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進平
摘 要: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的高度融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優化教學過程,解決教學難點,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高質量的科學信息,提高學習效率,為小學科學教學開拓了廣闊的天地。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信息技術;高效融合;思考
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師提供更多樣、更先進的教學手段,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的高度融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高質量的科學信息,提高學習效率,為今天的科學教學開拓了廣闊的天地。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表明,在人類的五種感官學習中,視覺、聽覺的學習最重要,而視覺、聽覺整合對知識的記憶率遠遠高于視、聽覺分別記憶之和。對人腦功能的研究還表明,單一持續的刺激,會誘導抑制效應,大腦迅速出現疲勞現象;而多種感官的交替刺激(如講解15分鐘,看視頻5分鐘,再演示實驗等),可充分調動大腦的功能,使之處于興奮激活狀態,提高學習效率。現代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情境,可以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也把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出來。
在教學六年級科學下冊《日食和月食》時,我首先播放日食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播放課件和演示實驗,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直觀認識了日食和月食形成原因。在教學《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時,通過播放水中的微生物視頻,學生看到水里有那么多新奇的微生物在運動時,是多么想親手去探究觀察,學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就被激發了,有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后面的學習活動就可以順利的開展了。通過多媒體的使用,一是使學生在課堂上躍躍欲試,主體“自求”的愿望非常強烈,從而現實了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高效融合,讓學生感知到了課堂是快樂的、有趣的,會給學生留下難以忘懷的新鮮與特別,會讓學生受益終生。二是培養了他們對科學的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樂于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后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突破時間、空間限制,解決教學難點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是由于受地域、時間、空間、材料和小學生探究能力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探究活動都很難完成,難以落實,教學效果當然就會打折扣。
小學科學內容包含了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領域,探究式學習方式是一種學習科學的積極有效的方法,它通過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家研究的情境,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分析實驗數據、表達和交流等過程,主動去發現科學概念和規律,從而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讓教學活動更加鮮活,讓教學方式更為靈活,在潛移默化中課堂教學模式悄然改變,由傳統教育的“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調動,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獲取的資源越來越多。多媒體技術的虛擬現實功能、圖文并茂、綜合處理功能的協同運用就可以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加深學生對抽象內容的理解,從而達到確實掌握有關知識的目的。比如在教學《云的觀測》《骨骼、關節和肌肉》《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等課程會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現象,要向學生講述不可見的事物變化過程;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獲得知識,在趣味的學習形成技能,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技能的轉化。
四、小學科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高效融合的思考
1.是計算機技術在整合中只是作為工具手段而存在,二者融合的靈魂是教學設計本身,設計上一是要立足人的發展,不能片面的追求課件檔次,不能以課件為中心,而應立足讓學生更好的發展為中心。二是應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必要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放膽求新、品嘗、體驗、發現創造性學習的無窮樂趣,以讓學生在樂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進而得到主動、全面的發展。
2.是進行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高效融合中,要講究實效性。二者融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首先要根據科學教學的課堂需求,按照學科學習的規律,找到適當的信息資料,選擇合適的措施,通過有效的途徑,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更深刻的體驗;其次要按照學生的學習興趣制定學習活動,只有提高了對科學的興趣,才能自覺的進行科學學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既是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成為了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利于創造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切實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而改變傳統小學科學教學的單調模式,切實推進素質教育,為我國小學教育事業提供更長遠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