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紅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
[定稿日期]2017-09-07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擴張,社會需求的改變,在城市重要位置或區域留下了相當數量的舊有建筑。它記載了一個城市的文明發展歷程,是時代的遺痕,用建筑形態訴說著過去的輝煌。但現在大多己經喪失了原有的使用功能,脫離了城市的肌理,面臨著去與留的選擇。通過對舊有建筑的改建,使之恢復和適應城市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承擔起社會生活新的職能,所蘊藏的價值被重新改造利用,在合理的使用周期里,利用其堅固的結構、空間、材料,通過改造賦,予新的功能和立面、色彩[1]。
2016年5月,郫縣獲批為首批28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之一,并且是唯一一個以縣域為單位的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緊隨著2016年12月四川省政府“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2],郫都區成為成都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重點打造的“電子信息和雙創產業基地、國際化都市新區”。
撤縣設區之后,區域規劃、交通建設、產業布局有望納入中心城區發展規劃之中,可以更好地與主城區協同。有利于區縣融入到核心城區,加速對各種發展要素更加集聚。在大的發展環境下,考慮到更好地方便群眾辦事、規范審批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效能,同時合理利用當地政府的閑置資產,郫都區雙創示范基地綜合政務服務平臺——政務中心改造項目應運而生。
清江別韻綜合體較符合政務中心遷建要求。該綜合體于2011年建成,建成后,1~3層的商業一直為閑置狀態,4~17層的住宅已有部分住戶入住,建筑面積約15 600 m2。同時,該綜合體毗鄰新建的區醫院、體育館、檔案館等,處于新打造的民生項目核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能滿足辦事群眾的多種需求。
(1) 原有外立面材料為白色、藍色小面磚斑馬紋排布,間隔門窗,視覺凌亂。
(2) 原有設計為商業功能,外立面封閉,室內光線較暗。
(3) 層層退臺的屋面雨水管全部外露,布局較密,破壞了建筑立面的完整性。
(4) 外立面為均勻的弧形設計,建筑主入口標識性和導向性不夠突出。
(5) 周邊景觀僅幾個大花池,栽種植物雜亂(圖1、圖2)。

圖1 裙房現狀

圖2 塔樓現狀
考慮到政務中心的宗旨:規范、高效、勤政、便民,我們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均貫徹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1) 外立面重新規整、設計,采用干掛石材,1層為皇室啡,2~3層為黃金麻,塑造政務中心穩重、親民的良好政務形象,同時也和上部住宅在色彩上(上部住宅為淺米黃色面磚)呼應。
(2) 拆除靠近道路的外墻,采用落地玻璃窗,滿足辦公對采光通風的需求。
(3) 規整原外露的雨水管,采用內排水。
(4) 拆除正立面的電梯,順應內凹的圓弧,外置圓弧形大廳,強化主入口的標識性和導向性。
(5) 1層靠近道路的外墻外側增加門廊,滿足外來業務人員停留使用需要,同時強化建筑形象。
(6) 呼應建筑的外墻流線,設置折線形的種植池,輔以芝麻灰與芝麻黑相間的花崗石材質折線式鋪裝。為保證政務中心主入口建筑外立面的視覺效果,入口綠化帶種植低矮花喬,搭配時令花卉與杜鵑等灌木,形成簡潔清新的綠化景觀效果。
3.2.1 室內功能設計
新政務服務中心需要集中現有政務中心A區、B區、安德分中心、菁蓉鎮創客服務中心、投資建設項目審批中心及西匯后臺辦公區6個辦公區域的管理,共入駐審批單位33個,根據現有平面柱網布局(住宅部分投影為剪力墻,平面較封閉),設計時將改造平面的開敞部分設置為開敞式接待大廳,住宅投影部分設置為獨立辦公及庫房等輔助功能。最終,根據各個入住部門的需求及和政務中心辦多次開會討論的結果,確定以下平面布局方式:
(1) 1F平面布局: 入口大廳、社保醫保、公安、政務中心等開放式接待辦公大廳、普通辦公室、會議室、資料檔案室以及公共配套需要的設備設施等區域。
(2) 2F平面布局: 國稅、地稅、不動產登記中心、市監局等開放式接待辦公大廳、普通辦公室、會議室、資料檔案室以及公共配套需要的設備設施等區域。
(3) 3F平面布局: 行政審批中心接待辦公大廳、普通辦公室、會議室、資料檔案室、公共配套需要的設備設施等區域以及為整個政務中心服務的后勤廚房及餐廳。
3.2.2 室內方案設計
(1) 總體定位——現代風格,整個空間感寬敞、明亮、簡潔,塑造以親和、生態、高效的環境。
(2) 設計色調——米黃色的暖色,其陽光般的顏色給人溫馨、親切的感覺。
(3) 安全——柱子均采用石材包圓柱或方柱(方柱四個角倒圓邊) 。
(4) 生態——室內合適的角度和位置擺放合適的植物。
(5) 高效——智能化設備,標識標牌。
(6) 親和便民——適當的位置設有雨傘區、殘疾人座椅區、自動售貨機、資料取閱架、飲水機、母嬰室、無障礙衛生間、自助擦鞋機等便民措施。主要裝修材料見表1。
外立面改造本質上是對原有建筑裝飾的拆除,并重新賦予其新的建筑裝飾。但改造建筑大多年久失修,因此其安全性是做方案時第一應考慮的問題。
此外,這類建筑多已找不到原有施工圖紙,或是后來由用戶自己自搭自建,改變了原來的功能,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許多圖紙上未能表達的問題。下面以郫縣政務中心為例,列舉施工中遇到的問題。
改造后平面多以開敞大廳為主,設計考慮空調形式為水冷式中央空調。由于室外地面無放置空調室外機的位置,設計時將空調室外機放置在3層的屋面上(原商業預留空調位置)。考慮到4層已有住戶入住,且部分已經搭設了屋頂花園,因此盡量將空調室外機遠離住戶,選用節能設備,減少噪聲及振動對住戶的影響。

表1 主要裝修材料
普通建設項目的洞口防水處理,由于是新建,洞口預留尺寸為設計尺寸,可以按照常規陰角加鋪防水層的做法。
而改造項目新加的洞口尤其是牽涉到防水的,因為洞口尺寸是新加,施工時,往往比設計尺寸要加大一些拆除,因此洞口增加的管道與原有的鋼筋混凝土之間最好先用膨脹混凝土填充,再按照常規陰角加鋪防水層的做法。
由于4~17F是住宅,因此背立面存在已使用的住戶的天燃氣管道。天燃氣管道根據行業規定,必須保證通風,不能遮蔽。如果改造后是涂料外墻則無需理會。但我們項目改造后的外墻是石材幕墻,為了美觀,設計最初考慮是遷改天燃氣管道。但考慮到會影響上部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最終改為天燃氣管道不動,石材斷縫處理的方式。
城鎮化的中期,建筑改造將會逐漸成為城區建設的主要內容,在做好這些項目改造的同時,對新建建筑更要以高標準負責任的態度來對待[3]。
[1] 李光, 唐麗.舊有建筑外立面改造中的現代建筑設計手法探析[J].中外建筑,2012(8):32.
[2] 川府函〔2016〕238號.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的批復[Z].2016-12-08.
[3] 吳巍宇.老樹開出時代新花——對舊建筑立面改造的探討和思考[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