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洪鵬+侯曉坤+姜軍生+宋健+解福祥
摘 要:利用仿真軟件ANSYS中拓撲優化設計功能,將末端三維模型導入ANSYS中,通過網格劃分,邊界條件界定,模擬受力環境等一系列操作后,根據ANSYS拓撲優化模塊的計算分析。再根據色差顯現零件保留與移除部分,對零件進行適當的結構調整。重復優化和調整后達到才材料的利用率,節約財力物力,也提高了設計水平。
關鍵詞:拓撲優化;模型導入;網格劃分;計算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5.117
1 引言
目前我國的設計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根據統計優化設計可以降低5%~35%的造價[1]。早期的設計制造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隨著各類設計軟件的開發,為機械及其他的設計行業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工具。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文針對用于加工機器人末端結構設計,利用三維建模軟件Solidworks建立整機模型,然后運用仿真軟件ANSYS中拓撲優化功能,對零部件進行拓撲優化,改善機器人的末端結構,對節約設計的時間、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等的具有重要意義。
2 結構模型
先通過Solidworks三維建模功能,根據機器人基本組成:機座、腰座、大/小臂、末端等基本組成,初建機器人的基本結構外形如上圖所示。
從末端的三維圖可以看出外形結構并不精簡,需要去除些材料,進行結構簡化。
3 拓撲優化數學模型建立
拓撲優化的約束條件是省去材料的百分比V。目標函數是結構的變形能,其實拓撲優化是指形狀優化,實質是尋找結構的力傳遞途徑,按照途徑分配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優化了結構受力情況,最終達到設計要求[3-5]。
目標函數:
其中:結構的變形能
約束條件:
其中:,,,。
4 拓撲優化設計
與傳統的優化設計不同,拓撲優化簡單便捷在于它不需要用戶定義優化變量,設計變量、狀態變量和目標函數等,這些分析計算設定都是程序預先定義好的,我們只需要將所要分析的結構模型轉變成“x-t”格式,導入ANSYS中,設定材料特性參數,位移約束,所受載荷約束等。[6]系統會自動的根據默認算法得出優化結果。
首先優化機器人的末端結構。給定材料的特性參數,末端選材為鋁合金,其密度低,但強度比較高,最低的拉伸強度175mpa,屈服強度195mpa,接近或超過優質鋼,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種型材。
4.1 網格劃分
網格的劃分可分為:自由網格、映射網格及混合網格等。自由網格對單元體形狀沒有特定形狀限制;但是映射網格劃分必須是規則的體或面。雖然一般情況下映射網格劃分比自由網格劃分的出的結果要精確,但是由于體型的限制,采用自由網格劃分。設定relevance center為medium,smoothing為medium,transition設為slow,span angle center設為medium。網格劃分結果如下:
4.2 施加約束條件
機器人的大小臂力整力的傳動機構類似于一個串聯混合機構。且由于此結構為兩組平行四邊形組成,其中主平行四邊形確定末端點位置,輔助平行四邊形使末端執行器與水平面保持一個固定的姿態。末端在空間內只發生三個向的平移運動,不發生旋轉,由此可以簡化末端于拉桿及小臂的連接處可用固定約束來代替。另外在中心孔旁凹面處施加100pa的壓強代替末端在承載重量時的受力環境。所得受力分布云圖與整體變形圖如下:
由圖可知整體所承受應力最大達424pa,遠遠小于材料可承受應力。利用ANSYS對末端進行拓撲優化如下圖:
上圖中紅色顯示的為可移除材料,未改變的為保留材料。可以清晰的看出末端兩側耳和下面端口有大面積的可移除材料。
根據仿真結果,合理的去除紅色材料后,對零件重新做了靜力學仿真,受力云圖分布和整體變形如下圖所示:
由彩色云圖顯示的末端受力時應力應變分布情況,形象清楚的可以看出,末端在工作時承受的最大應力和發生的最大變形。
經優化前后對比,優化后對材料無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在質量上的利用率都提高很多了。質量和體積都減少了將近8%。降低了加工難度,節約加工時間。
但是,所受應力遠遠小于材料性能承受應力的最小值,并且變形量很小,不影響完成工作的性能要求。所以為達到材料利用率預期理想設計結構,需要進行反復的優化設計過程,從而達到理想的要求。
優化設計流程:零件導入ANSYS,性能仿真開始到拓撲優化與材料性能比較判斷合格與否,若合格則結束優化;若不合格則調整結構后重新新拓撲優化,然后再進行比較。
5 結束語
本文對加工機器人依次做了結構分析,簡化結構,運用ANSYS仿真軟件對末端結構的應力,應變圖得出末端材料利用率比較低,再對零件進行拓撲優化,再根據優化結果,對機器人末端結構進行了外形結構優化。重復優化和結構的調整過程,最后可接近達到最大限度省時節約材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計時鳴,黃希歡.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綜述[J].機電工程,2015(01):1-5.
[2]李京,范真,陳祖英等.基于 ANSYSWORKBENCH的細紗機機架動態仿真分析[J].現在紡織技術,2017:1-3.
[3]馮強,仲梁維,李磊.ANSYSWORKBENCH仿真平臺在支架優化設計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7,11(16):172-174.
[4]田建濤.基于ANSYS拓撲優化的拉板設計[J].設計計算,2017,60-63.
[5]趙琨,張曼華,劉津.基于 ANSYS 拓撲優化的電纜支架結構設計[J].水利與電力,2014,100-103.
[6]牛飛.結構拓撲優化設計若干問題的建模、求解及解讀[D].2013:5-9.
山東省科學技術發展計劃\(2011GGX1022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505337),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J17KA150)
作者簡介:霍洪鵬(1991-),女,山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機器人設計與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