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婷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上海200234)
在2014年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有大批大牌實體店關門倒閉,然而令人驚奇的是跨境進口零售電商的交易額卻出現了蒸蒸日上的態勢。探究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2016年政策規定的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只需繳納行郵稅,而且可以享受50元的免稅額度,這樣的稅率普遍低于同類按一般貿易方式征收的綜合稅率。
解讀稅收新政,可以了解到單次免稅額度改為2 000元,全年累計免稅額度為20 000元。新政里對在限值以內的商品免征關稅,除了關稅外,還要繳納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實際上就是買多買少都要征收稅費,在法定額度的基礎上再乘以70%。超出規定額度,就是說不會扣除免稅的單次2 000元或累加的20 000元再來征稅,而是只要超出,就全額征收。而且,新規特別規定,跨境電子零售進口電商想要申請退稅的,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申請,即要在海關放行之日起30日內退貨,同時也可申請調整個人的年度交易總額。
跨境電商稅改后,行郵稅稅率被調整為三檔,分別為15%、30%和60%,相對以前的來說,分類更為清晰、簡潔、明了。[2]其中,最惠國稅率為零的商品采用的是15%的稅率,高檔消費品、奢侈品的征收稅率設定為60%,采用30%的稅率計算的則為除這兩項以外的其他所有商品。
由于一部分價格上漲,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短時間內可能會有影響,進而對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此次新稅制實施的范圍主要是能向海關提交交易單、支付單、物流單的進口零售品,這樣做可以準確追溯商品來源和責任,有利于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維護,進而使得整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會變得越來越規范。近年來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正在提升,如今的消費者不會因為商品價格有了一些上漲就放棄對海外商品的追求。

表1 新政前后熱門商品稅費成本比較(購買金額未超出行郵稅免征范圍)

表2 新政前后熱門商品稅費成本比較(購買金額超出行郵稅免征范圍)
從消費者的主觀因素思考,實際上國內多年多次的跨境問題和消費品質量安全問題是最近幾年促使跨境電商爆發式發展的最重要因素。部分國內產品已不被國內消費者認可和信任,而且國內商品價格和國外商品價格存在較大的差額,相比較的話,他們便會毫無疑問地選擇便宜靠譜的海外市場的商品。
1.兩者在貿易方式的比較
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貿易方式與傳統的國際貿易方式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一是全球性。因跨境進口零售電商采用了電子商務平臺,網絡平臺可以很方便的將全球跨境企業、跨境客戶聯系起來,加大了貿易的跨度和便利;二是無形性。由于跨境進口零售電商通過網頁瀏覽方式直接實現交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看到實物;三是無紙性。跨境進口零售電商整個交易過程都是在網上完成,均采用電子信息模式,減少了紙張保存的麻煩;四是交易快。從上傳產品、下單、發貨、收款總周期短;五是價格低。小型批發占多數,和傳統的大宗型貨物相比價格比較便宜。
2.兩者在納稅方面的比較
雖然此次稅改使得跨境電商與一般進口貿易所使用的稅率在一定程度上持平,但現實生活中跨境進口零售電商模式的快速發展并不僅僅是靠稅收而獲得的優勢,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對原有一般貿易進口鏈條的大大縮短,使得流通的效率快速提高,減少了流通成本和時間。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仍然會是一般進口貿易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新的稅收政策不僅不會致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于死地,而且還有利于促進整個行業的成熟。

表3 跨境稅改后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與傳統國際貿易報稅等方面比較
此次的稅改是對三年多保稅區試點工作的總結和進一步完善,實際來說是對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進一步的調整與規范;法律代表國家的意志,從法律的角度規定由征行郵稅到征綜合稅率,明確了跨境進口零售電商一般貿易的屬性,確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地位;這對使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進入更規范化、更機制化、更規模化的高速發展的軌道是極其有好處的,從此以后可以放心大膽地將資金投入,也再不會有人說是由偷稅漏稅發展起來的灰色產業。
海淘方面,顧客需要到國外網站購物,既需要自己找靠譜的轉運公司,又需要花時間看懂外國網站的語言和設計;并且物流過程繁瑣且漫長,并不是所有國外網站都支持中國直郵,如果沒有還需自己聯系轉運公司進行轉運;售后服務無法保障。
個人代購方面,訂單比較零散,商品品類單一,而且存在質量無保證、供給不穩定、物流無法監測甚至丟貨、貨損等問題;其中大部分私人代購會向居住國外的親戚朋友拿貨,一般國外的普通消費者也只能拿到零售價;如果向國內代理拿貨,價格較為優惠,但真假難辯。
跨境進口零售電商的特點在于:因為前幾年的試點城市都采用保稅模式,消費者可以很方便的購買物品也能很方便的退換貨;而且政府對其給與了關于進口環節稅方面的優惠,使其稅率大減,近幾年還采用了集貨模式減少物流模式。[3]同時,商品的進口、檢驗檢疫、網上銷售,經過全程的陽光監管通道,商品的品質得到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護,同時也解決了售后服務問題。
盡管稅改前的優惠政策里免征額度只有50元,但足以使使用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平臺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嘗到甜頭,隨著稅改對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免征額度的取消,一些平價商品瞬間都達到了納稅標準,沒有了價格優勢。
高性價比單品難以再現,稅改之后還愿意使用跨境進口零售的用戶將會是相對來說對價格不是很敏感的顧客。[4]跨境進口零售電商未來將會更多的向原中高價位化妝品、輕奢品等高附加值商品集中。已有的留下的用戶中,基本都是為了更好地體驗生活質量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錢,能夠接受高附加價值商品的高質量用戶。
陽光直郵相比較保稅模式有諸多優勢:一是在征稅的費用方面,直購商品應征稅費和保稅商品的應收費用差別不大,可以隨時關注貨物訂單的動向,而且現在選擇直郵還可以免于驗核通關單,這樣極大地提升了海外直郵的清關速度;二是直郵商品本身在海外,不像保稅模式會有比較大的囤貨壓力,可周轉的庫存容量比較大;三是稅改后出臺正面清單度保稅商品進行限制,而直郵可以直接與當地品牌合作,把更多品類的商品直接傳輸給消費者;四是新政落地后,跨境進口零售電商需要將主打商品轉向單價高、利潤高的商品品類,而這類商品原本就是直郵的主要經營范圍,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優勢。
總體來說,2016年4月8日施行的跨境稅改,一方面,有利于促進電子實體貿易規則一致性,促進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與傳統貿易的公平競爭;另一方面,鼓勵人們更多轉向陽光海淘,促進監督體系的嚴格性、完善性,推動電子交易信息的透明化。
[1] 劉亮亮.新稅制加速奢侈品電商洗牌[J].商業,2016(7).
[2] 趙兵輝.稅改后,海淘還能怎么玩 [N].南方日報,2016-04-16.
[3] 沈 勇.關稅新政致游客不再買買買[N].深圳特區報,2016-04-16.
[4] 宋雅娟.新稅制來了今后咋淘洋貨[J].光明科技,2016(1).
[5]許馨元.“海淘”模式下的制度監管及糾紛解決機制研究[J].楚天法治,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