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作者在師生調查問卷效度和信度都達到一定標準的基礎上,對信陽市(以下簡稱我市)(八縣兩區)中小學外語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現狀進行調查。經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整理、分析,發現中小學外語教師盡管師資力量較強、信息化培訓全面徹底,根據學生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教師并未將信息化教學發揮到最大的作用。文章針對問卷存在的問題提出信息化時代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多地強調語言情景的創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注重師生間、教師間的互動、溝通。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模式;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1-11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聯2017年度調研課題(SKL-2017-1585)。
作者簡介:陳麗敏(1989—),女,河南羅山人,助教,碩士,信陽廣播電視大學教師。
一、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教師問卷結果分析
從教師問卷結果,我們能看出我市中小學進行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潛力很大。據統計,80%以上的英語教師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總體看來,我市中小學外語師資力量較強。教齡15年以上的占28.9%,5至15年之間的為44.5%,可見我市中小學外語教師隊伍分布比較均勻,新晉教師數量與老教師數量基本持平。職稱方面,中級及以下占91.1%,近50%的教師為初級職稱。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外語教師都面臨評職稱的問題,而留給教學的時間、精力相應縮減。我市參加過信息化教學培訓的教師達到97.7%,可見我市對信息技術培訓的重視程度。但只有50%的外語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究其原因,近84.9%的外語教師為女性,注意力部分會分散到家庭,因此她們投入教學的精力有限。
2.學生問卷結果分析
學生問卷結果顯示,中小學生中大部分人對英語比較有興趣,僅8%的不怎么感興趣,同時94.9%的中小學生覺得信息化教學會使英語學習越來越輕松。大部分學生(55.7%)覺得英語學習不輕松是由于基礎不好,12.2%的學生是因為對教學內容沒興趣導致英語學習困難。在信息化外語教學課堂里,96.5%的學生覺得參與度得到提高,98.1%的學生認為信息化外語教學對英語學習有幫助。大部分學生(70.7%)計算機水平很好,能夠達到網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對信息化外語教學的意見調查環節,學生們要求教師能放手,課堂少講,讓他們自己去學習;能夠加強口語等多種形式教學;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注重師生間的互動;能夠適當補充相應的課外知識。
二、提出的建議
1.創設生動情景
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為學生營造虛擬與真實相結合的語言環境。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涉及圖片、動畫、視頻等,有利于培育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力和思維能力。中小學生正處于對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信息化技術與英語教學模式的融合,使學生慢慢對多樣的課程設計以及相關課程元素感興趣,融入教師精心設計的生動英語情景,對英語本身的畏難情緒也會稍稍緩解,這樣能夠有效鍛煉和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加強學生主體意識
信息技術英語課堂不僅可以給學生思維帶來更廣闊的空間,而且還給學生提供了一種課后無教師輔導的解決方案。學生課后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平臺自主學習,自由控制時間、地點、學習強度以及學習內容,鞏固并補充課堂學習的內容,逐漸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主體學習意識。教師要逐漸培養中小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習慣。
3.注重互動、溝通
將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融合,并非在英語課堂上擺上一些酷炫的技術,讓學生嘆為觀止,敬而遠之。真正的信息技術英語課堂應該充滿互動,讓學生切實參與到用信息技術構建的輕松外語學習情景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網絡學習英語的方式如英語趣配音,讓學生分組比賽等切切實實參與到具體的學習中,給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帶來一些思路。除了師生間的互動、溝通外,教師之間更需要溝通。教師們可以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如此,每位教師課下承擔的備課壓力也會相應減小,在原材料上的適當調整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之,對于信息化外語教學,師生都積極支持信息化教學的進一步推進,同時它也給中小學師生帶來很多挑戰。信息化教學要求教師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引導學生學習,不斷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新的探討和創新,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其自我學習意識,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增良.信息技術下的外語教學模式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S1).
[2]董劍橋.信息技術應用與外語課堂教學變革[J].外語電化教學,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