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玲
摘 要:隨著民辦教育的發展,民辦高校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但是其管理的難度系數也在增大。有的民辦高校在新形勢下仍然按照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這樣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了。因此,民辦高校要認真貫徹十九大精神,創新管理理念。文章圍繞民辦高校學生學習管理,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采取的措施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民辦高校;學生;學習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18
作者簡介:鄧 玲(1980—),女,安徽安慶人,本科,研究方向:高校教務教學管理、學生管理。
一、民辦高校學生學習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學生沒有掌握實用的專業理論知識,不了解專業的特色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強,企業對應用型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多,可民辦高校不了解現代化教育管理理念,不能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建立特色教學管理體系,學生的基礎水平也不高。很多民辦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比較相似,學生需要學習很多的專業基礎課,卻無法學到實用的專業知識。部分民辦高校沒有建立完善的專業課程體系,很多專業缺乏特色,不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2.教學管理部門職能優勢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
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不了解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所以,民辦高校的人事管理人員應該了解學校各專業的特色情況,及時準確地對各專業的學生進行有效分類,分析整理各專業的學生信息,讓教務管理人員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專業特長。教務處及時派出教學督導人員,對各專業的教師授課進行督導,然后填寫相應的課堂授課情況的表格,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準確的評價。這樣,可以提高教學管理能力,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團隊建設。同時,管理人員要多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知識,了解教學管理的基本技能,轉變教學管理理念,發揮督導的積極作用。
3.教研內容和實際教學不協調,缺乏足夠的資金
教師課后的教研內容應該體現在教師的實際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方式,共同參與到教研內容中。既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多民辦高校的教研意識很差,是因為青年教師缺乏科研動力,不熱衷于基礎教研活動。而且,民辦高校的科研實力很薄弱,政府對民辦高校的科研項目資金投入比較少,無法調動教師教研的積極性;民辦高校在申請科研課題上,不具有優勢。很多高校的教研內容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研氛圍不濃。
4.教師結構不合理,職業道德很低
民辦高校中兼職教師的比重過大,占60%以上,有的高校甚至高達90%以上。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辦高校的實力越來越強,兼職教師過多不利于學校的發展建設,使教學質量變差。而且,教師的年齡結構不合理,缺乏優秀的青年教師。部分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缺乏職業道德。
二、如何加強民辦高校的學生學習管理
1.積極探索并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
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離不開人們的創新意識。而人們要想增強自身的創造性,就需要了解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學管理者要與時俱進,積極引導學校發揮專業特長優勢,進行教育改革。要提升教學管理者的組織能力,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學校各部門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這對加強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民辦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的辦學規模和發展目標制訂新型的教育制度,建立自己的網站,健全教育管理體制,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加強學生的宿舍文化建設;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娛樂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構建現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民辦高校要加強各管理部門的聯系,建立強有力的教學管理隊伍,通過有效的配合,明確教學管理信息。首先,教務處和基礎教研室要制訂相關的管理措施,并及時成立負責小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適當地進行月考,分析學生的失分點,并提出解決措施。各小組的負責人要每周定期到班級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然后,各班的班長要及時做好記錄,報告給教務處,使教務管理人員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教學管理人員可以建立微信交流群,及時發布各類信息,提升教學管理能力。最后,學校要根據實際的專業課程,提高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增強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健全現代化的教學管理機制。
3.培養教育管理者的綜合能力,建立現代化管理隊伍
民辦高校要定期開展培訓和舉辦講座,讓教學管理人員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提升他們的業務素質能力。教學管理者要掌握基本的管理技能,積極了解現代教育管理技術等方面的知識。所以,民辦高校為了突出自身的專業特色,可以招聘一些專業的、技能強的信息技術人才,加強現代化的教學管理團隊建設,不斷改進教學管理的工作方式。而且,學校應該發揮學校教職員工的工作優勢,給他們搭建更多的發展平臺,積極和其他高校建立有效合作,學習他們的優秀教學管理經驗;在網站上定期發布高校關于教學管理技能的培訓通知。對學校的優秀管理者,可以派往國外學習,了解西方先進的教學管理模式,增強教學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另外,學校可以通過一些媒體網絡,及時公布教學管理者的管理情況。這樣,學生和家長可以針對教學管理的不足之處,提出相對應的意見,不斷完善教學信息化管理模式,健全民辦高校現代化教學管理的工作機制。
4.高校要樹立服務學生的工作理念,將服務意識貫穿于教學管理之中
民辦高校在開展教學管理和對學生的學習管理時,要將側重管理向側重服務進行轉變。如何服務好學生的學習管理也是當前民辦高校教師要重點提升的能力和素養。尤其在民辦高校的一些專業中,如酒店管理專業等,和社會實際聯系比較緊密,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創新服務意識和服務理念,在提升教學服務方面:
第一,強化服務意識。民辦高校的學生和普通院校的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較大的不同,普通學校主要培養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思維能力,而民辦高校則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實踐操作技能,因此,民辦高校在教學上要側重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要不斷創新教學的服務形式和服務載體,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民辦高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學校在制訂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時,就要強化教師的服務意識,讓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課程的同時,在提升教學效果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和服務。例如,帶領學生到酒店的管理部門進行參觀,和酒店的管理人員共同講授相關課程,等等。通過這種教學方面的服務,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思路,讓學生在輕松、務實的環境下學到知識和技能。
第二,要給學生學習提供較好服務。民辦高校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一方面要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尤其是生活態度不積極、生活存在困難等特殊情況,要及時幫助他們化解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面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能夠提升自己學習能力的機會,例如,在民辦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學校可以和規模以上的酒店進行合作,讓酒店成為學校的實習基地,鼓勵更多優秀的學生到酒店實習,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石智生.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和對策研究[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2).
[2]張翠萍.民辦高校學生工作組織體系及運行機制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6(11).
[3]曾榮鋒.人性之辯: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實施量化模式的理論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