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奇麗 張虹

[摘要] 目的 對內分泌科糖尿病出院患者的隨訪方式及效果進行總結分析。方法 選取該院內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電話隨訪,觀察組患者應用醫院信息軟件系統進行微信群發隨訪,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觀察12個月,并對比其效果。結果 隨訪12個月后,觀察組有效隨訪率為97.3%,對照組為66.7%,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284,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藥物服用治療依從性(χ2=8.579、P<0.05)以及定期入院復查率(χ2=7.142、P<0.05)、隨訪滿意度等指標效果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81、P<0.05)。結論 采用微信隨訪能夠明顯提升內分泌科出院患者的有效隨訪率,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
[關鍵詞] 糖尿病;出院患者;隨訪方式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b)-0119-02
糖尿病是以一組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內科疾病。長期患者會導致患者出現各組織損害,特別是眼、心臟、血管、神經等慢性損傷。目前尚無根治方法,臨床主要治療手段為通過各手段控制患者血糖癥狀。出院患者院外延續護理的形式主要包括健康知識講座、家庭訪視、電話隨訪和網絡隨訪等目前,出院患者院外延續護理的形式主要包括健康知識講座、家庭訪視、電話隨訪和網絡隨訪等[1],糖尿病目前為終生疾病,住院患者出院后藥物服用治療周期長,且容易出現血糖波動,對患者治療依從性要求較高,需要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服藥治療,并定期入院復查,以減少病癥復發及再入院率[2]。針對這種情況,下文以該院內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為例,對其出院后隨訪方式及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內分泌科收治的150例住院治療后出院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通過相關檢查確診診斷,均在醫護人員解說下了解隨訪內容與具體方法,簽定相關知情同意書。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每組7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齡在22~72歲之間,平均為(51.4±4.8)歲,包含初中及以下學歷患者14例、高中學歷24例、大專及以上學歷37例,輕度癥狀25例,中度癥狀24例,重度癥狀26例;對照組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齡在22~72歲之間,平均為(51.6±4.7)歲,包含初中及以下學歷患者15例、高中學歷23例、大專及以上學歷37例輕度癥狀24例,中度癥狀25例,重度癥狀26例。排除合并其它嚴重疾病者,嚴重精神異常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疾病類型、文化程度、癥狀情況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隨訪方式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根據疾病情況給予相同的出院指導,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出院后進行常規電話隨訪,隨訪內容為服藥情況,病程狀況,功能鍛煉情況等。觀察組患者采用醫院微信隨訪信息軟件系統實施微信隨訪,隨訪時間為12個月。
隨訪內容包含:患者基本情況,即患者出院后康復情況及藥物服用治療依從性等;疾病知識指導,根據患者疾病家庭治療及護理存在問題進行專業指導和解答,解答過程中使用通俗言語,竟可能不使用醫學用語;藥物服用指導,血糖監測,對患者服用藥物的功能、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等進行講解指導,并就藥物服用治療的重要性和依從性對患者進行強調,對患者講解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健康教育,對患者及家屬就疾病原因及有關知識進行宣傳教育,并就患者病癥復發的有關表現及處理方法進行指導,囑咐患者一旦出現不適及時入院復查或就診;心理輔導,根據疾病特征及患者心理特征,幫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與情緒,樹立良好的疾病治療和康復信心,指導患者通過合理的心理情緒疏解與調節方式,緩解自身的壓力,介紹疾病恢復良好案例患者,提高患者住院信心,使患者以最佳治療心態接受治療,按照醫囑積極治療,以便早日康復。
此外,對照組常規電話隨訪在患者出院后7 d、15 d、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時各隨訪一次,每次約15~30 min;觀察組微信隨訪在確認患者及家屬能熟練使用手機閱讀與發送微信基礎上,從患者出院后第一天開始,利用信息平臺根據患者疾病情況,每天進行疾病知識及出院后飲食、運動、藥物服用治療等內容相關注意事項的微信提醒,對不會使用微信患者,可推送至患者家屬微信上,并叮囑患者家屬將內容傳輸至患者耳中。并結合患者疾病情況就定期復查安排對患者進行微信發送提醒,并針對個別患者的特殊情況進行單獨的微信編輯與發送,對微信發送及患者接收情況在電子檔案中進行記錄,建立完善的隨訪資料,便于隨時查詢。
1.3 ?觀察對比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有效隨訪率、服藥治療依從性以及定期入院復查情況、隨訪滿意度等指標進行統計對比。其中,患者有效隨訪率即患者接受隨訪應答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統計對比顯示,隨訪12個月后,觀察組有效隨訪率為97.3%,對照組為66.7%,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284,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藥物服用治療依從性(χ2=8.579、P<0.05)以及定期入院復查率(χ2=7.142、P<0.05)、隨訪滿意度(χ2=6.981、P<0.05)等指標效果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所示,為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結果對比。
3 ?討論
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程較長,且病癥容易復發,需要經過長期或者終身服藥治療來達到改善病癥,控制疾病影響等效果,部分患者服藥治療時間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不等。患者出院后由于病癥得到控制,并且隨著時間推移,沒有醫護人員叮囑,對于醫囑的遵循逐漸降低,導致服藥治療依從性下降,甚至一些患者由于對糖尿病的錯誤認識,認為病情穩定或者是癥狀消失了,出院后就不需要服用藥物治療,或者是由于長期服用治療導致的不良反應影響,造成患者對藥物服用治療抵觸性較大,拒絕按時、堅持服藥,最終引起疾病復發或病癥影響加劇,十分不利,會加重患者病情,使患者再次入院治療,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針對這種情況,上文在對該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住院治療患者出院后分別采用常規電話隨訪與微信隨訪,結果顯示,隨訪12個月后,觀察組有效隨訪率為97.3%,對照組為66.7%,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藥物服用治療依從性、定期入院復查率、隨訪滿意度等指標效果均優于對照組(P<0.05)。這是由于常規電話隨訪在出院患者隨訪中,雖然能夠通過直接通話方式對患者出院后具體情況進行了解,但是患者在隨訪中應答率較低,并且會受到隨訪者是否接聽電話影響,存在連續撥打幾次無人接聽情況,而且在電話溝通中需要隨訪人員通過本地多種方言或普通話形式和患者交流,耗時較長,并且對患者電話保持暢通情況不能保障,導致隨訪有效率較低,各項隨訪內容的有效落實也十分有限[3]。而微信隨訪能夠有效彌補電話隨訪的不足,再加上微信平臺信息發送方便、快捷等特點,能夠起到較好的隨訪效果,給予出院患者有效的疾病指導和建議,督促患者定期入院進行疾病復查,減少其病癥復發及相關影響[4-6]。
綜上所述,采用微信隨訪能夠明顯提升內分泌科出院患者的有效隨訪率,提高其入院復查依從性和醫療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覃桂榮,出院患者延續護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護理學雜志,2012,27(3):89-91.
[2] ?張瑞敏,王英.兩種隨訪方式對頸動脈狹窄出院患者就醫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8):71-72.
[3] ?吳卸仙.不同隨訪方式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遵醫行為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9):653-654.
[4] ?孫煌,李銳潔,陸亞南, 等.云南省市縣三級醫院冠心病出院后一年隨訪干預療效的多中心隨機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8):902-907,913.
[5] ?魏文婧.飲食隨訪管理在老年糖尿病院外飲食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2):39-41,48.
[6] ?袁鳳紅.延續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4(29):148,150.
(收稿日期: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