多云”的時候,也曾努力過,但所有的耐心和決心都在一次次失望中“夭折”。每每在深夜疲憊地躺下時,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為什么要選擇這個職業?是不是一輩子都要過這樣的生活?心中一片茫然……
就在自己茫然困惑不知所措的時候,竇老師的文字如一束強光直射心靈深處,直到這時我才如夢方醒:原來,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營造的“地獄”里。
“境由心生,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是啊,是該讓自己的心靈好好翻曬一下了……
如何尋找陽光,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支點,也讓自己收獲一個快樂的人生呢?我在反復品讀竇老師的文字中思索著、感悟著……
我想,首先我該在心態上做出改變,學會欣賞他們。 “……在一個人身上發生的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態度變了,事情的意義就變了……”是的,每天帶著微笑走進課堂,將一份好的心情傳遞給學生,讓課堂生動起來(這也要求在專業成長上多下功夫)。學生不會回答問題,不要緊,多一些耐心,多一分鼓勵;學生走神不聽課,不要緊,多一些寬容,多一個信任的眼神;學生對你的學科沒興趣,不要緊,多一份理解,多一些正確的引導……正如竇老師所說,當你改變了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后,接下來的情形都會變了,我漸漸發現原來學生是那么純真與可愛,他們有思想、有活力、朝氣蓬勃、青春逼人;他們善解人意,也很容易感動,對于老師的每一點肯定都表現出莫大的欣喜;他們善良正義,可以在你面前細說校園里的故事,只要你肯認真傾聽……我發現了許多年沒有發現的快樂,正是這些點滴的快樂改變了我的心情,也改變了我的生活。
其次,在平等的師生關系中分享教育的快樂也很重要。當我放下為師的威嚴,“蹲下來”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時,我發現教育生活幾乎是陽光普照。學生的心靈在逐漸向我敞開,每當我走進教學樓,就有應接不暇的問候聲,課前總會有圍著我說笑的孩子們,課堂上認真聽講的越來越多,課堂氣氛輕松愉悅。教師節一個小女孩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您讓我找到了學習生物的興趣;體育自習課時大家一起游戲的場景讓我仿佛回到了初中時代,我后來對他們說:做咱班的老師很幸福。孩子們聽了很受感動和鼓舞,以后的每節課都很盡力地學,似乎不這樣就對不起我似的;班上一個公認的已放棄學習的孩子,他的生物卻以一次比一次高許多的好成績,讓全體學生感到震驚,一個女孩當了我的課代表后成績也是突飛猛進。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
只有學生的心靈對我敞開,我內心的陽光才能溫暖他們……每每這時,我的心靈都被鼓舞著、信任著、感動著,我都能感覺到莫大的成功,它雖平凡卻勝過所有的榮譽,孩子們在用他們的笑臉和好成績回報著我的理解。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是一種師生心靈的靠近,因為平等所以快樂。
我不追求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我只在乎當夜幕降臨時,我可以對自己說:今天我很快樂,我的學生也因為我而快樂著。
手上還留有握過玫瑰的余香,感謝竇老師和竇老師的玫瑰教育,我相信:心中盛滿陽光,我和我愛的學生都會收獲快樂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劉春玲.我讀《玫瑰與教育》[J].考試周刊,2018(82):27.
[2]李魯山.竇桂梅:我與教育的“玫瑰之約”[J].教育家,2016(45):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