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東杰

[摘要] 目的 探討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因素。方法 選擇2016年7月—2018年2月入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空腹血糖測定,根據血糖檢測結果將患者分為A組(空腹血糖水平<11.1 mmol/L)、B組(空腹血糖水平11.2~18.6 mmol/L)和C組(空腹血糖水平>18.8 mmol/L)。記錄并統計3組不同血糖水平下并發心血管疾病情況;采用SPSS Pearson相關性分析軟件對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120例入組患者均順利完成空腹血糖測定,A組56例患者37例最終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66.07%;B組40例患者33例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82.50%;C組24例患者22例最終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91.67%。A、B及C組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PSS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與高血糖狀態呈正相關性(P<0.05)。 結論 持續高血糖狀態能增加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加強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高血糖狀態;心血管疾病;相關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8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b)-0028-02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機體內胰島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損引起,部分患者可以由二者共同引起。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血糖波動,將會引起各種組織,尤其是眼、腎、心臟及血管等組織發生功能障礙。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糖尿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且患者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將會增加并發癥發生率,影響患者健康與生活。因此,加強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對臨床制定有效的措施干預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該研究以2016年7月—2018年2月入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探討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入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空腹血糖測定,根據血糖檢測結果將患者分為A組(空腹血糖水平<11.1 mmol/L)。A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齡45~79歲,平均(65.57±5.61)歲,病程1~17年,平均(8.61±1.39)年。B組(空腹血糖水平11.2~18.6 mmol/L)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44~80歲,平均(66.08±5.63)歲,病程1~16年,平均(8.62±1.41)年。C組(空腹血糖水平>18.8 mmol/L)24例,男16例,女8例,年齡43~82歲,平均(66.08±5.64)歲,病程1~15年,平均(8.67±1.45)年。納入標準:①均符合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均經過連續血糖測定確診;②能遵循醫囑完成相關檢查與診斷。排除標準:①合并糖尿病其他并發癥或伴有精神異常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③近期使用其他方法治療或影響預后評估者。該研究均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監督、批準下完成。
1.2 ?方法
①檢測方法。所有患者均完成空腹血糖測定,空腹血糖測定前均禁食8 h以上,次日早晨空腹取靜脈血3 mL,15 min離心,速度為4 500 rpm,完成血清分離后放置在-20℃冰箱中,備用。采用血糖測定儀測定患者空腹血糖,有關操作嚴格遵循儀器操作說明書完成。記錄并統計3組不同血糖水平下并發心血管疾病情況。②相關性。采用SPSS Pearson相關性分析軟件對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進行相關性分析。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F檢驗,采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構成比
120例入組患者均順利完成空腹血糖測定,A組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66.07%;B組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82.50%;C組最終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91.67%。A、B及C組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相關性分析
SPSS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與高血糖狀態呈正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由于機體胰島素分泌障礙或胰島素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障礙,臨床上以血糖升高為主,屬于是一種代謝性紊亂綜合征。目前,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發病機制尚不完全知曉,普遍認為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關,患者發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干預,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臨床表現為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加劇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該研究中,120例入組患者均順利完成空腹血糖測定,A組56例患者37例最終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66.07%;B組40例患者33例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82.50%;C組24例患者22例最終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91.67%。A、B及C組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看出: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存在緊密的聯系,且患者血糖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越高。
該研究中,SPSS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與高血糖狀態呈正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與高血糖狀態存在緊密的聯系。國內學者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中分析了高血糖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因素,結果表明:高血糖狀態能誘發糖尿病患者并發心血管疾病,為能阻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因加強患者血糖控制,該結論與該研究結果相符。因此,臨床上應根據患者血糖狀態加強藥物、飲食干預,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患者正確的運動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干預過程中加強患者血糖水平監測,善于根據監測結果調整干預方案,使得患者的干預更具科學性。
綜上所述,持續高血糖狀態能增加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加強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明哲.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因素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122-123.
[2] ?紀立農,陳莉明,郭曉蕙,等.中國慢性疾病防治基層醫生診療手冊(糖尿病分冊)2015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 23(8):673-701.
[3] ?朱斌杰.高血糖狀態與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0):88-89.
[4] ?孫廣山.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0):119-120.
[5] ?劉莉,葉鵬.空腹血糖、糖尿病治療、血壓和抗高血壓治療對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一項包括7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30年隨訪研究[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21(4):330.
[6] ?急性血糖波動和慢性持續性高血糖是引發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0,6(6):56-57.
[7] ?雷天光,鄧正照,錢榮立.2型糖尿病高血糖與心血管疾病[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0(3):65,58.
[8] ?董愛梅.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及混合性脂代謝異常可預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J].中國糖尿病雜志,1999(4):252-253.
(收稿日期:201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