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揚翔農牧有限責任公司郭祥一場,廣西貴港 537100)
(1)嚴格篩選后備母豬對于有卵巢疾病,或先天有繁殖障礙的,不能正常使卵泡發育的母豬要及時剔除。常見的有生殖器官畸形,有卵巢系膜和輸卵管系膜囊腫、輸卵管阻塞、缺乏子宮角、子宮頸閉鎖、雙子宮體、雙陰道[3]。長期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如傳染性胸膜炎、嚴重的腳痛、日齡和體重不達標的后備母豬不予配種,此種母豬此時還不適合懷孕會影響其后期繁殖性能和受胎率,如有條件可及時淘汰。
(2)配種前短期優飼對于達到配種日齡的后備母豬群,采取短期優飼飼養方法,為配種7~14d的后備母豬提供高能量水平的飼料供其自由采食每天攝入3kg以上,促進母豬排出更多的卵子提高受胎率。合理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營養水平是后備母豬生長發育、維持正常激素水平、促使卵泡發育和排卵的重要保證[1-2]。
(3)對于達成性成熟的后備母豬即180~210日齡的豬只,要用成熟善于交流的公豬進行誘情工作,引導公豬與母豬接觸,每頭1~2min,保持每天兩次,可刺激后備母豬的性腺發育促使其發情和排卵。
(4)準確記錄后備母豬的初情期可以準確地推算后備母豬下一發情期的到來,為配種做好其他工作,最好是后備母豬發情2~3次再配種,這樣就可以確定后備母豬發情和排卵是否規律,避免錯配假發情的母豬,可有效提高受胎率。
(5)準確的發情鑒定:每天查情兩次,可以準確地記錄發情的后備母豬,避免錯過最佳的配種時間,早上7:00~9:00查情,下午為16:00~17:00開始查情,選擇善于交流、行動緩慢、口腔泡沫多、氣味濃重的公豬查情,利于發現發情的母豬,和刺激母豬產生“靜立反射”,可提高發情檢查的準確性和效率。
(6)控制適宜的背膘,后備母豬配種前14~17mm的背膘為最佳,過肥的母豬容易因負重引起肢體病,降低利用年限。背膘10mm以下的后備母豬不易受胎,后期也因自身營養供給不足,易造成流產、胎兒出生重過小等。
(7)采用人工深部輸精技術可直接將公豬精液直接輸送到母豬子宮位置,從而縮短了精子與卵子結合的距離,使更多的精子能夠到達受精部位,不僅可有效提高母豬的受胎率,還可以減少自然交配飼養公豬的產生的成本,減少勞動力等。
(8)適時配種,母豬一旦發情,就必須運用適時配種的關鍵方法及適時配種才能實現母豬滿懷高產,通常情況下,母豬發情后24~36h就必須適時配種。后備母豬比經產母豬的發情期比較短,所以后備母豬在第2至第3次發情出現“靜立反射”時立即配種,避免錯過最佳的配種時機。
(9)公豬精液質量嚴格把關,配種前的豬精必須鏡檢,鏡檢豬精活力大于0.7級,畸形率小于20%才能使用,因為豬精的色澤好、密度大活力高,質量優良,配種的后備母豬受胎則高,反則豬精活力不足,不僅影響受胎率,還會影響產仔數。
(10)采取多次輸精配種,在第一次輸精液后間隔8~12h再次配種一次,再次間隔8~12h在重復配種一次。多次輸精配種的受胎率遠遠高于單次配種的受胎率,配種達三次的受胎率可達95.36%。這是由于母豬排卵是在發情后24~36h,持續時間在10~15h內,而精子在母豬生殖道內要經2~3h才能達到輸卵管。卵子在輸卵管中僅有8~12h有受精能力。當在發情期中只配種一次時,很難把握到達受精部位,因此會降低受精率[4]。而目前采取的三次配種輸精不僅有大量的精子達到受精的部位,而且完全可以覆蓋母豬的排卵期,與卵子結合的機會增加,所以會提高受胎率。
(11)配種后創造適宜安靜的環境,對配種后7d內的后備妊娠母豬不轉欄、不暴力趕豬,因為此時是胚胎著床的關鍵時間,若母豬在移動過程中發生應激、摔倒等,會影響受精卵著床。
(12)準確的妊娠檢查,最佳的妊娠檢查時間為配種后的23~25d,此時妊娠母豬的孕囊發育比較明顯,B超測孕結果更加準確。
實踐證明,按照以上措施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后備母豬的受胎率,利于豬場的良性發展,郭祥種豬場使用上述措施,2017年第四季度配懷舍各配種棟受胎率取得了平均97.21%的好成績。

郭祥種豬場配懷舍2017年度第四季度各配種棟受胎率
提高后備母豬的受胎率可以提高其后期繁殖性能,增加其利用年限,減少非生產天數,減少母豬的淘汰率,降低成本,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只要做好后備母豬配種前嚴格的篩選后備母豬、配種前短期優飼、準確記錄發情記錄、準確的發情鑒定工作、采取深部輸精、多次輸精配種和配種后的管理工作等多項措施是可以高效提高后備母豬的受胎率的。本文僅以郭祥種豬場實踐所得的成果,給予后者,作為提高后備母豬受胎率的方法和措施做參考借鑒。
[1] 鄒仕成.提高后備母豬發情率和受胎率的技術措施[J].畜禽業,2012,(12):42-43.
[2] 王國彬.豬配種的關鍵技術[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8):49.
[3] 傅春雨,丁家科.輸精持續時間對后備母豬受胎率及產仔數的影響[J].中國動物保健,2012,(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