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燕
摘? 要:神話傳說是人類早期崇尚自然觀時文學形式的綜合文化載體,由于人類文明在進化中不斷出現復演現象,種族的原始思維方式同樣在個體早期認識建構中發生著復演的一幕,因此不管是中國文學還是西方文學,都可以看到大量的素材取自于種族的神話或民間傳說的現象。可見,研究神話傳說對深入認識中西方文學非常有必要。本文從中西方創世神話與傳說的產生源頭、內容表現、樸素哲學觀及形態模式入手,具體分析展開比較研究,體現出二者之間由于歷史維度、制度形態及價值觀念等不同產生的同質及差異化表現。
關鍵詞:中西方創世神話與傳說;差異;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6-0-01
所謂創世神話,是指人類在早期崇尚自然觀時以幻想的方式對自然、宇宙作出的較為粗淺的描述和解釋,它反映出古人對天地宇宙和人類由來的樸素精神的思考活動,內容包含宗教、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等等。然而,由于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差異和民族特征等影響,中西方創世神話與傳說呈現出的價值意義及美學風貌也不盡相同。
一、神話傳說產生源頭的同質與差異
在所有的文體中,神話與傳說的歷史最為悠久,有著相當長遠的發展歷程。其中,西方文明的源頭來自于古希臘神話傳說和原始的基督教文化,而中國黃河流域的土地上也孕育出盤古開天辟地、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極具神秘色彩的神話故事。就中西方創世神話與傳說的產生來看,二者如何起源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其產生的原因卻都是因為原始時代自然環境條件惡劣,生產工具極其簡陋落后,使得原始先民對于未知的自然充滿了困惑、恐懼、敬畏和崇拜而發展起來的,所以部落圖騰、通靈巫術以及神話傳說都得到了異常繁茂的發展。因此,不管是中國神話還是西方神話,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是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二、神話傳說內容表現的異同點
綜合神話故事的內容,中西方的創世神話與傳說都只有一個主神。中國神話是玉皇大帝,古希臘神話則是宙斯,他們高高在上統領萬神,萬神有著非常明確的分工和階級層次。然而落實到描述的具體角色形態來看,中國神話的天神大多帶有原始圖騰的印記,形象多為丑陋恐怖的半人半獸,他們或堅毅勇猛,或仁愛大義,往往都是樸素勤勞的農民或解救眾生的英雄,體現出傳統的農業經濟社會觀念以及崇尚理性、務本求實的審美價值觀。而西方古希臘的天神渾身上下透露出貴族氣質,他們形象俊朗,風度翩翩,或談情說愛,或縱情歡娛,帶著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反映出上層資產階級的享樂主義,體現的是民主化的社會觀念,追求著個性自由和人格理想,具有浪漫主義和超現實的審美價值觀。
三、神話傳說中體現出的樸素哲學觀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體系,主要意思是指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相通,所以一切人事都應該順乎自然規律,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雖然這個思想經由道家思想家莊子集大成,卻還是順應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體系發展而來。在中國古代先民看來,人處于宇宙和自然的中心,雖然受到自然的牽制束縛,但是可以憑借著自身的聰明才智與能力,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所以即便是出現在神話傳說中的天神,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的性格慈愛祥和,普度眾生,炎帝教人播種五谷、采藥治病,皇帝教人鉆燧取火、蓋房生活。而古希臘神話主要由天神和英雄的故事組成,天神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和主宰,戰爭是萬物之王,在這中間催生出英雄,也使人們分類成為神、人、奴隸和自由人。古希臘神話自始至終都貫穿著對立與和諧,西方哲學起源由此得以孕育。
四、神話傳說形態模式的異同
中西方的創世神話與傳說都產生在原始的氏族時期,剛開始發展的時候不過是依靠民間口頭流傳的方式,鮮有內容被記載于《山海經》、《淮南子》等古籍,然而文章散亂,內容也不全面。而西方神話則多用書本加以詳盡記錄,如《荷馬史詩》、《奧德修紀》等,保存良好,較為完善。我們從當中不難看出,由于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慣的差異,神話傳說的描述出現了不一樣的形態模式。中國的地理環境比較復雜,多山、臨海,表現在神話傳說中,高山型形態模式與海洋型形態模式并存,但是以高山型為主。《山海經》中所記的昆侖山,又名昆侖丘、昆侖虛,是萬山之祖,亦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而海為西海、赤水、黑水等,古無確指。西方創世神話的形態模式同樣以高山型形態模式為主,即希臘眾神均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二者同中有異。
中西方創世神話是世界文學中兩個璀璨的瑰寶,它們都反映出先民的生存智慧和民族精神,雖然產生都是由于對自然無知而產生的敬畏恐懼,從而通過想象轉換的神話傳說,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間迥異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念,中西方創世神話出現了比較大的差異化發展。在神話的初創時期,人類的思想、愿望、情感相通且具有共性,人類只不過以不同的方式創造了統一卻又各具特色的社會文明。對中西方創世神話與傳說進行比較和研究,能更好地還原古代先民的生活習慣與思想意識,對于研究人類進程的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等都有較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曹順慶.比較文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
[2]鄭克魯,蔣承勇.外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第3期.
[3]王光滸.中國希臘創世神話之異同,川北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
[4]盧沁鈺.從神話看中西文化異同——中西創世神話比較,文史研究.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