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人們注意力的短缺成為其重要特征,各大內容平臺在內容創作和內容分發方面都遇到重重困境,搶奪用戶有限的注意力成為媒體競爭的趨勢。文章針對注意力經濟時代的特性,對當前傳媒產業中的單一的新聞資訊平臺是如何向全面巨型的內容生產平臺轉變進行探討,并且試提出新聞媒體在注意力經濟時代實現內容消費升級的可能性路徑。
關鍵詞 注意力經濟;內容消費升級;新聞媒體;困境;路徑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24-0091-02
當今時代信息瘋狂泛濫,而人們的注意力又相對有限,注意力經濟時代人們的注意力不是變得更加稀薄了,而是如何滿足用戶的需求,將人們的注意力有效地變現變得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各大新聞媒體在提高信息渠道傳遞效率和提升內容生產質量兩大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嘗試,推進內容消費升級。
1 分發渠道的全面升級——以今日頭條為例
今日頭條作為新聞資訊界的后起之秀,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占領市場,與其獨特的內容聚合和分發模式以及渠道創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1.1 立足之本:大數據+個性化推薦
今日頭條一經推出的時候就喊出口號“你關心的,就是頭條”,它改變了以往媒體粗略地按照人群分類進行分發信息的模式,創造了個性化精準推薦的信息分發新模式,對整個內容產業來說是一次巨大顛覆。從內容聚合的渠道來看,今日頭條就是依托大數據技術聚合全網的內容資訊,對信息進行機器分類、摘要抽取,最終進行特征分析和關鍵詞索引,將全網的信息都成為自己的內容源。在用戶需求挖掘和內容分發方面,今日頭條更是做到了將渠道本身變現為財富。依托算法、數據以及機器學習技術,以用戶的社交數據為基礎,參考用戶每次瀏覽和收藏的行為,分析出用戶的消費圖譜,真正做到將用戶最需要的最感興趣的內容高效地分發到其手中。在數字時代最稀缺的資源不是內容,而是讀者的時間。而節約了用戶時間的今日頭條,無疑會成為最大的贏家,可以說今日頭條用其高效的分發渠道贏得了用戶的注意力,也贏得了流量和財富。
1.2 持續創新:出海收購+扶植短視頻
今日頭條持續創新,立體化縱深化加強自己的渠道布局,不斷增強自身實力。今日頭條加快出海收購的步伐,不斷推出今日頭條海外版、火山小視頻海外版和抖音短視頻海外版等。同時加大收購力度,收購多家短視頻應用。
除此之外,今日頭條在短視頻領域持續發力。未來短視頻將會成為內容創作的風口,快手、抖音等短視頻App的迅速走紅恰恰反映了這一趨勢。在一定程度上,短視頻的普及和火爆能夠消除固有的傳播技能鴻溝,同時為更多人提供平等創作的機會,也為更多人獲取信息降低了門檻。新聞平臺要抓住這個風口,在短視頻領域站穩腳跟、持續發力。
國內的新聞資訊市場現在漸趨飽和,而今日頭條已站在了新聞資訊類媒體的頂端,所以對它而言除了保持優勢以外,更重要的是繼續開拓新渠道,彌補期本身基礎薄弱、跨界程度弱、渠道相對單一的問題,爭取形成海內海外新聞資訊、音樂社區、視頻領域等不同內容分發渠道共同發力的局面。
2 對優質內容的大力補貼——以騰訊、新浪等新聞媒體為代表
如今的內容產業,內容和渠道的重要性各占半壁江山,因而新浪、騰訊、阿里、今日頭條等平臺都對內容實行了大幅的補貼。
2.1 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其成功得益于它的眼光獨特,它最先意識到內容資源和創作者的重要性,在爭奪優質資源的戰役中首先采取措施,一方面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推薦等機制為內容創作者把作品進行推廣,幫助創造者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一方面,今日頭條增大資金投入,利用現金補貼,激發內容創作者的創作動力。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既滿足了內容創作者的物質需要,也滿足了其精神需求。
2.2 騰訊
在今日頭條之后,各大新聞資訊平臺也都陸續看到了內容的重要性,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對優質內容進行扶持和補貼。騰訊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投入百億資金和流量支持內容創作者,目前,騰訊正在實施“百億計劃”,表示以“100億流量、100億產業資源和100億元資金”扶植內容創業者,用海量資金砸出一條優質內容通道。
2.3 新浪
新浪新聞作為老牌新聞平臺不甘人后,先后推出了“百擇計劃”和“千與計劃”兩大針對內容創作者的激勵計劃。在“百擇計劃”和“千與計劃”中,新浪新聞將發掘平臺上能夠創作高品質內容,但傳播力較弱、缺少變現機會的成長型作者,通過專項投資、政策傾斜、打造營銷案例等手段,利用全平臺優勢提升潛力作者的影響力及內容傳播力,助力其逐漸成為平臺上的頂級創作者。在注意力經濟時代,各大平臺紛紛依托在資訊領域多年的積淀,在高品質內容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新的變革模式。
3 可能性解決路徑
面對注意力經濟時代的激烈競爭和內容產業自身的一些困境,我們可以從今日頭條等新媒體的變革中得到啟發,那么作為傳媒產業究竟在進行內容消費升級時究竟有哪些可行性路徑呢?
3.1 內容——打造優質內容
優質內容依舊是行業的核心問題,注意力經濟時代,消費者只會為那些滿足自己需求的服務付出他們的注意力。要增加頭部優質內容補貼力度,兼顧中小自媒體。毫無疑問,平臺要不遺余力地招募、扶持、培養高品質內容的創作人才,尤其是數量極為稀缺的優質頭部內容創作人才。但是,在重點激勵頭部創作者的同時,不能把所有的資源都傾斜在上面,還要兼顧更為龐大的中小媒體。在消費新時代,人們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每個人不同鮮明個性驅動了內容的垂直化和多樣化的需求,單獨依靠少部分的頭部寫手是絕對無法滿足現代社會人們的精神需求的,因此,新聞資訊平臺需要提供更多的優質資源,應該分配出合理資源去鼓勵更多的新銳原創寫手,扶持更多潛力頭部優質創作者。
3.2 渠道——打造巨型資訊聚合平臺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珍貴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用戶的時間。簡單來講,就是如何讓用戶高效地獲取最需要的信息。
首先,媒體平臺要充分依托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建立個性化推薦機制,在海量的信息中,將用戶最喜愛最需要的信息準確傳遞,減少用戶進行信息篩選的時間。其次,新聞資訊平臺要從單一的新聞采編平臺向全面巨型的內容生產平臺進行轉型。新聞媒體在未來將會作為巨大的資訊聚合平臺存在,其職能不再是簡單的“只提供新聞”,而是形成“內容+N”的巨型平臺,從內容產業鏈的上游到下游,全面打造超級流量入口。最后,基于場景進行跨屏分發的模式形成。移動傳播的本質是基于場景的服務,即對場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務)適配。所以,這就要求資訊平臺做好內容的跨屏分發工作,根據用戶所處的場景的不同,推送適合其閱讀的資訊。
4 結束語
面對注意力經濟時代內容消費升級的挑戰,傳統內容機構和新興的互聯網平臺不應該各自為戰,而是要以開放、共享的思維,進行優勢互補、互相融合。不同門類的媒體等內容制作平臺就應該走向融合資源互補,新興媒體輸出產品和渠道,傳統媒體輸出優質的內容,實現內容+技術+渠道全面的整合,建立起多方共贏的媒介生態系統。
注意力經濟時代已經到來,內容的消費升級迫在眉睫,任何一家媒體都不能固守既往的“存量”,而是要進行改革和顛覆,探索新路徑、新模式,勇敢地擁抱“增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被時代的潮流所拋棄。
參考文獻
[1]Michael H.Goldhaber.Attention Shoppers[J].Hotwired,1997(12).
[2]郭赫男.注意力經濟時代下的媒體炒作[J].新聞界,2004(3):38-39.
[3]張雷.注意力經濟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4]喻國明.從注意力經濟的角度看媒體品牌[J].現代廣告,2000(5).
[5]李晶.談注意力經濟時代新興媒體對“無聊價值”的利用[J].商業時代,2004(2):31.
[6]彭蘭.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J].新聞記者,2015(3):20-27.
[7]陳鵬.內容與渠道創新基礎上的吸引力經濟——傳媒經濟本質的另一種解讀[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4):42-52.
[8]王卉.從今日頭條的突破性創新看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產業的發展趨勢[J].科技與出版,2016(6):92-95.
作者簡介:楊蕙寧,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