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育+刁春妍
摘 要:大豆“壟三”栽培技術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種三項技術為核心的大豆綜合高產栽培技術。近年來,大豆栽培技術有了較大發展,推廣面積最大,對提高大豆生產水平有著決定作用的就是大豆“壟三”栽培技術。實施”壟三”栽培技術,可以提高大豆單產和效益,真正實現大豆生產的高產、高效的目的。
關鍵詞:大豆;“壟三”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092
1 推廣主要技術
“壟三”栽培技術是汪清縣推廣的重點技術內容,就是在壟作的基礎上,以深松、深施肥和雙行(拐子苗)精量播種3項技術為核心的綜合高產栽培技術。具體內容如下。
1.1 深松整地
深度要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層為原則,作業深度為25~30cm,作業質量要求“深、平、細、實”。
1.2 深施肥
深度要達到種下10~15cm處。施磷酸二銨6~7kg/667m2、尿素4~5kg/667m2、鉀肥3~4kg/667m2或用大豆專用肥15~20kg用做底肥,農肥和化肥必須做到深施或分層施。
1.3 雙行精量播種
就是在60~65cm的壟上,采用機械在壟上進行雙行精量播種,行距為10~12cm,株距為10~11cm,公頃保苗28~30萬株左右。播種深度為4~5cm。
2 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
2.1 選用優良的大豆品種
在大豆的品種選擇上,選擇≥10℃活動積溫在2200~2500℃左右的品種,選擇生長勢較強、增產潛力大、粒圓,種皮金黃色,有光澤,品質優良的大豆種子。根據項目鄉鎮的生產實際、生態特點與優勢,推廣了一批高產、優質、抗病的吉農38、吉育47、黑農51、黑農52、墾鑒43、黑農48等大豆品種。
2.2 種子包衣、適時播種
用適量(按說明要求)大豆種子包衣劑與種子拌勻后置蔭涼處.稍干后再拌上少量磷、鉀肥,或添加少量銅、硼、錳等微量元素肥料,然后立即播種。在缺鉬、硼和石灰性土壤上,可分別用鉬酸銨、硼砂和硫酸錳拌種,增產效果明顯。一般當土壤5cm耕層日平均溫度達8~10℃,土壤含水量在20%~22%時,為適宜播種期,汪清縣適宜播種期在5月1—10日,最晚不能在5月20日播種。
3 田間管理
3.1 化學除草
化學除草采用播種后、出苗前進行封閉處理。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130mL加48%的廣滅靈乳油50mL兌水25kg噴施,可防除多種雜草。為使后茬作物不產生藥害,可以選用都爾、禾耐斯、拉索等低毒、低殘留的除草劑單用,按常規用量進行面前土壤封閉。
3.2 間苗
間苗是培育壯苗,提高大豆產量的有效措施,及時間苗可增產7.8%~17.8%左右,最好是人工間苗,人工間苗不容易傷苗。有利保苗。間苗要早間,提倡間早間小。當豆苗剛拱土,子葉剛展平時,就要進行間苗拔掉弱苗、小苗和雜色苗。
3.3 鋤地中耕
在大豆剛拱土時進行鏟前壟溝深松。第1片復葉前鋤頭遍地,做到鋤凈苗眼草,不傷苗,松表土。苗高10cm左右時,進行第2次鏟趟,用大鏵趟成張口壟,做到不傷苗,不壓苗,不漏草,培土不超過第一對真葉節。第2次鏟趟后10d左右,進行第3次鏟趟,要做到深松多上土,用大鏵帶培土板趟成方頭壟,培土不超過第一復葉節。做到三鏟三趟,鏟趟不脫節。
3.4 根外追肥
根據大豆具體的長相情況進行適宜追肥,如大豆鼓粒期發現脫肥,每1hm2可用尿素15kg和磷酸二氫鉀1.5kg和750kg水兌水噴灑,以保證子粒飽滿。
3.5 壯秧促熟
大豆花期如生長過于繁茂,用40~80g/hm2大豆矮豐噴霧,以壯稈矮化植株防止倒伏,平衡生長。大豆結莢初期,采用增產促熟作用效果顯著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噴灑,增進大豆干物質積累,提高產量。
3.6 防治病蟲害
3.6.1 蟲害
二條葉甲、黑絨金龜子、大豆根潛蠅:防治用80%敵敵畏乳劑兌水噴灑或用50%殺螟松乳劑兌水1000倍液噴灑。蚜蟲:防治用氧化樂果和吡蟲啉兌水噴灑。大豆食心蟲:防治用20%殺滅菊脂0.4kg兌水500倍噴灑或用敵敵畏乳油1.5kg與玉米軸20kg左右(4cm左右拜開)均勻地混拌以后用塑料袋密封隔1d以后第2d每4m2灑1個。注意8月10日以前必須用藥。
3.6.2 病害
霜霉病的防治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用水兌噴2次。灰斑病:用40%的多菌靈膠懸劑兌水噴灑。
4 適時收獲、脫粒
在搖動大豆植株出現響聲,豆粒已經歸圓,植株尚有10%左右的葉片未脫落時進行收獲,有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收獲后晾干并及時脫粒,脫粒時間過遲容易發生炸莢,造成損失。脫粒時豆莢不能過于干燥,否則,容易出現較多破碎豆瓣,影響大豆品質和商品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