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
摘 要:文章通過搜集資料對上河幫及小河幫美食資源進 行了調研及分析,為上河幫及小河幫地區未來餐飲及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數據。
關鍵詞:美食資源 調查 分析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1-167-02
川菜(以四川省行政區域和重慶市為主的主要菜系)——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選料認真、做工精細”而聞名中國,享譽世界。四川美食資源眾多,內涵豐富。本文以旅游的視角,對上河幫和小河幫區域美食資源進行分析,為該區域餐飲業和旅游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持。
一、區域及分類依據
(一)區域劃分
理論界通常認為傳統川菜由上河幫川菜、下河幫川菜、小河幫川菜組成,其劃分原因是根據人民舊時對船幫的叫法。以成都、綿陽為中心的上河幫川菜,其輻射區域包含綿陽、德陽、雅安、眉山、資陽等地。小河幫川菜的中心區域為瀘州和自貢,同時包含內江、樂山、宜賓等地。
(二)美食資源分類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資源分類結構,省美食資源涵蓋3大主類:F建筑與設施、G地方旅游商品、H人文活動,4個亞類:FD居住地與社區、GA地方旅游商品、HC民間習俗、HD現代節慶,7個基本類型:FDB特色街巷、FDG特色店鋪、GAA菜品飲食、GAB農林畜產品與制品、GAD中藥材及制品、HCG飲食習俗、HDB文化節。
二、川菜
(一)上河幫川菜
上河幫川菜的烹調方法講究燒、炒、煎、煸、蒸、燉,同時選材廣泛、用料講究、加工精細等特點,其口味追求清香鮮醇、滋味豐厚。其代表品種有宮保雞丁、回鍋肉、麻婆豆腐、大蒜鯰魚、開水白菜、雞蒙葵菜、鍋巴肉片、綿陽米粉、龍抄手、夫妻肺片等。
(二)小河幫川菜
小河幫川菜用料獨特、強調入味、喜歡用泡椒、泡姜烹飪菜肴,小河幫廚師發明了川菜獨有的水煮烹調方法,同時喜歡使用炸、燉、熘,口味追求辣鮮刺激、香濃厚重。其代表品種有水煮牛肉、冷吃兔、小煎鴨、火爆黃喉、家常豆瓣魚、樂山棒棒雞、樂山串串系列、宜賓燃面、富順豆花等。
三、川茶
古往今來四川出好茶,比較知名的四川名茶有:蒙頂甘露、峨眉竹葉青、龍都香茗和青城雪芽。其中又以“蒙頂甘露”最為著名,素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之說,于唐玄宗天寶元年列為貢品,其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濃郁回甜,葉底嫩芽秀麗、勻整。而雅安的蒙頂山是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地地之一,譽為“仙茶故鄉”的美譽。峨眉竹葉青具有:外形扁平,條索緊直,肥厚帶毫,兩頭尖細,形似竹葉,內質香氣高鮮。茶湯黃綠明亮,香濃味爽,葉底嫩綠勻整的特點。蒙山茶與峨眉竹葉青并譽為四川最著名的兩種綠茶。
四川茶除茶本身著名之外,四川的茶館、竹制的茶椅、蓋碗茶具(即:茶蓋、茶碗、茶船子)。以及川茶茶藝均反映了四川的茶文化。閑暇之時約上三五好友,任選一清靜之所,泡上一壺好茶,放松心情,自得其樂。同時,會讓你領略到社會群體的親和與成都茶館兒濃濃的地方特色。
四、川酒
四川產名酒,有“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全興大曲、沱牌曲酒、郎酒”六朵金花,在全國銷量中占據了半壁江山。近年來,川酒知名企業又衍生出五糧春、綿竹大曲、金劍南、銀劍南、1573、水井坊、紅花郎、青花郎、舍得等,在國內外也享有很高的美譽度。
五、特色物產
四川地域廣闊,地勢獨特,有大江、大河、高山、峽谷,氣候適宜農作物生產,所以有豐富的物產,家禽、家畜原料豐富,果蔬品總繁多;除此,四川還擁有其它地區沒有的淡水魚資源,其中石爬子、江團、長江鱘、胭脂、巖鯉等質量極佳;蔬菜中的冬莧菜、豌豆尖、兒菜、青菜頭是很多地方所沒有的;通江銀耳、雅江松茸、達州香菇成為了地理標志產品;中藥類的川貝母、蟲草、天麻、杜仲質量上乘;調味品中的郫縣豆瓣、內江白糖、自貢井鹽、閬中保寧醋、德陽醬油、漢源花椒、南充冬菜、敘府芽菜、成都二荊條辣椒等,都是外地游客值得購買的特色物產。
美食資源是一個地區發展餐飲業、旅游業的基礎,對美食資源進行調查,掌握第兩個區域美食的第一手數據,將有助于促進上河幫及小河幫區域旅游、餐飲業的發展。
[項目所屬:川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名稱:上河幫小河幫飲食文化變遷的地域性差異研究(立項編號:CC15W04)]
參考文獻:
[1] 袁雪.樂山地區特色文化的研究——以美食文化研究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6(24).
[2] 杜莉.川菜文化概論[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3] 四川省美食旅游發展規劃(2015-2025)[R].成都:四川省旅發委,2016
(作者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四川成都 610000)(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