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高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廣播電視臺 甘肅 定西 730500)
一般來說,我們按照時間分配,理論性組合排列各種電視節目,形成有章節的傳播流程,即被稱為電視節目編排。節目編排有序和內容排版豐富,不僅可以提高節目的收視率,還能夠為社會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其中,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點評,以及觀眾對于節目的滿意度都是評價電視節目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根據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加以編制修改,以防止同類電視節目編制抄襲事件發生,以達到加強和提高節目收視率的目的。因此,電視節目在實際制作時應當通過排版,及時了解編制節目是否符合受眾群體需求,保持“優勝略汰、求同存異”的處理方式,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受眾群體的年齡階段、興趣愛好、文化素養以及職業特點等大量參考數據,對電視播放內容以及節目編排發揮著重要作用[1]。按照統計學標準,電視臺需要收集受眾群體對于節目的偏好,加以分析和探究后提供大數據統計報告,從而確定電視節目的播放頻段和內容,以此滿足受眾群體的日常新聞熱點需求。此外,電視節目在編排時需要綜合考慮受眾群體所能觀看和接觸內容的時間段,盡量使電視節目播出欄目多樣化,為用戶提供全面的電視節目內容。集合受眾群體對于電視節目的熱度,秉持“定時、定量、定期”等原則,使電視節目具備充足的黃金播放時間。
任何影視作品都不能脫離文化的導向作用。如今,無論是曲折故事還是感人事跡,無論是奮斗夢想還是生活起居,均是受眾群體最關心的內容,也是為受眾群體提供正確價值導向和言語思維動向的重要內容。因此,對社會起到廣泛文化價值導向的電視節目應當在黃金時段播出,確保覆蓋大面積受眾群體。
電視編排需要符合不同受眾群體的興趣愛好,對于內容接近、題材風格類似的節目應當安排在不同頻道和時段播出,即履行同質交錯原則[2],旨在豐富電視內容。電視臺在編制節目時,不僅要高度重視播放時段的重要性,而且相鄰頻道之間的內容層次要分明且互補;既要合理編排不同風格的劇目,還應當在黃金時段避開各檔節目的競爭。電視節目的核心要求是滿足受眾群體的文化需求和情感寄托,同時也要注意避免節目跟風和創作雷同等現象,防止受眾群體產生視覺疲勞,降低節目吸引度。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時代諸如音像制品、移動設備以及電腦等興起,為受眾群體提供較多觀看途徑,使其可以按照所喜愛的方式來選擇。因此,電視臺在編排過程中應當結合新興媒體科技來完善內容需求,使受眾群體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來隨意調整自己關注與喜愛的電視節目,以此來帶動電視節目編排。
電視節目編排需要從宏觀角度出發,從整體上把握節奏安排電視內容。既要避免因各大電視臺黃金時段相互競爭節目資源,而造成觀眾的反感,又要豐富節目內容,播放覆蓋全方位的特色節目和文化價值較高的宣傳廣告。本土化節目內容是體現地方特色頻道的重要編排內容,也是充分發揮國家品牌力量的標志性節目,能夠幫助觀眾體驗新視角和感受新思想。比如,中央電視臺頻道播放率為:少兒頻道35%,財經頻道40%,新聞頻道72%等等,各類特色頻道能夠豐富節目效果。由于區域差異性,地方電視臺應當充分發揮本土特色,個性編排和制作欄目,或選定某一特色主題為電視節目增添收視效果。比如現階段火熱發展的湖南衛視,主動推出真人秀和偶像電視欄目、浙江衛視重點推出歌唱類節目、安徽衛視專業打造大型情感劇場,為迎合受眾群體需求而做到各有特色,擴展了電視資源、吸引更多固定群眾,從而促進電視產業新生和創新。
根據電視臺不同的定位需求,我們可以參照觀眾電視節目觀看時間和觀眾對于節目喜好特點,來詳細分析電視節目的排版編制;深入基層,不斷了解和分析受眾群體對于節目的不同喜好;通過與觀眾的互動,來定位電視節目的播放頻率。此外,也可以不定期安排一些商演類、公益類以及社區類的活動,以此吸引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注意,形成固定的關注群體。
從商業競爭模式來說,開發非黃金時間是較為常見且易被受眾群體接受的手法,可以從時間和空間上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例如在定期非黃金時間之外的編排區間內,可以播出一些質量較高,或者與黃金時間播放節目相似度較高的電視節目;也可以巧妙利用“饑餓營銷”手段,通過降低電視播放頻率來解決收視率的問題。這樣能夠防止觀眾在觀看節目時因不耐煩切換頻道,引導觀眾對節目產生觀看欲望,提高觀眾對節目的期望值。通過改善播放環境,從而解決一系列客觀問題的發生,以利于提高節目收視率、增加電視臺收益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以直播為宣傳手段的電視節目逐漸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一方面,直播可以明確選擇播出電視節目的時間段;另一方面,直播可以迅速了解和反饋觀眾關注節目的熱度及興趣點,更加精確地編制觀眾普遍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雖然直播類電視節目不能精確到秒和頻率,但從宏觀角度來說直播對于電視節目收視率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
總體來說,電視節目編排能夠直接影響節目的播放價值和視覺效果。電視節目具備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排版方面要秉承優勝劣汰的策略方針,才能繼續屹立于新媒體時代。因此,我們需要將電視節目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收集、整理觀眾對于不同節目的偏好程度來制定排版原則,最終形成完善的節目編制,以便于提高收視率和節目本身的知名度,打造屬于電視臺自己的特色品牌。此外,電視節目編排的相關人員,應當明確了解節目的編制方針,不斷提高自身貼近觀眾的能力,做到以觀眾為本,使節目在達到理想效果的同時,求同存異,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以此,帶動地方電視品牌節目收視率,也為我國影音類產業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