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萬事開頭難”,記得擔任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時,學生的第一堂課——習作課就讓筆者茫然無措,深感學生習作水平與小學語文新課標的習作目標相去甚遠,學生作文起步艱難。
一、三年級學生作文起步艱難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害怕作文
與一二年級的寫話相比,三年級作文的要求陡然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便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談“文”色變,怕寫作文,處于“要我寫”的被動狀態。部分學生初學作文時感覺無從下手,通常都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從下筆,寫作文時腦子一片空白,一點寫作積極性都沒有,作文成了孩子們最頭疼的“難題”。他們害怕習作又不得不完成教材和教師的要求,作文便成為他們最大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
(二)學生不會作文
三年級的學生,生活空間比較小,找不到可以讓他樂于去寫的材料,沒有學會從觀察生活中積累材料。有時候雖然觀察了,但是因為沒有寫作的經驗,在寫作過程中不知從何入手。其次,三年級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不會用抽象、美好、感性的詞語來進行描述,導致作文寫得短,枯燥無味,寫得不具體。再有,識字量有限,閱讀積累的篇目少,使文章不夠流暢。缺乏新意。
二、突破學生作文起步艱難的途徑和策略
通過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探索,筆者認為不妨嘗試著用以下的方法來進行作文教學。
(一)注重課堂閱讀教學中引導,實現學生“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課堂閱讀教學中,創新課堂教學結構,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引導學生在文本的學習中感受文本之美,體悟習作之法,將閱讀教學和習作引導有機結合。
1.學文悟結構
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感受課文先總后分再總的構段方法,然后引導學生創設一個情境(節日的集市真熱鬧呀!家鄉的田野真美呀!運動場上的孩子們玩得多開心啊?。?,讓學生按照這種構段方式自己去寫一個片段。
2.學文悟順序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通過讓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讓學生去感受小興安嶺美的同時,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發現:這篇課文是按一年四季的順序去安排文章內容,這樣既可以抓住各個季節景物的特點,又能思路清晰地表達出來,會給讀者留下清晰印象。然后建議學生寫景物時也可按這種順序去習作。
3.學文悟寫法
《金色的草地》第2段寫“我”和弟弟玩蒲公英,這段雖然文字只有120字左右,但是幾乎包含了所有記事寫人的元素:開始概述,記事中寫出了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和心理活動,段末以感想結尾;所記事情又極具兒童情趣。教學中,先引導學生模仿文中人物再現當時情景,然后和學生一起誦讀品味,并適時講解寫作方法和在實際習作中的應用,并和學生一起高聲背誦。最后讓學生尋找學習生活中的趣事,活學活用。
(二)注重引導學生積累材料,實現學生“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變
正如張云鷹老師所說:“有了生活積累,有了真實體驗,誰說學生表達無物,抒發無情?”可見,積累習作材料直接關系到學生習作的水平,否則,學生就會言之無物、內容空洞。
1.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習作材料
小學語文課本中無論是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或是意境優美的散文,還是含蓄雋永的詩歌,均為學生學習寫作的優秀范文。所以,選擇值得記憶背誦的詞、句、段、篇,讓學生從課文中收集大量的語言文字信息,并儲備下來,為習作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除了從課本中獲取語言材料外,還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
2.生活中注重引導學生積累習作素材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竭?!绷曌饕谏睿挥幸龑W生去關注生活、感知生活、熱愛生活,從積累生活體驗中去儲存寫作素材,習作才會表達真情實感,才會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1)引導學生從學校生活中獲取素材。例如有一次讓學生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的習作教學時,為了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筆者就以班上的某位同學為例指導習作。記得有一個中午,學校的洗碗槽被同學們倒入的剩飯堵住了,該同學不怕臟,用手把水槽疏通并沖洗得干干凈凈,這件事受到了值周老師的表揚,班上的很多同學當時也在現場。課堂上,筆者就先創設采訪他的情境,然后讓同學們就自己關心的問題向他提問,并讓當時在現場的同學進行補充,整個事件便更加清晰地展現在同學們眼前,學生寫起來就非常容易了。
(2)引導學生從家庭生活中獲取習作素材。家庭生活記錄著我們成長的足跡,教給我們許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每一個家庭成員以及親朋好友的言行舉止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所以,筆者經常布置學生一些家庭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家庭生活,感受父母的辛勞。如回家給長輩洗洗腳,為家人煮飯,和父母一起干家務等。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你是怎樣做的,效果怎么樣?你又是如何想的?由于學生是親自做過的,所以講起來條理清楚,趣味性強,真實感人。
(3)引導學生從大自然中尋找習作素材。大自然這片廣闊的天地,是孩子們習作素材的寶庫。因此,筆者重視啟發、引導孩子們走進大自然,欣賞家鄉的田野、山坡、果園等。春天,引導孩子們觀察美麗的田野,領略美好春光;夏天,引導孩子們去觀賞美麗校園、綠意盎然的田野;秋天,鼓勵孩子們走進碩果累累的果園,感悟豐收的喜悅;冬天,引導孩子們欣賞銀裝素裹的世界。這樣,大量的習作素材將會激發學生的習作靈感和強烈的習作興趣。
此外,修改評價中引導,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我進步”了;引導學生自我展示,讓學生真實體驗到:“我寫作,我快樂”,這些都是筆者作文起步教學中的一些有效嘗試。努力探索三年級學生作文起步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讓孩子作文起步階段走穩走好,愿寫會寫愛寫,是低段語文教師的一個歷久彌新的挑戰性課題。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