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摘 要:考試,作為評價手段,是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每學期期初到期末,各項考試紛至沓來,高校教務管理部門承擔了大量的考務工作,其中各種監考問題凸顯,矛盾重重。本文擬從教務員角度淺談高校監考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 監考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a)-0191-02
考試,作為評價手段,是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每學期期初到期末,各項考試紛至沓來,高校教務管理部門承擔了大量的考務工作,以筆者所在學校的二級學院教務辦為例,每學期要承擔大量監考安排工作。考試類型包括:期中考試、重修單開班期末考試、提前考期末考試、考試周期末考試、補考、大學外語四六級考試、全省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浙大“立交橋”考試以及學院內部出現的各類零星考試等。以2017到2018年度第一學期為例,經統計,共計安排監考場次352場,可安排監考教師50人,人均承擔監考7場。在如此大量的監考場次中,各種監考問題凸顯。本文擬從教務員角度淺談高校監考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1 監考存在的問題
1.1 監考安排不合理
目前,筆者學校是由學校教務部根據各教學單位人員編制數下發監考數量,各教學單位根據數量匹配本單位可參加監考的教師。通過這種安排方式,基本可以使各教學單位監考數量達到相對平衡合理。但是實際上,在各教學單位安排本單位監考教師時,存在困難,因各種原因實際可安排人數明顯少于編制數,在監考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人均承擔監考場次明顯高于預計場次。各教學單位之間人均承擔監考場次不均。而學校對非教學單位沒有承擔監考任務的要求,教學單位與非教學單位之間承擔監考不均,出現監考教師高價轉讓監考給非教學單位人員的現象。
1.2 監考教師素質有待提升
學校有明確的監考流程,監考流程對考試開始前、考試進行中、考試結束時的監考事宜做出了明確規定。但是部分監考教師對監考工作不重視,積極性不高,認為監考是一件費時費力沒有成效的事情,個別監考教師不能嚴格按照監考流程規范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比如:考試開始前不按規定時間到考場,不佩戴監考證,不逐一查驗學生證件,考試進行中聊天、打電話、發短信、抽煙、做題、看書報,考試結束時不認真清點試卷匆忙離開考場等。甚至有監考教師私自替換監考,尤其有的考試課程的任課教師作為主監考私自替換監考后,導致考場學生對試卷有疑問時找不到專業老師解答。更有甚者,有的監考老師在領取監考任務后忘記監考。
1.3 監考力度不統一
各類考試監考力度不統一。每學期初到期末,學校內進行著各類考試,但不同類型考試的監考力度并不統一。比如,大學外語四六級考試是監考力度最大、流程最嚴格的。每年6月、12月,大學外語四六級考試進行前,會對監考教師進行考前培訓。監考資料上會根據時間明確考試進度,如到某個時間節點監考老師所做動作、所說話語都有明確指示。而其他類型考試的監考并沒有做到這種力度。監考流程是除大學外語四六級以外其他考試的操作規范,因監考流程本身的簡略性和沒有更為嚴格的約束機制,不同的監考教師對監考流程的執行度不同,導致監考教師之間的監考力度不統一,有時出現同一門考試不同考場監考力度不統一的現象。不同類型考試間監考力度不統一和不同監考教師間監考力度不統一,導致監考對象——學生通過其經歷的大量考試監考的比較后,個別學生僥幸心理暗生,作弊現象時有發生。
1.4 監考費用不合理
很多學校認為考試屬于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相應的監考也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只是象征性地發放幾十元一場的報酬,有的學校甚至不發放。但是,從實際情況上看,教師平均每學期承擔7場監考,每場監考2h,加上考前準備和考后整理等工作,實際時間在每場將近3h。除期末考試周學生停課考試外,其余類型的考試時間均是晚上和周末休息時間。監考教師付出的時間成本較高,這是導致監考教師對監考存在畏難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
2 改進建議
2.1 合理安排監考
從學校層面來說,建議通過以下方式合理安排監考。首先,合理使用大型教室、場館等,合并考場,減少考場總數從而在總量上減少監考教師人數。現在學校在安排考場時,是以考試科目的教學班為參考,大部分情況是一個教學班一個考場,并未最大限度使用考場的考位。建議學校以考場的最大考位數為參考安排考場,可以嘗試根據一定規律打亂考試科目,最終達到最大限度利用考位且考生前后左右考試科目不同的效果。這樣考場總數減少了,相應匹配的監考教師總數也減少了,而且相鄰考位考生試卷都不同,從另一方面杜絕了考生的舞弊行為,監考教師的監考壓力也隨之減少了。當然,考試結束后的試卷歸類是一項較繁瑣的工作,可以著力于研究關于這方面的數據模型甚至借助于機器或人工智能,打亂科目和回收后試卷分類規律明確,繁瑣也會變得簡單易行。其次,建議學校根據各教學單位當學期實際人數下撥監考數量。高校教師承擔工作較多,不僅要做好教學工作,還要做科研、發論文、做實驗、指導學生、國內外訪學、在職學歷提升等。以筆者所在的二級學院為例,每學期因出國訪學、企事業單位掛職、在職學歷提升、病假產假、人員調離等原因不能監考的教師人數在10人左右,可安排監考人數明顯低于編制數,純粹按照編制數下撥監考數量不合理。最后,建議學校開通非教學單位承擔監考任務的途徑,參與教學環節的工作。此舉不僅可以緩解各教學單位監考排考困難的問題,還可以促使學校各部門單位在參與教學環節過程中發現問題,根據分管職能出發,從不同角度給予教學更全方位的建議。
從教學單位層面來說,學校下撥的監考數量固定,可安排監考教師數量固定,考場和考試時間安排不在權限內,合理安排監考的發揮余地不大。合理安排監考更多是體現在確保本單位教師間的監考場次均勻和人性化上。比如:在人均場次一致的前提下,考慮監考教師家庭住址遠近,盡量不給住得遠的教師安排早上或晚上的監考;考慮雙教工帶小孩的困難,不給雙教工安排同時間段的監考;考慮年齡大教師的身體,監考場次盡量少些等。前期安排合理了,后期監考工作則更好開展。否則,不考慮實際因素直接安排,后期監考替換頻繁,更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
2.2 加強監考制度建設
首先,應明確更為細致的監考流程規范。學校目前比較明確的是監考遲到認定教學事故,監考遲到是比較好界定的,而其他監考違規行為因為沒有發現機制和比較難以界定并沒有明確的懲戒措施。筆者認為,首先應明確監考流程規范,監考流程規范不應用簡潔或描述性的語言概括,可參考大學外語四六級考試將監考流程規范細致到每個時間節點監考老師的行為動作,這樣不僅有助于監考教師明晰地知曉監考時應做的事情,也有助于界定監考違規行為。其次,學校各級教學單位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考務會、考前培訓會、院系大會等各種途徑中,宣傳規范監考的重要性;推出相應的約束機制,將教師參加監考和考前培訓等納入考核體系;建立監考工作評價體系,由監考對象(學生)、巡考人員和考務人員組成考評小組,對違規監考教師進行批評懲戒,對監考合格和優秀的教師予以一定的獎勵。
2.3 提高監考費標準
首先,建議可以適當提高監考費標準。其次,可以考慮將監考作為教學工作量的一部分,一場監考可以換算成一定的教學工作量。這樣監考就被統一納入對教師的考核中。教師為了完成工作量也會積極配合監考工作,尤其對于工作量不飽滿的教師,更愿意承擔更多場次的監考來補充教學工作量,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教師對監考的積極性。
2.4 增設監考提醒服務
高校教師承擔工作較多,除了學校教學科研工作、自我提升需求、社會服務職能、學生學業指導等,還要兼顧家庭生活。尤其在期末各項教學任務更為繁重的時候,難免會有少量監考教師遺忘監考任務。而監考遲到甚至遺忘監考認定教學事故后,對教師的考核、聘崗、評職稱、甚至退休待遇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各教學單位應充分考慮教師的實際情況,在完成向監考教師下發監考任務的常規工作后,建議更人性化地增設監考提醒服務,即在監考前一天提醒監考老師第二天的監考安排,此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監考教師因監考遲到遺忘等引發教學事故的概率。
參考文獻
[1] 夏藝菲.對高校考試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亞太教育,2016(20):91-92.
[2] 郝萌莉.淺談高校監考的境遇與對策[J].才智,2017(30):180.
[3] 朱思思.高校教務員素質提升分析——基于勝任力角度[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7(4):4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