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南 羅瑞恒
【摘 要】本文論述廣西部分高校的反恐防暴工作,以廣西高校學生對暴力恐怖事件的認知程度為研究對象,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現場問卷抽樣調查、訪問等形式,分析當前廣西高校學生對暴力恐怖認知的不足,尋找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盡快制定反恐防暴應急預案、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加強校園安保隊伍反恐能力建設、提高大學生個人反恐技能、充分利用網絡情報反恐等對策。
【關鍵詞】暴力恐怖? 反恐? 防暴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2C-0018-03
目前廣西高校學生對恐怖事件的認知程度,直接涉及高校反恐防暴措施的制定以及高校維護校園正常秩序的安全穩定,成為校園綜合治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2018年6月至7月,課題組在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河池學院、梧州學院、玉林師范學院、欽州學院、賀州學院、百色學院、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等12所高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調查研究。本次調研采取網絡問卷調查、現場問卷抽樣調查、訪問等形式進行,緊緊圍繞學生對暴力恐怖主義的認知以及高校反恐防暴措施等方面內容,整個調研共發出1200份問卷,每個學校100份,其中網絡問卷50份,現場問卷50份,收回1195份,其中有效問卷119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9.4﹪。同時,我們還對部分高校負責安全穩定工作的相關責任人進行了現場采訪。
一、大學生對暴力恐怖認知基本情況及呈現的積極因素
(一)大學生對校園暴力恐怖活動認知基本情況
高校積極開展反恐防暴工作,就是要防止廣大學生的生命安全受到不法侵害,維護正常校園秩序。廣大在校學生是校園反恐的主體,充分了解學生們對暴力恐怖事件的總體認知情況,是學校深入開展反恐防暴工作的重要依據。根據表1數據顯示:大學生對國內外各類恐怖事件表示比較關注和基本了解的比例占88.6﹪,表示不太了解的學生比例占10.65﹪,表示不關心的學生比例占0.75﹪。與此同時,在表1問題2關于校園暴力恐怖活動危害性的調查中,59.68﹪的受訪學生中認為會傷害無辜生命,認為會破壞校園穩定的占26.32%,認為會造成恐慌的占13.4﹪。
從表1數據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的反恐防暴主流意識是好的,絕大多數同學能主動關注和了解國內外暴力恐怖活動,并且能出于自身生命安全的考慮,認為校園暴力恐怖事件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無辜傷害,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一旦在校園發生暴力恐怖事件,會破壞校園安全穩定,危害到正常的校園秩序。這些數據為各高校因地制宜制定反恐防暴應急預案和開展反恐防暴教育宣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高校在開展反恐防暴工作中呈現出的積極因素
1.絕大多數學生對所在學校反恐防暴處置能力充滿信心
本次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對于高校反恐防暴應急處置能力充滿了信心。如表2數據顯示,超過83﹪的受訪學生認為學校能有效應對恐怖主義威脅,只有4.86﹪的受訪學生認為不能,11.99﹪的受訪學生表示不清楚。其中,認為學校能有效應對恐怖主義威脅的83﹪的學生中,有63.2﹪的同學認為需要反恐部門協助。高校反恐作戰能力畢竟不能與全社會反恐等同,這恰恰說明了學生們對所在學校反恐能力的認同,體現出大學生們對所在學校的信任。當然,仍有4.86﹪的學生認為不能,11.9﹪的受訪學生表示不清楚。這反映出高校在反恐防暴環節仍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學生們對所在高校反恐態度和能力的認同以及體現出對所在高校的信任,為高校進一步深入開展和完善反恐防暴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大學生的反恐防暴立場堅定
大學生是校園反恐的主體,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99.07%的受訪大學生對打擊校園暴力恐怖活動的態度比較堅定,表示堅決反對校園暴力恐怖活動(見表3)。絕大多數受訪學生對打擊恐怖主義的堅定態度,說明打擊恐怖主義得到了高校青年大學生的高度認同和支持,這也為高校開展反恐防暴教育和研究增強了極大的信心和心理支撐。但不容忽視的是,仍有0.93%比例的同學持否定態度或表示不清楚,高校管理部門應當重視對這部分同學進行價值觀和政治立場的教育,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廣西高校應該開展反恐防暴研究的現實必要。
3.高校重視反恐防暴宣傳教育
校園反恐防暴,重在預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人人參與,形成合力,讓暴力恐怖分子無機可乘。高校作為校園反恐防暴的主導力量,責任非常重大。其首要工作就是要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反恐防暴宣傳教育和演習,教授同學們反恐防暴常識和應對技能。如表4數據顯示,受訪高校都開展了反恐防暴宣傳教育和演習。另外,課題組也采訪了高校保衛部門或教學部門負責人,并得到證實:2011年起,廣西所有高校已經把大學生安全教育納為必修課,并落實有學分,有成績。將“反恐防暴”作為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特別注重實踐教學環節。近年來,廣西教育系統每年都會選定在某一高校開展全區性的反恐防暴演練,其他各大高校分管安全穩定工作負責人組隊前往觀摩學習,如2015年在廣西中醫藥大學舉辦教育系統綜合處置演練,2016年和2017年分別在桂林理工大學和廣西民族師范學院舉行廣西高校安全綜合應急處置演練。
二、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理論分析
盡管大學生們的反恐主流意識是好的,高校管理部門也非常重視反恐防暴工作。但是,高校反恐防暴不完全等同于社會反恐。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無論是高校自身的反恐防暴隊伍建設、應急預案的制定,還是作為反恐主體的大學生們的反恐防暴意識、個人技能,以及對高校暴力恐怖活動的界定等,都有待提升。
(一)尚未厘清高校暴力恐怖活動的實際內涵
到底什么是暴力恐怖?高校可能會發生什么樣的暴力恐怖活動?受訪學生們對此沒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如表5所示,數據中各個被選項的比例差異不大,說明受訪學生對于校園暴力恐怖事件界定的標準不一樣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統一的界定標準。
正確界定校園暴力恐怖活動的概念,是從源頭上解決校園暴力恐怖事件的基本依據,也是做好校園反恐防暴宣傳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在校園范圍內發生的或從校園外部滲入的恐怖活動,無論行為主體在主觀上是否存在故意性,其行為后果在客觀上致使校園范圍內存在對象受到了恐怖侵害或是產生恐怖心理的事件,都屬于校園暴力恐怖事件。只有正確界定校園暴力恐怖活動的概念和內涵,高校才能切實做好反恐防暴宣傳教育和應急處置工作,防患于未然。
(二)多數高校未制定專門的反恐防暴應急預案
反恐防暴應急預案是各高校在面對暴力恐怖分子襲擊時,實施緊急狀態管理的具體措施,其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課題組針對此問題采訪過多名高校安保工作負責人,他們都表示在學校制定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中有相關反恐防暴的內容,但是沒有專門的反恐防暴應急預案。受訪學生中(如表6),87.85%的學生表示不清楚,僅有1.84%的學生認為學校制定有反恐防暴應急預案,10.31%的學生認為沒有制定。
高校不但要科學制定反恐防暴應急預案,還要對已制定的預案進行評估和演練,并對之實施動態管理,不斷完善預案各項運作程序,優化應急預案管理機制,并推進應急預案管理制度與時俱進。
(三)部分高校保安隊伍反恐能力建設有待加強
衡量高校安保隊伍反恐作戰能力,需要從管理體制、反恐裝備配置、人員配備情況以及專業技能培訓質量等多方面綜合權衡。從高校管理體制來看,高校開放式辦學給學校安全管理帶來一些弊端,一方面,校外人員可隨意出入校園,另一方面,高校則沒有相關的反恐安檢措施。此外,課題組對受訪高校安保負責人有關安保設備配置和安保人員情況進行了訪問,發現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反恐裝備不夠齊全;二是在安保隊伍中普遍缺乏反恐作戰技能人才;三是在常規業務培訓和演習中,反恐作戰環節不夠專業。
加強校園安保隊伍反恐能力建設,既是高校反恐的必要步驟,也是關鍵步驟。能夠發現問題,是對高校反恐防暴認識的深化,然而,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這需要我們直面問題,優化管理體制,統籌安保隊伍反恐能力建設。
三、對策建議
綜合上述調查,大學生對校內暴力恐怖活動的內涵缺乏必要的認知,校園安保隊伍反恐能力有待提升。同時,多數高校尚未制定專門的反恐防暴應急預案。由此可見,加強廣西高校“反恐防暴”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現結合本次問卷調查,提出五點具體建議。
(一)盡快制定適合本高校的反恐防暴應急預案
依法制定反恐防暴應急預案是各高校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的本質體現。如何制定適合本高校的反恐防暴應急預案呢?關鍵就是高校相關管理部門對恐怖主義了解的程度,對學生們思想動態的掌握程度。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廣西各大高校管理部門在制定反恐防暴應急預案時,應立足本校實際,做好決策前的調查摸底工作,借鑒全國兄弟院校的反恐防暴工作經驗,取長補短,充分考慮區域差異,結合民族因素等情況,因地制宜制定適合本學校的反恐防暴應急預案,積極探索廣西高校在反恐防暴工作中的規律,這對于廣西高校開展反恐防暴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工作
從問卷調查看來,廣西大學生的反恐防暴主流意識是好的,絕大多數學生對于高校反恐防暴應急處置能力充滿了信心,反恐防暴立場堅定。這是好的現象,但是,高校反恐防暴重在預防,貴在持續。加強反恐防暴宣傳教育,能進一步加深高校大學生對于暴力恐怖事件的認知程度,增強大學生對于暴力恐怖事件危害的認知感,培養大學生的反恐防暴常識。同時,為了能更好地深入持久開展反恐防暴宣傳,高校管理部門應及時根據恐怖主義在高校的傳播轉向,適時變更宣傳內容,調整教育方法。
(三)加強校園安保隊伍反恐能力建設
高校保安隊伍是高校應對和處置高校突發事件的一線人員,加強反恐防暴工作,就要加強高校保安隊伍反恐能力建設,并將之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在管理體制、人員配備、反恐裝備、專業培訓等方面進行高度協調,傾力打造一支具備基本反恐能力的高校保安隊伍。首先將保安隊伍反恐能力建設納入制度化范疇,以制度化的形式明確反恐能力建設的相關事宜,落實責任制,使其更具系統性、科學性,實現常態化。其次,高校應在不違反國家相關槍械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引入一些反恐裝備,為高校保安隊伍提供必要的反恐裝備和器材,以提高高校保安隊伍在危急之時的第一時間現場作戰能力,阻止事態擴大化,將損失降到最低,為正規警察隊伍到來之前爭取時間。再次,高校在招聘保安人員時要適當引進具有反恐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合理布局人員結構,為保安隊伍注入新活力,并在專業人員的帶動下實現保安隊伍反恐能力整體提升。最后,加強對保安隊伍的專業培訓,通過宣傳手冊、知識課堂、反恐演練等形式來提高保安隊伍的反恐意識、反恐知識和反恐能力,提高高校保安隊伍反恐作戰能力。
(四)提高大學生個人反恐技能
大學生是校園反恐防暴的主體,加強他們在體能和技巧上的反恐訓練,是有效應對暴力恐怖事件的必要環節。高校管理部門可將提高大學生個人反恐技能納入安全教育課大綱。具體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在新生入學軍訓期間,對大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在軍訓結束后,設置提升體能訓練課程,并將之納入安全教育課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綜合考核。二是在安全教育課教學大綱中強化“大學生反恐防暴”內容,并在具體的課程中設置反恐防暴理論部分和實踐訓練,實踐訓練內容包括自救互救技能、自我防衛技能、醫護包扎等,通過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大學生個人反恐技能。
(五)充分利用網絡情報反恐,及時發現恐怖主義苗頭
情報信息反恐講究先發制敵,預防在前,是現代信息社會反恐的一種重要方式。各大高校要把情報信息工作作為重要的反恐手段,充分發揮情報信息工作的作用。校園情報反恐一是要充分利用社會反恐信息平臺,積極與社會反恐信息平臺創建共享互通,挖掘社會情報信息反恐優勢資源,拓寬獲取涉恐信息源頭。二是要通過自身反恐網絡收集各類情報信息,運用網絡技術進行數據篩選和分析研判,從海量信息中及時發現恐怖主義線索,采取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三是要緊密依靠和團結廣大師生,在師生中建立反恐情報搜集網絡,密切關注校內各種動態,一旦發現恐怖主義思想有在校園傳播或有行動發生的苗頭,立即采取措施,將其控制或消滅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1]汪慶華,宮凱.加強高校反恐問題研究 維護社會穩定[J].思想教育研究,2008(11)
[2]芮鴻巖.高校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編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4)
[3]劉彥斌.高校反恐防恐教育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
[4]汪慶華,宮凱.加強高校反恐問題研究維護社會穩定[J].思想教育研究,2008(11)
[5]陳健.我國高校反恐問題及對策初探[J].遼寧警專學報,2015(2)
[6]劉華.論恐怖主義犯罪的特征和條件[J].犯罪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