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一、前言
民辦高校在我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較好的發展成果,且受到國家的重視。體育教學是高校中的重要學科,而體育教師是落實體育教學的重要人員,不僅要負責體育教學,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全面發展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具有現實作用。
二、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實困境
首先,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長期面對社會上的偏見。我國雖然早已經實行素質教育,但是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并沒有得到改善。社會上對體育教育存在錯誤的認知,進而對體育教師產生偏見。而社會對體育教師產生偏見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我國在培養體育人才的過程中重視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提升,忽視對體育專業人才開展文化教學;第二,體育競技行業過于重視運動員的體育技能,忽視培養其文化素養;第三,體育教師自身自我意識不足。多種原因結合,造成社會對體育教育、對體育教師存在偏見。其次,在民辦高校中體育教學處于尷尬的境地。民辦高校中,體育教學始終處于學生發展的次要地位,學校對體育教學沒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忽視體育教學。學校經常會為增加文化課教學課時,刪減體育課程;同時,民辦高校中體育教學擁有的經費較少,體育教學環境較差、教學設施不足。此外,體育教師在工作中很難有機會學習更專業的知識,導致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受到影響,只能是自己尋找學習渠道。
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眾多的阻礙因素,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提出解決策略,促進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超越策略
(一)堅定體育職業信念
信念是一個人的動力源泉,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只有在堅定自身職業信念的前提下,才擁有在體育專業上發展、前進的動力。受到社會上對體育教師的專業偏見,體育教師對自身的職業沒有認同感,且成就感較低,對于體育教學沒有激情,影響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因此,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應樹立牢固的體育專業化發展信念,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的意義,認同體育教學的存在,并增加自身教學的成就感。例如:學生在入學之初身體素質很差,生病請假是常事。體育教師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學生不僅需要在體育課上接受體育教學,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也需要鍛煉身體。教師制定的計劃中主要是要求學生每天晨起跑步。早晨的空氣好,安排學生在早晨鍛煉,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身體健康狀態。學生的身體得到很好的鍛煉,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學習文化課知識,體育教師為其安排科學健身計劃的效果,體育教師要認同這一點;并在其中體會到成就感,因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改善是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功勞。
(二)提升職業綜合素養
良好職業綜合素養是民辦高校中體育教師落實體育教學的精神領袖,是體育教師培育學生的思想條件;同時,更是體育教師獲得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等多方面認可的基礎。民辦高校中體育教師的職業綜合素養主要包括:熱愛自己的職業、愛護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祖國、遵守法律法規、為社會服務、做好學生的榜樣以及認真對待體育教學、培育人才等。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堅守職業綜合素養,同時還需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而掌握體育職業綜合素養的實質,按照綜合素養的職業要求規范自身的言行,從而提升職業綜合素養。
(三)提升體育專業水平
民辦高校體育教學中,只有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保證體育教學活動順利實施。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積極的參與到民辦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活動中,尋找適合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形式和內容,吸引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提升專業水平,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民辦高校中開設體育課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不是培養國家運動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改變“純技能”教學的模式。同時,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例如:體育教學中增加自由搏擊、輪滑、街舞等運動項目,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此外,創新并完善教學方法,以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體育、主動鍛煉為主。此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身體素質上的差異和學習體育能力上的差異,制定合理的體育教學方案,并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并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增加學生的體驗。
四、總結
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面向專業化發展,需要鑒定自身的體育職業信念,使更多的人認同體育教學;在工作中努力要提高自身的職業綜合素養,約束自身的工作態度;且不斷強化學習,提升自身的體育專業水平,從而為民辦高校和學生提供更加專業化的體育教學服務。總之,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只有突破現實困境,才能實現專業化發展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