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楠, 梁 琨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云南 昆明650032)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我國臨床早產兒的死亡率逐漸下降。由于早產兒組織器官發育不足,無法正常吸吮和吞咽食物,對腸道喂養的耐受性較低,營養嚴重缺乏,尤其是蛋白質水平。有調查發現在2014年,我國早產兒宮外發育遲緩的比例大約為49%[1],因此應加強早產兒的靜脈營養支持。既往研究發現,營養缺乏會增加早產兒并發癥發生率,影響小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導致認知功能和語言功能障礙[2],甚至會導致死亡。因此,為了保證早產兒的營養供應和正常發育,在早期給予腸內營養聯合靜脈營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早產兒在分娩后早期急需大量的蛋白質,但是短時間給予大量營養物質會使得營養液滲透壓升高,影響機體的代謝反應,影響心腎功能。因此,探討早產兒營養支持的最佳方案成為臨床研究熱點之一。本文設計隨機對照雙盲試驗,分析不同腸內營養聯合氨基酸靜脈營養支持方案對早產兒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住院時間的影響和安全性,具體現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確診治療的早產兒共100例,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如下:①早產兒的胎齡低于37w,出生體質量低于2.5kg,出生時間低于24h;②早產兒家屬需簽定知情同意協議。排除標準如下:①伴有消化道、心臟和肝臟等先天性疾病的早產兒;②早產兒各項體征穩定性較低;③存在宮內窘迫或死亡的早產兒;④產婦伴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癥者;⑤無法耐受氨基酸和配方乳的早產兒。設計隨機對照雙盲試驗,將全部早產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 50 例。對照組中男31例,女19例;胎齡 28~36w,平均(33.08±2.35)w;出生體質量1.36~2.23kg,平均(1.75±0.28)kg;宮內生長受限發生率8.00%(4例)。研究組中男 32例,女18例;胎齡 27~36w,平均(33.41±2.32)w;出生體質量 1.37~2.26kg,平均(1.77±0.30)kg;宮內生長受限發生率10.00%(5例)。兩組早產兒的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醫院倫理學委員會的批準。
兩組均給予腸內營養配方乳聯合氨基酸靜脈營養,對照組的早產兒在出生后24h 內給予氨基酸的初始劑量為1.5g·kg-1·d-1,日增長劑量為1.0g/kg,最終維持劑量為3.5g·kg-1·d-1;研究組的早產兒在出生后 24h內給予氨基酸的初始劑量為2.5g·kg-1·d-1,日增長劑量為0.5/kg,最終維持劑量為3.5g·kg-1·d-1。兩組的早產兒在出生后 48h內給予腸內營養配方乳,初始劑量為15mL·kg-1·s-1,按照早產兒的耐受性調整用量。
營養支持2 周后,抽取早產兒的靜脈血,測定BUN、Cre、前清蛋白(prealbumin,pre-ALB)值,觀察并比較兩組早產兒的體質量達到2.5kg時間、身長增加率[(2周后身長-干預前身長)/干預前身長]、頭圍增加率[(2周后頭圍-干預前頭圍)/干預前頭圍]、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率。
全部試驗數據均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處理和分析。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對并發癥率等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早產兒的身長增加率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早產兒的住院時間和體質量達到2.5kg時間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早產兒的頭圍增加率無統計學差異(P> 0.05),見表 1 。



在治療2周后,研究組早產兒的Cre、pre-ALB值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早產兒的BUN值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見表2 。



研究組早產兒的并發癥率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3 。

表3 兩組早產兒的并發癥比較[n(%)]
早產兒的胃腸功能不足,代謝旺盛,對營養的需求量非常高,而早產兒出生后為其發育敏感階段,若營養供應不足則會長期影響早產兒的器官發育,甚至會導致神經功能的終生損傷。因此,在腸內營養的基礎上給予氨基酸靜脈營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往文獻研究發現,應用氨基酸靜脈營養支持能調節早產兒的營養,減少殘疾兒比例,增加早產兒的存活率[3]。但是,基于安全性考慮,傳統氨基酸靜脈營養的劑量偏低,給予時間多在早產兒出生后48h,易于導致宮外發育遲緩[4]。隨著氨基酸營養液的組成日益完善,靜脈營養對早產兒腎功能和代謝反應的影響較低。在楊慧等[5]的文獻研究中發現,早產兒在出生后24h 給予氨基酸靜脈營養支持存在較高可耐受性。而在SIFT Investigators Group[6]的文獻研究中表明,早期給予脂肪乳腸內營養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同晚期腸內營養相比,早產兒的并發癥率沒有統計學差異,另外在早產兒出生后早期給予脂肪乳腸內營養能避免高水平氨基酸對機體的影響。因此,為了保證早產兒的正常發育,本研究分析優化營養支持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本研究中,研究組早產兒的體質量達到2.5kg時間和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研究組早產兒的身長增加率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同汪細晶等[7]的文獻研究相符,由此可知應用優化營養支持方案能增強早產兒的營養水平,促進早產兒的發育。研究組早產兒的 pre-ALB 值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re-ALB 值為機體中的轉運蛋白,半衰期較短,當蛋白質不足時pre-ALB值降低,蛋白質水平充足則 pre-ALB 值升高,該指標對機體營養水平較為敏感,可見優化營養支持方案能提供充足的營養供應。在本研究中,在治療2 周后,研究組早產兒的Cre值比對照組的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早產兒的BUN值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這同章曄等[8]的文獻研究相符,由此可知應用優化營養支持方案能調節早產兒的代謝反應,改善機體的腎功能水平。由于早產兒的腎小管功能尚未完善,易于發生代謝紊亂,在出生后早期為腎功能迅速發育的階段,此時強化營養支持有助于早產兒腎功能的發育成熟。在本研究中,兩組早產兒的頭圍增加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這同Bulbul等[9]的研究結果相符,分析原因為嬰幼兒時期人體的頭圍增加速率較為緩慢,而在2周內頭圍增加值有限,今后可延長研究時間,探討不同營養支持方案對早產兒頭圍發育的影響。另外,在臨床應用時應嚴格控制腸內營養脂肪乳的用量,避免因早產兒脂質水平超標而影響肌肉的發育。
在本研究中,研究組早產兒的并發癥率比對照組的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優化營養支持方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由于氨基酸營養液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組成比例更貼合早產兒代謝和營養需求,因此能明顯降低代謝性酸中毒和宮外發育遲緩的發生率,這比殷大歡等[10]的文獻研究中單純應用高劑量氨基酸后早產兒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率更低。在本文中,兩組的膽汁淤積癥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兩組均早期給予腸內營養,有效刺激胃腸道功能的發育和完善。
然而,本研究分析營養支持效果的觀察時間較短,會存在早期早產兒病情波動較高的問題,今后可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探討不同營養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應用腸內營養聯合高劑量氨基酸靜脈營養能改善早產兒的代謝和營養水平,降低早產兒的住院時間,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廣泛推行。
[1]詹興星,包蕾.早產兒宮外發育遲緩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5,33(12):1016-1020.
[2]Oros D,Altermir I,Elia N,etal.Pathways of neuron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born small-for-gestational age or late preterm[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4,43(1):41-47.
[3]Turpin R S,Liu F X,Prinz M,etal.Parenteral nutrition prescribing pattern: a medical chart review of 191 preterm infants[J].Nutr Clin Pract,2013,28(2):242-246.
[4]Pampanini V,Boiani A,De Marchis C,etal.Preterm infants with severe 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EUGR) are at high risk of growth impairment during childhood[J].Eur J Pediatr,2015,174(1):33-41.
[5] 楊慧, 吳瑩, 劉俐.不同劑量氨基酸在早產兒靜脈營養中價值的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2):111-113,117.
[6]SIFT Investigators Group.Early enteral feeding strategies for very preterm infants: current evidence from Cochrane reviews[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n,2013,98(6):F470-F472.
[7] 汪細晶,汪微.早期應用不同劑量氨基酸對早產兒進行營養支持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藥房,2016,27(29):4117-4119.
[8]章曄,任義梅,羅妍妍,等.早產兒靜脈營養中不同劑量氨基酸的應用研究[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7,16(2):122-127.
[9] Bulbul A,Okan F,Bulbul L,etal.Effect of low versus high 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 on plasma amino acid profiles in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2,25(6):770-776.
[10]殷大歡,劉俐,樊書娟,等.早產兒早期靜脈營養中氨基酸起始劑量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1):49-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