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代·沙拉木+吐遜江·艾比布拉

摘 要:本文利用地面觀測資料、自動站觀測資料、NCEP再分析資料、衛星云圖等對2016年8月17日新疆克州強降雨天氣過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副高西北邊緣西風短波槽影響下,副高外圍高能高濕區與西風短波小槽交匯處,出現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700hPa偏南氣流攜帶大量水汽輸送到克州,17日低層相對濕度>80%,為強降雨天氣提供充足水汽條件;整層大氣上升運動強烈,有利于低層水汽垂直輸送、不穩定能量釋放,推動克州地區強降水天氣出現;17日08:00克州上空出現明顯對流云團,云層含水量較多,促進強降水天氣出現。
關鍵詞:強降雨;環流形勢;物理量場;克州
中圖分類號:P4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95
1 強降雨天氣實況
受中亞低支系統壓制,南疆地區2016年8月中下旬出現間歇性降水,其中16—18日大部分地區和北疆伊犁河谷有小雨,17日傍晚前后阿克蘇和克州局部出現短時強降水天氣,其中克州阿合其縣出現暴雨,累計雨量29.1mm,僅19:00—20:00降雨量就達25.4mm,為暴雨級別,阿瓦提縣一個區域自動站21:00—22:00降雨量達63mm,為大暴雨級別。這次強降雨天氣使得克州境內部分道路、房屋被淹,對當地農牧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2 影響系統
強降雨天氣出現前,副熱帶高壓強盛,584線控制整個南疆。17日08:00—20:00(圖1a),在副熱帶高壓西北邊緣西風短波槽影響下,副高外圍高能高濕區與西風短波小槽交匯處出現區域性暴雨天氣;20:00壓強700hPa,克州境內出現顯著濕區,比濕在8~11g/kg;850hPa比濕則為8~17g/kg,被暖區控制,暖濕切變對克州地區產生影響,出現區域性暴雨天氣。地面圖上(圖1b),受地面氣旋影響,氣旋頂端偏東和偏南氣流輻合處出現區域性暴雨天氣。
3 物理量場分析
3.1 水汽條件
強降水天氣出現需要有充足水汽。17日新疆克州強降水天氣水汽來源主要是700hPa西南急流。16日20:00,克州700hPa中低空處有明顯濕區,說明中低層一直處于飽和或接近飽和狀態。同時,700hPa偏南氣流攜帶大量水汽不斷輸送到克州地區,16日20:00克州空氣濕度在80%~90%,17日低層相對濕度也>80%,為強降雨天氣提供充足水汽條件。
3.2 垂直速度
通過對各層垂直速度分布情況分析,在16日20:00和17日20:00,克州整個區域上空垂直速度都為負值,說明整層大氣上升運動強烈,有利于低層水汽垂直輸送,同時為不穩定能量的釋放和強對流天氣的產生有利,推動了克州強降水天氣出現。
3.3 散度
分析16—17日08:00散度垂直分布,克州低層為輻合上升,尤其16日20:00—17日20:00上層輻散、中下層輻合特征明顯,500hPa以上為輻散層,200hPa為最大輻散層,形成抽吸作用提供了有利條件,17日20:00后,高層輻散、低層輻合環流形勢逐漸消失,700hPa到200hPa主要為輻合上升運動,此時克州仍有降水天氣,但降水強度減弱。
4 衛星云圖
分析17日衛星紅外云圖,08:00新疆南部有明顯對流云團,隨著時間推移,20:00,對流云團向南發展趨勢明顯,且與青海北部北移云團匯合后形成強大對流云團,克州上空出現明顯對流云團,云層內含水量較多,出現強降水天氣。
5 結論
17日08:00—20:00,在副高西北邊緣西風短波槽影響下,副高外圍高能高濕區與西風短波小槽交匯處出現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
位于700hPa偏南氣流攜帶大量水汽輸送到克州,17日低層相對濕度>80%,為強降雨天氣提供了充足水汽。
整層大氣上升運動強烈,有利于低層水汽垂直輸送、不穩定能量釋放,推動了克州強降水天氣。
17日08:00有明顯對流云團出現在新疆南部,克州上空對流云團云層內含水量較多,促進強降水天氣出現。
參考文獻
[1]黃明鳳,廖靜姝,周佳茜.彭澤縣2010年5月17—18日暴雨天氣過程診斷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4).
[2]史虹婷,胡明,張翠艷,等.2012年8月3-4日錦州市暴雨天氣過程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2).
作者簡介:艾克代·沙拉木(1987-),女,維吾爾族,新疆阿圖什市人,研究生,工程師,從事短期預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