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
摘 要:為了加強數學的直觀性教學和操作活動,學具已經漸漸進入到了學校的課堂,成為數學知識教育的工具之一,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很多地方都會涉及運用學具的地方,例如教學的實物畫圖、數學符號和幾何圖形等等。對于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使用教具學具,談幾點心得體會。
關鍵詞:低年級數學;數學教具;數學學具
一、教具學具要服務于數學的教學
教具和學具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是一種輔助性教學,因此要以教學目標為中心,服務于數學教學的內容。教具學具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不僅可以增強小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感知、理解和記憶,而且能更好地讓學生經歷知識與技能的形成與鞏固過程。教具學具可分為傳統教具學具與電子教具學具兩類。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把控,雖然教具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但是也要注意學生的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去選擇教具,在實踐中探索學習的方法,要進行多元化的教學,利用好合作探究的學習辦法,構思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才能使學生的收獲得到最大效益化。在進行實踐操作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認知規律,他們是從感知到表現最后才能形成相關的數學概念,通過多種感官相互調節的作用去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形成科學的概念知識。在進行教學的操作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利用啟發式原則進行相關的教育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更加寬廣的思維空間。
二、教具學具在小學數學應用中的現狀
眾所周知,教具和學具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工具,如果能夠利用好教具和學具,會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現在的教學情況來看,課堂上運用教具并不普及,所以教師用教具教學的意識還比較淺薄,并沒有充分發揮教具的作用。由于多媒體和互聯網的引入,教師對于教具會有一定的排斥,過多強調了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忽視了教學教具。在教學中缺少必要的配套學具顯然不利于學生的主動發展。而教師缺乏針對教學的重、難點自制學具的能力,顯然也削弱了教師自身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方面的應有作用。因此,有必要把課堂教學理論的研究與學具自制的研究融為一體,從而發揮其改革課堂教學的作用,這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從學生方面來看,由于教師對于教學教具意識的薄弱,所以會導致學生對于教具也不能夠完全了解,也不會使用教學教具,不知道教學的教具到底有什么用,在數學學習中不能夠發揮它的實際作用。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教具和學具在當前小學數學應用中的問題,只有從問題入手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決辦法,讓教具學具有效地服務我們的數學課堂。
三、使用教具學具在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發展規律,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問題,并且把學生當作獨立的個體。學具和教具的有效使用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在動手操作的時候,發現數學的科學規律,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能夠總結數學、領悟數學和想象數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注意力得到集中,是一種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體會到數學學習樂趣的有效形式。例如:在教學“認識立方體圖形”這一課程的時候,在教學的盒子里放入了學生喜愛的魔方、皮球、積木等各種各樣的立方體圖形。然后我問學生:“你們的面前有一個神奇的魔法盒,里面有很多的寶貝,大家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嗎?”此時,孩子的目光和好奇心被吸引過來,為了分辨這些物體的特征,教師可以拿起一個球體,然后邊看邊摸,說:“長方體有自己神秘的地方,大家能夠找出它獨特的神秘之處嗎?”然后學生就會興高采烈地拿著不同的學具進行對比,發現他們的不同之處,然后找到長方體的特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育教學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去選擇教具,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去進行積極有意義的數學知識探索。低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讓教具的實踐操作發揮它的現實意義。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去選擇教具,進行操作程序的編制,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邊動手邊思考,讓學與思相互結合,在不斷的實踐操作中進行理解和記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對學生的操作給予肯定,對表現好的學生要提出表揚,讓其他學生引以為榮,遵守操作中的紀律。
總之,學具的作用是為了教學的服務而產生和形成的,其本身的作用并不是學具有多美麗多漂亮,如果能夠服務學生和教師,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這才是學具教具所發揮的最大的現實作用,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具,才能讓學生有效地參與進來,發揮學習的最大效果,為數學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童琳.培養師范生使用并制作小學數學教具和學具的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4(42).
[2]彭宏.新課標背景下教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11).
注: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課題批號GS[2017]GHB009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