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 要:伴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趨勢,全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擴展當中。因此,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專業性人才,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工作當中的重點目標。筆者依據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經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在本文當中重點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如何有效的進行語言藝術分析的策略,以期能夠來給予語文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語言作為一種有效的交流溝通方式,在語文教學當中具有重要作用。語文課堂教學與語文教學藝術具有緊密聯系。教學語言可作為教學信息的一種媒介,而教師的語言藝術水平,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可較好的啟發與引導學生思維。并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必須注重語言的準確性與邏輯的嚴謹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目標為表述情感與解答疑難,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必須教學語言的準確性和邏輯的嚴謹性,可讓課堂教學的語言可對知識的本質進行準確的表述,以及揭示了事物所具有的客觀規律的變進形式,并能夠較好的體現出文章當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意識、情感體驗,并有效的理解與掌握文章當中所展現出的主題思想與寫作特點。
二、進一步增強語言表述的生動形象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藝術的重點在于:“借助于語言來對人物及事件所展開的生動形象地描述”。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當中,應立足于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實際學習情況來進行教學,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與人生閱歷較少,因此其認知與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難以有效的集中學習的注意力,也難以深入的理解與掌握具有抽象化的語言知識,其認知與理解能力、對事物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顯得較為薄弱。因此在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用的教學語言,應立足于學生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分析具有的形象思維,較好的體現出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借助于教師的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并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
三、借助于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可較好的應用幽默風趣的課堂教學語言,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構建起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的良好氛圍,能夠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并能夠取得良好的進行效果。有助于教師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例如,有一位學生的習作當中的用了許多的形容詞和感嘆詞,在點評作文時,有意念誦這篇習作,在讀到形容詞時應用夸張的語氣和幽默風趣的語言,在讀到感嘆詞時,則用豐富的面部表情來顯現語言特性。開始時,學生并不理解為何要這樣說,但是隨著頻繁出現的形容詞和感嘆詞,讓學生理解了原來是在寫習作時應用了過多的修飾用詞。以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進行點評,讓學生記住了寫文章必須使用樸實的語言來描述豐富多彩的人物與事件,并透過平實的語言,來充分展現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唯有如此,才能寫出一篇充滿情感的佳作。想要使教學語言幽默化,教師就應使用“樸實文字顯現出豐富情感”“預設語言埋伏”等語言的應用技巧,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教師應充分的理解,幽默風趣并不等同于低俗,而要具有“文雅”性,才能更好的讓學生獲得教育。也才能真正達到幽默風趣課堂教學語言的應用效果。
四、激勵的多樣化,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激勵語是指教師運用表揚、贊賞、激勵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努力進取的教育口語,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樣化的激勵語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對于外向型學生,教師應用內隱的、激勵程度較低的語言來進行,并注意控制激勵的頻次,防止學生出現自滿驕傲等現象。而對于內向型的學生,教師可用直接的、激勵程度較高的語言來進行,并且可在一定時間內增加激勵的次數,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五、批評的恰當化,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批評語是指教師用否定的語言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進行評價,不僅使學生發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而且幫助學生找到改正的方法,以達到學生修正錯誤,提高認識的目的。批評的恰當化既可以激發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可以避免學生抵抗情緒的產生。對于外向型學生,教師首先應肯定他的優點,然后一針見血地說明他的缺點或他做的不對的地方。而對于內向型學生,教師在肯定優點后,應委婉地以聊天的形式讓學生打開心扉,認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六、溝通的親切化,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師生之間的溝通語是在教育情境中消除學生的心理隔閡,取得心理認同的話語。溝通的親切化是師生關系提升的潤滑劑,在育人育才方面都至關重要。對于外向型學生,在溝通的時候教師應讓學生盡量保持安靜,和學生共同分析問題的重難點,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并正面引導。對于內向型學生,首先教師在溝通的時候應先做一些鋪墊,使學生愿意與你溝通,并避免抵觸情緒,然后教師應把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肆無忌憚地袒露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師可詢問學生敞開心扉的感受,并對學生的錯誤想法進行糾正。
七、結語
語文教師在提高學生語言素養、規范學生語言表達、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語言習慣方面有著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因此,教學語言應當從語文教學和學生成長的需要出發,堅持使用標準普通話進行授課,并追求藝術性和靈活性,做到形象化、趣味化、激勵化兼備,才能讓低年級學生感受到語言學習的快樂,并在教師教學語言的示范引導和潛移默化之中養成優秀的語言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習慣。
參考文獻
[1]張周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02).
[2]呂燕玉.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J].小學教學參考,2010(24).
[3]王春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