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尤其是地處邊遠山區的富川,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農藥的產量和使用量已經穩居世界第1位。當前中國農業生產環境下,農業生產離不開農藥。而隨著農藥的大面積和長時間使用,很多使用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涌現。
關鍵詞:勞動力素質;農藥使用安全問題;安全使用農藥對策
中圖分類號:S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033
1 目前農村勞動力群體狀況
在富川縣,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都涌入到廣東等發達地區打工,留守農村的大都是老、幼、婦女群體。農民的文化程度比較低,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只有小學文化水平,調查了解到大部分人沒有參加過農藥知識培訓,仍在沿用古老且落后的農藥施用方法和器具。農民的文化素質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新的形式必須要求高素質的農民參與,農民的文化素質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對農藥的安全使用更值得關注。農藥的發展與正確應用,可以及時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危害、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提高安全用藥問題必須引起整個社會高度重視。
2 目前富川縣安全用藥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用藥不科學,安全隱患大
2.1.1 使用高毒、高殘留、污染大、農作物藥害嚴重的農藥
由于農民受文化素質的影響,思想守舊,觀念滯后,對新技術新東西難以接受,依然在使用黑心廠生產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如:甲胺磷,呋喃丹,甲基異柳磷等,并且在用藥后不到間隔期就把農產品上市,不顧全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
2.1.2 不按當地病蟲情報盲目、濫用農藥
由于農民文化技術水平低,不管防治指標是不是達標,看到有病蟲就用藥,而且用藥次數隨意增加;藥劑的品種也濫用,把一些不能混合使用的農藥(如酸性和堿性農藥不能混合使用,銅制劑藥單獨使用,除草劑不能與殺蟲劑、殺病劑一起用,最好單獨使用)盲目混合,不僅沒有效果,而且導致農作物產生藥害;不掌握病蟲的發生發展規律,不在關鍵時期用藥,用藥的劑量也是自己隨心所欲,病蟲輕就少用,病蟲嚴重就拼命加大劑量。
2.1.3 錯用農藥,造成人、畜及農作物不安全因素增多
因為不識字,錯把除草劑當殺蟲殺菌劑使用,更有甚者誤將瓶裝農藥當做止咳糖漿口服,或將支裝農藥當做醫用針劑注射,嚴重的造成人員傷亡。
2.2 缺乏有效的防護手段和防護意識
據調查,在炎熱的夏天,只有近30%的農民在噴藥時選擇穿長衣長褲并戴口罩、手套,有些農民甚至只穿短褲不穿衣服赤膊上陣,施藥期間不洗手就吃東西、抽煙的現象也有存在。
操作不規范,不因“風”制宜施藥。逆風施藥,使農藥飄失嚴重;逆向行走,容易吸入農藥,對人體造成危害。
施藥時間不科學。有的農民由于自我保護意識和科技意識差,以為只要把農藥噴施完了就好,在夏季里也不顧及高溫而在中午氣溫最高時用藥,這個時候用藥對農作物容易產生藥害,對人體也不安全,容易中暑、中毒。
2.3 不重視農藥保管
大部分農戶家里沒有專門存放農藥的房間或柜子,通常在門后墻角亂放,增加了人身安全隱患。
3 目前富川區安全用藥存在的主要問題淺析
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后,安全用藥知識培訓難以開展;由于留守農村的大都是一些老幼病殘及婦女群體,文化水平低導致施藥人員的素質普遍低下;市場管理不到位,部分農藥銷售人員以盈利為目的,隨意向農民推銷農藥,一些高毒高殘留的農藥依然禁而不止;由于農產品價格低,農民得到的收益少,追求節本,不求安全,導致使用一些國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農藥;安全用藥的宣傳普及不夠深入。
4 針對當地農民安全使用農藥提出的對策
農業質檢部門是農資市場監督管理的執法主體,要建立健全執法隊伍;加強安全用藥知識的宣傳、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安全用藥意識;農技推廣部門要利用各種方法、途徑,宣傳、推廣農藥知識和政策、規定,提高農藥使用者的素質,逐步改變習慣;準確及時提供農作物的病蟲情報,深入到農村、田間地頭對農民用藥進行現場指導,做好農民群眾的用藥參謀;規范農藥經營市場秩序:禁止經營假冒、偽劣農藥及高毒高殘留農藥,有關執法部門要加強對農藥市場的管理,從源頭上治理不安全隱患,保護廣大農民的利益;制定安全用藥法規,規范用藥行為。 把分散經營規范起來,把農民安全用藥法規宣傳下去,使其達到食品安全標準。
5 結語
當地農民受科學文化素質的制約,在農業生產中農藥的使用上常常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給農業生產和人身健康帶來安全隱患,農業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認真開展這些工作。
作者簡介:李秀姣(1972- ),女,廣西富川縣人,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