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濤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類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關注,豬肉作為多數人日常關鍵性的食物,其安全對人們生活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基于此,本文介紹了我國常見的豬疾病,說明了相關防治方法,并討論了豬檢疫的現狀以及如何提高豬檢疫工作質量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豬疾病;豬檢疫;疾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097
豬養殖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豬疾病會嚴重影響豬養殖場的經濟效益,豬疾病還嚴重影響著人們的食品安全。因此,有關豬疾病的防治工作與檢疫工作還值得相關研究人員完善。
1 豬的疾病與防治
1.1 豬鏈球菌病的防治
豬鏈球菌病主要是由于豬感染了致病性豬鏈球菌,主要發病在豬的上呼吸道可引發豬的腦膜炎與心內膜炎。豬鏈球菌病可以通過傷口感染傳播,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而且特別容易在密集豬場流行,可具體分為4種類型:急性敗血型豬鏈球菌病;腦膜炎型豬鏈球菌病;關節炎型豬鏈球菌病;化膿性淋巴結炎型豬鏈球菌病。
預防豬鏈球菌病可以給豬接種弱毒活菌疫苗,豬鏈球菌的血清型種類繁多,所以選用的菌苗要與發病的血清型相同,對豬舍做好消菌殺毒工作,及時清理舍內糞便。養殖人員還可以在豬飼料中加入藥物加以預防。發現有豬患有豬鏈球菌病時,可以用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芐西林等藥物進行治療;治療血癥和腦膜炎型,需要使用地塞米松或慶大霉素配合青霉素治療;治療淋巴結膿腫型需要等豬膿腫成熟后切開,將濃汁排出,用3%雙氧水或者1%高錳酸鉀液沖洗,之后涂抹碘酊。
1.2 豬氣喘病的防治
豬氣喘病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感染豬氣喘病后,病豬會出現咳嗽和氣喘的癥狀,病理變化主要集中在胸腔及肺臟,急性病例會引發肺水腫和肺氣腫,亞急性和慢性病例會引發肺部實變。
預防豬氣喘病時要定期對豬舍消毒,消毒要保證多種化學消毒劑交替使用。對豬接種疫苗,疫苗要注射進胸腔,注射疫苗的前15d和后2個月內禁止注射土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藥物。主要豬氣喘病可以使用螺旋霉素、四環素或甲砜霉素等藥物,可以對肌肉注射止咳因子。
1.3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防治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是由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產毒素多殺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患有這種病的豬會出現鼻炎、顏面部變形、流鼻血及鼻部萎縮歪斜等癥狀,這種病同樣會影響豬的生產速度。
我國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是國外的病豬入境引起的,所以在引進外國豬只后要先進行隔離,確認豬的健康情況后合群飼養。另外還可以對豬接種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滅火菌苗,在接種1周后進行2次免疫接種。哺乳仔豬能吃食后可以喂食金霉素或土霉素,母豬分娩前3周到產后2周在飼料中加入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噻唑進行預防。在治療患有此病的豬只時可以在飼料中加入磺胺甲氧嗪或金霉素,也可以將磺胺二甲基嘧啶與金霉素、青霉素混合使用。
2 豬檢疫的現狀與對策
2.1 豬檢疫的現狀
2.1.1 從產地檢疫的角度來講
產地檢疫是檢疫工作的基礎程序和核心環節,對豬類傳染病的區域性擴散具有初步攔截作用。但受到占地面積、交通情況等客觀因素影響,一些肉類產地會出現距離檢疫站點較遠的情況,使得豬類養殖者在提出檢疫申請后,工作人員無法及時、快速地實施工作行為,繼而使得檢疫活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2.1.2 從屠宰檢疫的角度來講
屠宰檢疫是檢疫工作的最終環節,對于病豬肉、瘟豬肉投入消費市場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攔截作用。但從當前的情況看,一些屠宰場經營者抱有僥幸心理,疏于對接收豬只檢疫合格證的檢查,直接對生豬實施宰殺處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檢疫人員的工作難度。
2.1.3 檢疫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多數基層檢疫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在執行檢疫工作時不能按照有關規定具體實施,一部分檢疫人員缺乏工作經驗,導致檢疫工作存在疏忽,影響了檢疫的質量。
2.2 豬檢疫的對策
生豬屠宰檢疫站應確切落實豬屠宰檢疫的標準流程,并嚴格按照流程執行。在生豬入場時,檢疫人員要仔細觀察豬的動態,對有異常的豬做好標記,發現有病豬及時隔離。
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督力度,保證規章制度被嚴格執行。在監督時,相關部門可以聯合地方公安機關、工商局和藥品監管局等機構,共同完成監督檢察工作。
定期對檢疫隊伍進行培訓,提高檢疫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法律意識,保證檢疫工作能確實按照流程進行。在建設檢疫隊伍時,要讓新老員工互相配合,利用老員工的經驗及新員工的創新思維共同完成檢疫工作。
3 結語
豬疾病的防治與豬檢疫工作對保證我國豬肉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國常見的豬疾病有豬鏈球菌病、豬氣喘病及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等,根據不同的病癥應該選擇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在檢疫方面,我國目前檢疫制度還不完善,監督部門的執法力度還不足,檢疫人員的素質相對薄弱并且相關商販的法律意識還不高,對此相關部門與研究人員應該有針對地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