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高飛
摘 要:加深對聽力理解的認識和提高英語聽力水平,首先討論了英語聽力理解的性質和過程,在此基礎上,又對聽力教學的目標和方法做了探討,切實提高初中生聽力水平。
關鍵詞:聽力;聽的要點;聽的方法
聽作為一種接受性技能在交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人們的交際活動中,聽是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最直接的語言活動,它占人們交際活動的時間約45%。語言本身首先是有聲語言。沒有聽,就沒有說,語言的交流也就無從談起,由此可見,聽是語言的基礎,聽力是語言學習的前提。中學生英語聽的能力的強弱,不但直接影響其說、讀、寫能力的發展,甚至對整個英語學習的成敗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從英語聽力理解的性質入手,探討聽力教學的目標和方法,切實提高初中生聽力水平。
一、把握聽的要點,為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提供理論基礎
(一)聽是理解的技能
它是一種輸入性的技能,包括接受信息,識別、判斷和理解信息等多層次的心理活動,是人們通過智力認識活動,將外部言語轉化成內部言語的過程;聽不僅要求聽者正確感知和辨別聲音符號,同時還需要調動他原有的語言知識、背景知識、個人生活經驗、語感等因素,采用一系列的認知策略處理、分析、重構信息,從而理解語言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但聽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技能,聽也包括對口語的理解,聽和說是互相緊密聯系的口頭交際活動。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聽和其他技能(特別是說)相結合進行綜合訓練。
(二)聽力是一個接受、理解聲音的過程,是聽者對說話者傳遞的編碼信息進行解碼的過程。它包括辨析語音、理解話語意義、完成交際任務
聽力要在人的大腦中經歷一個編碼和解碼的過程。我們先要對聽到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整合,把它們變成一個個單詞,再到一個個句子。這個從編碼到解碼的過程是聽力過程中的語音辨析,然后到對意義的理解。聽力理解過程就是一個預測—證實—再預測—再證實的反復過程。預測是解碼的方式,證實是解碼的結果。
(三)聽力知識包括語音知識、策略知識、文化知識、語用知識等
因為聽力的首要任務就是語音解碼,因此,學生有必要掌握發音、不完全爆破、音的同化與失音、重讀、連讀、意群、語調知識等。對于聽力理解來說,策略知識、文化知識、語用知識同樣必不可少。缺乏一定的策略知識,就難以根據不同的聽力任務選擇適當的聽力方式。缺乏文化知識和語用知識,就難以真正理解對方說話的內涵,也就會影響交際質量。
二、把握聽力活動的目標,為提高學生聽力確定方向
(一)聽力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生活交際的能力
聽力教學不應該只讓學生去聽清某一個音,聽懂某一個單詞或句子,而是應該培養學生準確理解說話者的意圖和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聽力課應該將聽說相結合,教師應鼓勵學生對聽到的內容進行反應,鼓勵學生把所聽到的說出來,以聽帶說,以說促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不是關注語言本身。
(二)聽力活動應有一個真實的交際目的,內容和形式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真實的交際行為,貼近有目的的綜合語言運用
教師應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認真分析聽力材料的話題,找出話題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找到切入點,激活學生頭腦中相關的背景信息,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引起學生對聽力活動的興趣,為之后的聽力做好鋪墊。
(三)聽力活動需要培養學生掌握聽力的微技能
聽力的微技能包括聽關鍵信息、聽懂并執行指示語、聽懂大意和主題、確定事物的發展順序或邏輯關系、預測、理解說話人的意圖和態度、評價所聽的內容。
1.預測
預測是指在聽之前通過背景知識、以往的經歷、上下文特定的語境等已有的信息來猜測或預估將要聽到的或沒聽到的內容的可能范疇,預測是學生理解將要聽的材料的首要條件。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而且需要在聽的過程中激活這些背景知識,也就是說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同時,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設法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來培養他們的預測聯想能力。
2.確定事物的發展順序或邏輯關系
確定事物的發展順序或邏輯關系是指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借助提示聽懂教師講述的故事;能聽懂簡單故事的情節發展,把握主要事件的來龍去脈并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能聽懂自然語速的故事和敘述,理解故事的因果關系等。聽前,學生可以借助所給的圖片對故事進行預測。在聽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聽懂整個故事的大意,并通過聽取關鍵動詞的方法理解主要情節,然后才能把圖片進行正確排序。
3.理解說話人的意圖和態度
指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線索來推理,以確定語音材料發生的時間、地點、說話人的身份、說話者之間的關系以及說話者的意圖和態度等的能力。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一般不會直接捕捉到類似的相關點,而只有將說話者的語言風格、語音語調、重音以及材料中所給出的已知信息等進行綜合分析。
4.評價所聽的內容
指學生對所聽到的內容形成簡單的看法的能力。可以是對聽力素材本身的評價,也可以是對聽力材料中所涉及的人、物、事進行的評價。這種能力是個性化的,體現學生的個人價值觀和情感,教師可以適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
案例4:Tim and Nancy are talking. Please talk about these questions with your partner:What do you think of Tim?Is he a good student or not?What advice will you give him?
三、科學使用聽力教學方法,為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提供保障
(一)聽力活動設計應該有層次性,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訓練和培養,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內容要由淺入深,答案由唯一過渡到開放
如,初一上Module 7 My school day Unit 1 I like maths!聽力課文的難點就是所學學科名稱和時間的表達,優生對這一難點的突破不會很費勁,設計的聽力理解活動可以是讓學生根據錄音回答問題或填寫出課程表的形式;但對英語水平不太高的學生來說,就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重點設計這部分的聽力活動,可以分層次如先進行match,之后再完成句子的練習,可以精聽這部分聽力內容。
(二)教師設計各個階段的聽力活動時應意圖明確、人物具體、語境恰當
教師在設計聽力活動時目標要明確,創設的語境要恰當。例如,設計初二上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 Unit 1:Has it arrived yet的聽力材料時,選擇使用教材的Activity 1 Listen and number the words as you hear them.
聽前,教師引導學生快速瀏覽 Activity 1 & 2 中的內容,通過瀏覽內容,學生能對聽力材料中的內容有所了解,并能做出自己的預測。如果培養了學生預測聽力內容的能力,學生在聽力活動開展時就能有的放矢。 Step one Listen and number the words(Activity 1), 通過瀏覽,學生對聽力內容有了一定的預測,可以直接聽并完成練習,更能檢驗他們預測的結果。 Step two:Listen and check the answers with your partner. 完成這兩次聽力后,可以訂正答案。如果多數學生能得到正確答案,可以過渡到 Activity 2 Listen again and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
(三)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預測即將聽到的內容,從各方面做好聽的準備,在聽力活動開展時能有的放矢
學生可以利用圖片、關鍵詞或話題信息、背景音響或說話人的語氣、聽力練習及選項、文化背景知識預測。同樣是初二上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 Unit 1: Has it arrived yet的聽力材料,聽前,教師引導學生快速瀏覽Activity 1 & 2中的內容,通過瀏覽學生能對聽力材料中的內容有所了解,并能做出自己的預測。一篇完整的聽力材料往往是圍繞著一定的內容展開 ,即所謂的 5 個 wh - questions:when,where,who,what 和 why。這五個疑問詞為聽音者提供了預測的基礎。
總之,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方法或策略有很多,而且英語聽力提高的過程是一個漸進而復雜的過程。要想提高英語學生聽力水平和聽力技能,教師就必須徹底改變以往那種放錄音對答案的做法,代之以科學的聽力教學設計,有系統、有重點的聽力技能訓練,做到層層突破,循序漸進,更新內容,改進方法,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新標準英語教學指南[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2]陳美華.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語聽力水平[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2).
[3]李明祥.淺談提高初中生中考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J].中學教學參考,2010(34).
[4]安慧.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聽力水平[J].學苑教育,2010(2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