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在省第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浙江GDP已邁上5萬億元臺階,未來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突出改革強省、創新強省、開放強省、人才強省工作導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過去五年,全省生產總值邁上5萬億元臺階、財政總收入跨過1萬億元大關,發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全省在冊市場主體達到593.4萬戶,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507家,浙江成為最具發展活力的省份之一。杭州成為全國“互聯網+”科技創新高地,阿里巴巴邁入世界一流企業,網購和移動支付走向全球。
浙江省未來五年將確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力爭到2022年,全省生產總值超過7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2萬元;居民、企業、財政三大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元。
2018年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全省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1月30日,中歐班列(義烏—莫斯科)從義烏鐵路西站首發,駛往俄羅斯莫斯科,該班列是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的延伸,增加了班列沿線停靠站點,順應了市場需求。
此趟班列共50節車廂、100個標箱,滿載義烏各類小商品。班列經滿洲里出境,最終抵達莫斯科古巴弗納車站。全程運行10150公里,耗時13天左右。這是義烏第二條開往俄羅斯的國際鐵路集裝箱貨運班列,預計年內實現每周開行兩三列。
據悉,該班列的成功開通,不僅使中歐班列在歐洲的布局更加合理,運輸的產品也將更加豐富。實現常態化開行后,該班列將進一步促進中歐互聯互通、貿易合作升級。同時,將有效帶動浙江省進出口貿易增長,使班列成為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重要紐帶,成為浙江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金名片。另外,將加速義烏“買全球、賣全球”步伐,使班列真正成為物流大通道、貿易大通道及發展大通道。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杭州桐廬有了新突破。2月2日下午,杭州市桐廬縣投資項目“一站式”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這在全省屬于首創。
此次成立投資項目“一站式”服務中心,是在“多窗合一”基礎上,成立的縣政府臨時機構,集中行使部門行政權力,為投資項目提供咨詢、代辦、審批等全流程服務,解決原有審批職能分散、審批效率不高的弊病。與“多窗合一”不同的是,在“一站式”服務中心,桐廬縣發改局、國土局、住建局、水利局等16個部門已簽署審批事項委托書,并派駐專員入駐中心成為首席專員,監督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投資項目審批時是否合法合規,并對審批結果負責。委托授權后,中心工作人員就能按照先由專員集體會商,達成共識后再統一審批辦理,不再突出部門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