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松
摘 要:該研究采用焦點團體訪談法探討了“3+4”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銜接問題。研究發現:專業技能課程缺乏有效銜接,學生擔心已有的專業技能優勢不能保持;中專階段與本科階段教學方式不同,面對考試學生倍感壓力。研究建議:專業技能課程要保持優勢,做到精益求精;中專階段要加強英語、理論課程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本科階段學習。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3+4”;銜接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18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科辦項目“‘3+4貫通式學前師資培養模式研究”(GH170315)。
作者簡介:時 松(1986—),男,安徽阜陽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幼兒園課程、學前教育基本理論。
一、問題的提出
為了打破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相脫離的現狀,加強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聯系,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本科院校合作辦學的“3+4”人才培育應運而生。“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教學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問題,本研究就“3+4”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銜接問題進行了探討,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更好改善“3+4”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現狀,進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二、研究方法
A本科院校與B中專學校是對口招生培養“3+4”學前教育專業的合作單位。第一屆“3+4”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目前大二。本研究采用了焦點團體訪談法,采取機械抽樣的方法,按照學號從低向高,每隔5個學號抽樣,大二抽取兩組,大一抽取一組,每組8人左右。
三、研究結果
1.專業技能課程缺乏有效銜接,擔心優勢不能保持
“3+4”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在于能提前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教育。學生初中畢業后入讀B中專學校,便開始了大量專業技能訓練,因此多數學生在入讀A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時便具備了良好的專業技能素養。專業技能因此也成了“3+4”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優勢。
訪談結果顯示,一些受訪者對已有的優勢能否繼續保持有些擔憂。不少受訪者表示,在專業技能教學資源方面,A本科院校的教學資源反倒不如B中專學校。A本科院校是省屬重點師范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偏向理論性人才,和B中專學校人才培養定位不同,在專業技能課程的偏向也截然不同,導致學生在專業技能學習上感到對比明顯。
2.教學方式不同,面對考試學生倍感壓力
“3+4”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前三年在B中專學校就讀,該校是一所中專學校,人才培養偏向應用型,課程學習的內容相對簡單,教學考核的壓力相對較輕,不少受訪者表示在B中專學校學習期間,整體而言學習壓力較小,過的還算輕松。“3+4”是對口招生,學生不需要參加高考,淘汰率很低,因此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不大。而缺點是學生到了A本科院校之后,普遍覺得學習壓力陡然提升,出現一些不適應。學習壓力增加的具體表現主要體現在英語和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上。在這兩類課程上,學生不及格率要相對高一些。
此外,在教學方式上,一些受訪者表示中專學校與本科院校之間存在沖突。在中專讀書時,教師教學有教材作為參考,而且教材就是考試的范圍。大學一些課程教材的作用則不如以前,大學教師講授的方式也不同于中職教師,大學教師可能不按照教材講。A本科院校有規定,掛科達到N門后,就不發學位證書。但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考試內容存在沖突,讓一些受訪者倍感壓力。
四、研究建議
(1)專業技能課程要保持優勢,做到精益求精。以前的中專學校比較注重專業技能,而且專業技能教學資源優厚,這是好的基礎。而為了適應新型人才的培養,本科院校有必要針對“3+4”學生的特殊情況,加強對專業技能課程的教學,保持課程的連貫性,進而保持這一優勢。
(2)中專階段要加強英語、理論課程教學。受訪者普遍反映在中專階段學習壓力不大,尤其是理論課程的學習壓力不大,這導致其入本科后產生一些不適應。因此,中專院校有必要加強中專階段的英語、專業理論課程學習,給學生鋪墊好基礎。
(3)要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本科階段學習。本科階段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多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擴展閱讀量,由被動學習轉向積極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蘇紹華.新教育理念下對運動營養學的幾點認識[J].知識經濟,2017(17):112-113.
[2]吳瑞珠.新教育理念下優秀運動員《運動營養學》課程的構建[J].福建體育科技,2013(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