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瑜+鄭巖
[摘要]基于對體驗式教學法相關概念的闡述,分析了旅游規劃與開發運用體驗式教學法的必要性和意義,探討了體驗式教學法在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的實踐情況,最后提出存在的問題以及后續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 旅游規劃與開發; 旅游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2-0140-03
一、體驗式教學法概述
1984 年,美國學者大衛·庫鉑在其著作《體驗式學習——讓體驗學習成為學習和發展的源泉》中,提出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模型。將其歸納為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讓人們體驗,引導體驗者審視自己的經歷,積累積極正面的體驗,使心智得到改善與建設的一種學習方式。將體驗式學習這種方式運用到教育領域,稱為“體驗式教學”。 根據Kolb的四階段體驗式學習,將體驗式教學劃分為“啟動(準備)”、“體驗”、“反思、分享”和“總結應用”四個過程。
“體驗式教學”是教師進行教學準備,在組織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以增強學生的體驗為目的。體驗式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的教學特點和目標,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情況,將教學內容和實踐情境相結合,讓學生在親歷感受中主動理解并建構知識。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其核心是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二、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采用體驗式教學法的必要性和意義
旅游規劃與開發是旅游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具有“三強”特征即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綜合性強。該課程內容主要全面系統闡述旅游規劃與開發相關的基礎理論、規劃技術和具體方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學都是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運用傳統的講授方法,不利于學生對于有關基本理論知識、規劃與開發技能、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筆者在授課過程中,已經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法、實地考察方法,但沒有形成體系和操作規范,取得的教學效果還不是很理想。
旅游規劃與開發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體驗情境,使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有關知識與技能、方法,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團隊精神,提高就業競爭力。采用體驗式教學法應該是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大趨勢,該課程采用體驗式教學法的經驗可以推廣到旅游管理專業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形成合力,開拓出一條培養復合型、應用型、開放型人才的基本模式。
三、體驗式教學法在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中的實踐
(一)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分析
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教學實踐中嘗試采用體驗式教學法,首先,分析課程的內容以及特點;其次,綜合考慮內容特點,確定適合的具體體驗式教學方法;第三,按照體驗式教學環節的四個階段實際應用;最后,總結評價教學效果,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再完善修改應用過程。
對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后,最后確定具體采取的體驗式教學法以及對應的主要內容。通過分析,該課程確定主要采用案例分析體驗法、小組討論體驗法、情景模擬體驗法、實地體驗法、課外體驗法、模擬規劃法。
(二)體驗式教學法在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中的應用
1案例分析體驗法
該方法是運用較多的方法,幾乎貫穿課程內容的始終。首先,是真實的旅游規劃案例,讓學生閱讀、分析、總結、評價,從而學習旅游規劃的框架內容確定,規劃的方法、技能,以及如何進行規劃的創新。真實案例主要有大連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大連市儉湯溫泉旅游度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遼寧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盤錦市旅游發展規劃,既包括級區域旅游規劃,也包括景區旅游規劃。
其次,旅游開發、旅游形象策劃方面的案例,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案例中的開發和規劃進行分析,得出啟示。如河南信陽市雞公山景區旅游形象策劃案例、加拿大卡布拉諾吊橋公園生態旅游開發案例、盤錦汽車營地可行性報告等。
2情景模擬體驗法
情境體驗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基于教學目標、教學對象以及教學內容的有效分析,有針對性地引入或創設一個情境,構建一個形象生動的工作或生活場景,讓學生在仿真的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或在參與情境中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獲取知識、提升技能、培養素質。具體操作方法是學生分小組,選定一個學生比較熟悉、能夠進行實地考察的旅游景區作為旅游規劃對象,模擬旅游規劃單位為該景區做旅游規劃的全過程,包括前期材料收集、考察、編制旅游大綱、撰寫旅游規劃內容(重點為旅游發展目標、旅游資源調查評價、旅游市場分析、旅游形象策劃、旅游功能分區、旅游產品規劃等方面)、討論修改、定稿、評審等基本流程。
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兩個教學內容運用了這種方法。一是旅游規劃流程中,旅游規劃項目的招投標過程,學生分出兩大組,一組寫招標書,一組寫投標書。然后模擬招標會,投標方進行現場答辯,評審組提問,最終確定旅游規劃編制單位。二是模擬旅游規劃評審會,各小組同學分別對自己的規劃進行陳述,并回答評審專家的問題,評審專家指出問題,最后表決是否通過評審。
3小組討論體驗法
將旅游管理專業年級的學生分成8到10人的小組,組成模擬旅游規劃單位規劃團隊,課程過程中圍繞課程內容拋出討論題目,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互相促進,闡述思想火花,利于創新思維。
4實地考察體驗法
實地考察體驗法是旅游規劃課程中的重要體驗方法,即帶學生到某景區實地,對旅游規劃的流程中的野外考察,學習旅游規劃流程、旅游資源調查與評價、旅游市場調查方法、旅游景區景點分布、旅游開發情況調查等。例如,帶領旅游管理2015級學生到大連市金普新區的東溝生態文化旅游風景區進行實地考察實踐,學生能夠親身實踐,再加上教師的及時指導,很直觀、形象地掌握了基本的旅游資源和市場的調查程序、方法和技巧。
5課外體驗法
學生自選一個景區,實地考察、體驗,完成旅游旅游與開發前期調研和考察,將書本上的有關理論知識、方法等實際聯系起來,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主要問題及后續改進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改革,通過調查問卷和面對面交流的方法對改革效果進行了調查,學生總體反映較好,通過課程嘗試的各種體驗式教學方法,對旅游規劃與開發有關理論知識和方法有了較好的理解,并掌握了有關的具體方法和技能,總體較滿意。但也發現存在一些問題,如體驗式教學方法多樣化不足,操作過程不夠完善,如過程中對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全員參與方面還不夠,與體驗式教學法相配套的課程總評成績構成不盡合理等。
(二)后續改進措施
1 增加和完善體驗式教學法
一是增加模擬規劃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學生分小組,選定一個學生比較熟悉、能夠進行實地考察的旅游景區作為旅游規劃對象,模擬旅游規劃單位為該景區做旅游規劃的全過程,包括前期材料收集、考察、編制旅游大綱、撰寫旅游規劃內容(重點為旅游發展目標、旅游資源調查評價、旅游市場分析、旅游形象策劃、旅游功能分區、旅游產品規劃等幾個方面)、討論修改、定稿、評審等基本流程。
二是完善和改進已用的方法,如情景模擬體驗方法,除了旅游規劃項目招投標過程模擬外,增加旅游規劃前期調研座談會、旅游規劃稿研討等模擬。完善旅游規劃評審階段模擬,除了匯報答辯外,增加專家給出評審意見模擬。
三是增加討論體驗法的次數,結合旅游規劃與開發研究的當前熱點,在課程進行到有關內容部分,拋出討論題目,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提高思維能力。如討論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規劃與開發應注意的問題、新興的旅游產品類型等。
2 創造輕松愉悅的體驗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體驗式教學法要求創設的情境要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心平氣和、耳目一新,促進學生心理活動的展開和深入進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體驗式教學的基本保證。教學本是一種特定情境中的人際交往,體驗式教學更強調這一點。師生之間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師對學生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時,學生能真正做到身心的接受和達到最好的心理體驗。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掌握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3完善體驗式教學法的操作過程由于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的學時為48學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過程中會有些環節聯系不夠緊密,而出現學時緊張現象,體驗式教學的環節操作不完善,影響教學效果,如討論體驗法,過程中討論不充分,后期的評價環節未能展開或者匆忙結束。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考慮有些理論概念性知識用微課形式提前讓學生學習。情景創設階段,材料要充分,可以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營造一個氛圍,使學生快速進入情景進行學習構建。
4適應體驗式教學法,改變總評成績構成
首先,對總成績構成比例進行調整,將平時成績占到總成績的40%或50%,期末閉卷考試占總成績的50%或60%。因為運用多種體驗式教學法,利于學生掌握有關知識和技能方法,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平時學生需要進行很多內容的實踐,完成很多課上和課下任務,應該增加平時成績比例,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效果和表現,更公平也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呂翠華.旅游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探索——以《旅行社管理》課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6(9).
[2]黃榮娟.體驗式教學法在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以河池學院為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8).
[3]黃建男,盧文瓊,申斯,皮祖華.“講授、模擬、實踐、評價”四位一體的“旅游規劃與開發”課程教學模式構建[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6(10).
(責任編輯:顧曉濱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