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艷紅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推動著林業產業化的發展,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林業的發展逐漸增長,但眼前的林業產業還是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不符合當前社會發展對林業產業的發展要求。因此,必須要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文章就森林的重要性、生態的建設與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對兩者之間的關系做了進一步闡述,為國家林業的發展提出了重點性建議。
關鍵詞:林業生態建設;林業產業發展;兩者關系
中圖分類號:S7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62
由于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讓我國有機會借鑒國外優秀經驗,國家在重視速度與質量的經濟發展中,進行著以第二產業發展為主的改變,在以工業改革為前提的背景下,必須使輕、重工業的發展協調一致,建立并優化我國的產業發展。林業產業是一種高效率的環保輕工業,解決林業的發展與林業的生態關系,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讓國家經濟的發展多出一條可選擇的道路,使其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1 森林重要性
森林本就是大自然留下來的可用資源,它對國家的工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就林業產業發展而言,它的功能表達各不相同,產業類型較為復雜,這造就了產業發展鏈較長的局面,為此就有很多空缺崗位,改變了我國就業形勢困難的局面。這樣一來,不僅對我國的輕工業發展有所幫助,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輕重工業間的比例,改善工業的發展構建[1]。森林之所以能成為國家自然資源的首選,就是因為它在經濟發展上有較高的附加值,讓產業能夠產生較大的經濟利益,并且對國家的平衡發展和社會安定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
森林是保護環境的主要幫手,它對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森林中的樹木可以吸收CO2等有害氣體,幫助美化環境和凈化空氣。作為一種龐大的植物系統,自身的凈化功能不但可以減輕空氣污染,而且對大氣的環境改善起著推動作用。森林本身的嚴密性讓其具備強大的吸附性和凝聚性,減少了沙塵暴、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使水土流失得以穩定調節。
2 生態與產業
2.1 生態建設
雖然我國在林業生態發展上進行了一些制度的調整和保護工作,但還有很多企業單位對林業的生態建設不夠重視,停留在只說不做的建設階段,讓實際的生態建設不能落實到位,使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導致目前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因此只有對其進行進一步改善才能促進國家的林業產業發展。
2.2 發展現狀
森林作為一種豐富的可再生資源,由于它自身的生存周期較長,發展速度緩慢,在遭到人為或者自然災害時,其再生的概率極為低下。雖然我國占地面積較廣,但在森林占地面積和資源使用上較為匱乏,再加上經濟利益的驅使,讓我國很多產業在林業資源上有著較高的經濟利益。然而人類的自然保護意識薄弱,只是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斷破壞著森林等自然資源。在工業加工過程中,因為自然資源較為廣泛,便出現了嚴重浪費和低使用率的現象。這嚴重破壞了國家的自然環境,還更深層次地阻礙著有效資源的循環使用,對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阻礙或者延緩的作用。
3 兩者間關系
3.1 矛盾與影響
林業產業的發展基礎便是森林資源的使用,在擴大輕工業產業的發展需求上,需要將林業產業方面的發展力度加大,而其主要的途徑便是森林資源的無限擴大。林業生態建設的主要前提是對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提高人們的自身環境保護意識,避免森林的過多砍伐,矛盾與影響本就是一對互存的關系,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3.2 依存與促進
建立可持續發展林業產業的前提便是對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為了更長遠的未來,需要將森林資源作為林業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與動力。林業產業方面的發展與社會中人與自然的可持續性發展相互協調,不僅重視著經濟效益的發展,還對生態與社會效益有全面的促進作用,并且對社會發展中的環境效益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在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態與社會效益上達到全面的一致,林業發展便會有一個平衡的發展點,不但加大著林業相關產業方面的發展,還能更大程度對自然界中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正所謂二者互存,雙方共贏,自然經濟的可持續道路有望發展。
4 結語
國家的經濟發展并不是只追求發展較快的工業,而是要讓所有的產業協調發展,不能僅限于井底之蛙的目光,要放眼未來、展望全局,讓生態建設的發展清晰展現,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只要目光長遠,未來的經濟繁榮發展指日可待。文章分析了林業的生態建設和林業的產業發展現狀,將二者間的關系進行總結,為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正確性的建設建議。
參考文獻
[1]鄭俊杰.淺析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