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華
[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2日~2017年4月26日我院收治的64例進展期胃癌患者,按照抽簽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2例。研究組給予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對照組給予開腹胃癌根治術。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術后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切口感染、殘胃無力發生率。結果 研究組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后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切口感染、殘胃無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進展期胃癌;腹腔鏡;開腹胃癌根治術
[中圖分類號] R73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b)-004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radical gastrectomy treating advanced gastric cancer.Methods From December 22,2015 and April 26,2017,64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lottery method,and there were 32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adical gastrectomy.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ncision length,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bed ambulation time,and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al infection and residual gastric inactiv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incision length,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bed ambulation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al infection and residual gastric inactivit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paroscope;Open radical gastrectomy
在我國,胃癌是相對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的之一,在目前的臨床治療手段中,手術切除術是治療進展期胃癌的唯一且有效的方式;腹腔鏡具有較多治療優勢性,如術后的恢復效果快且手術的創傷性比較小,最近的20年,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外科手術中。有研究顯示[1],在進展期胃癌手術的治療中,不僅要求仔細解剖胃周血管,還要規范對淋巴結的清掃工作,因此,進展期胃癌患者是否實施腹腔鏡治療的安全性還有待探討,本研究主要為了分析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效果,以此為臨床治療學提供相關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2日~2017年4月26日我院收治的64例進展期胃癌患者,將患者按照抽簽方式分為兩組。研究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50~60歲,平均(55.55±4.11)歲;TNM 分期:Ⅱ期患者15例,Ⅲ期患者17例。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51~60歲,平均(55.52±4.01)歲;TNM 分期:Ⅱ期患者17例,Ⅲ期患者15例。64例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為進展期胃癌。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本研究已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的性別、年齡、TNM 分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組 予以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患者取平臥位并實施全身麻醉,在臍下距離10 mm的部位作1個觀察孔,而主操作孔選取在與觀察孔的左側肋緣腋前線有10 mm的部位,使用超聲刀在血管和胃周組織部位進行游離,清掃胃癌淋巴結,如采用超聲刀處理大網膜并進行離斷后清掃淋巴結,對橫結腸系膜前葉組織進行剝離,清掃血管周圍淋巴結后,常規夾閉胃網膜右動脈,再徹底清掃剩下的淋巴結;對胰腺被膜進行剝離,并同時解剖脾動脈,再對肝總動脈與裸化胃左動脈的部位予以解剖,切斷Hem-Lock,清掃淋巴結;在十二指腸部位游離,重建機體消化道,手術切口選擇在上腹正中部位,控制切口長度≤6 cm,移除胃,切除腫瘤即可。
1.2.2對照組 予以給予開腹胃癌根治術:患者取平臥位并實施全身麻醉,手術切口選擇于上腹部繞臍處,切口長度為20 cm,并實施常規護皮處理,再予以處理胃周血管,之后清掃淋巴結即可。endprint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術后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切口感染、殘胃無力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后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的比較
研究組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后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表1)。
2.2兩組術后總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的總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2)。
3討論
手術治療胃癌是現階段的主要方式,其中,以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成為最有爭議的話題之一,兩種手術治療的效果都十分突出,因此,存在兩種治療方式的爭議熱點[2-3]。
有研究表明[4-5],與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治療胃癌可以得到相當可觀的近遠期成效,進展期胃癌患者首次成功治療的年份是在1997年,之后,也有陸續的成功治療報道案例。現在,只有專業的醫療技術和成熟的治療醫師才可以有效保證進展期胃癌患者實施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手術可行性及保障手術治療的安全性[6-7]。除此之外,胃癌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疾病,且發病率逐年上升,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因此,在臨床中,應該特別重視對胃癌患者的臨床治療[8-9]。
與常規的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胃癌手術并不需要進行清掃部位和切除部位的改變,并且,手術的入路方式也不相同,它可以通過非觸碰的手術技術在術后予以精準的探查,以此降低癌細胞的播散程度,與此同時,能夠整塊切除淋巴結,可以完全實現血管高位結扎等高部位處理動作[10-11];除此之外,腹腔鏡的手術視野十分清晰,可以觀察到機體部位中最深且空間相對狹窄的位置,若此時再配合使用超聲刀,效果可能會更佳,其可以輔助腹腔鏡實施手術組織的分離,以此更精準地做到離斷的手術效果[12-13]。
大多數胃癌患者在就診時已到疾病的晚期,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本著從根本上徹底治療進展期胃癌的原則實施治療,而隨著腹腔鏡的應用,腹腔鏡手術的技術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成熟,與開腹手術相比,它可以有效區別切除范圍和淋巴結清掃范圍,并在手術中實施腹腔鏡能探查遠近組織,以此避免手術中出現癌細胞擴散等,能有效操作較深的手術部位,也大大提高了手術清除率,避免了手術后的復發性,因此,腹腔鏡手術具有以下特點:手術視野好、手術的創傷性較小,清掃的范圍較廣等[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后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切口感染、殘胃無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于進展期胃癌患者來說,實施腹腔鏡手術的優勢性更明顯,若患者的手術成功,則胃腸功能的恢復速度較快,其手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概率較低,住院時間也較短,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在實施腹腔鏡探查的過程中,發現有腫瘤侵犯了漿膜層,應該對其涂抹生物膠水,防止腫瘤細胞在機體腹腔內發生播散[16]。
綜上所述,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效果顯著,應該在明確患者為進展期胃癌患者后,及時予以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減輕疾病痛苦,縮短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1]曹永寬,張國虎,龔加慶,等.初學者腹腔鏡胃癌D2根治手術安全性影響因素的臨床分析[J].西南軍醫,2015,17(6):601-604.
[2]楊永剛,胡鳳龍,黃思輝,等.進展期胃癌應用腹腔鏡與開腹胃癌D2治療效果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1):54-57.
[3]林森海,張承華.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對患者術后綜合生存質量的影響[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13(2):165-166.
[4]馮樹開,關麗清,徐托,等.腹腔鏡輔助與開腹遠端胃癌D2根治術的治療效果比較[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9):1147-1148.
[5]陳嵩,彭北生,鄺永龍,等.全腹腔鏡與腹腔鏡輔助遠端胃癌根治術的近期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6, 13(23):56-58.
[6]史立軍.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對比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8):86-87.
[7]殷濤,熊治國.腹腔鏡輔助遠端胃癌根治術安全性和生存狀況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16,24(12):943-945.
[8]曾國祥,鄔善敏,王柏林,等.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臨床指標評價及隨訪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3):55-58.
[9]李益萍,王瀅,崔瓊,等.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老年進展期胃癌的臨床療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5,14(3):195-199.
[10]張兆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在進展期胃癌的應用進展[J].廣西醫學,2015,37(9):1313-1316.
[11]薛秋.腹腔鏡輔助D2根治術治療遠端進展期胃癌臨床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B11):120-121.
[12]黃智清,李國新,王國榮,等.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聯合臟器切除的臨床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5,18(1):75-77.
[13]楊少輝,趙逸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療效及對調節性T細胞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8):15-17,21.
[14]鄭南翔.進展期胃癌患者實施腹腔鏡輔助D2根治術效果評價[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24):2850-2852.
[15]任樂豪,單可樹,王金申,等.血紅素氧化酶-1等細胞因子在腹腔鏡輔助進展期胃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表達[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6,33(1):218-220.
[16]張建斌.新輔助化療聯合腹腔鏡手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5,37(19):2904-2907.
(收稿日期:2017-11-01 本文編輯:許俊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