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張番 黃敏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 錢景汾
2017年全國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動力轉換加快,回穩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根據海關統計,2017年1月-11月,我國農資進出口總額37031.5億美元,同比增長12%;出口20395.7億美元,增長8%;進口16635.8億美元,增長17.3%;順差3759.9億美元,收窄20.04%。其中,我國農藥出口結束兩年的衰退,實現出口數量和金額雙增長,其中制劑增幅大于原料。化肥出口則呈現一定程度的萎縮,我們的出口優勢在逐漸縮小,國內外兩個市場也一度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貿易司處長 王一軍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農資流通行業面臨著許多發展機遇,包括: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與農村消費水平不斷升級為農資流通領域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現代信息發展與應用為農資流通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實現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對農資流通行業提出來新的發展要求等。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促進我國現代農資流通行業發展要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要求,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升農資流通效率、降低農資流通成本、促進綠色發展為重點,以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管理模式為動力,以推廣先進供應技術和管理手段為支撐,大力提升農資流通行業發展水平,著力建設和發展農村現代化流通體系。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處長 仲鷺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共給不足并存。現代農業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潛力巨大,大有可為,農資與農業的關系更加密切,正在走向融合發展道路。未來,農資企業應研發高效化復合化機械化配方化的產品,并在農化服務方面加大力度,向農化服務型企業發展,提升對農民的服務能力。在農資行業快速轉變的時期,建議企業深刻把握行業發展趨勢、農業需求變化,在肥料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一等商務秘書 耿協威
2017年我國貿易進出口實現較大突破,同時也存在著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導致目前我國化肥行業面臨不少困難和壓力。但從發展趨勢和結構調整方向看,化肥產業改革路徑清晰、前景可期、機遇猶存。主要體現在:世界經濟逐步復蘇,前景看好;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優化、企業主動轉型、行業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引進來”“走出去”并行擴大,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高;行業平臺搭建不斷豐富,協調自律工作大有可為;政策調整助益,提升了化肥貿易出口發展空間。未來化肥行業要堅定不移地持續推進深化化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市場環境和政策調整,提高競爭能力。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高力
據2018年1月9日調查,全國尿素日產量12.33萬噸,與上周同期相比上漲3.02%,同比下降7.66%。其中,煤頭企業日產量11.02萬噸,與上周同期相比上漲3.6%,同比上漲4.68%;氣頭企業日產量1.31萬噸,與上周同期相比下降1.62%,同比下降53.66%。受原油及天然氣價格影響,近期國際尿素市場止跌回升,到目前中國尿素出口價格偏高,出口量將進一步下降。預計2018年中國一季度的出口量將低于每月10萬噸。根據2016年和2017年水平預測,今年1月-4月春耕期間尿素產量為1620萬噸,1月-4月出口量為40萬噸,春耕期間供應量3112萬噸。新增產能匱乏、環保安全壓力、天然氣供應短缺等,成本壓力導致行業開工率在2017年四季度及2018年一季度低位徘徊,農業用肥減少趨勢有望放緩,工業需求繼續增加,國際市場價格走高,出口有望恢復,原油帶動化工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將支撐尿素價格堅挺。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郭衛
從跨國公司熱點產品看創新趨勢,我國農藥企業應加強產品差異化建設,生產有安全環保優先、可持續發展的產品,與專利產品復配新劑型作為競爭主要策略,開發非專利產品的應用領域,構建終端服務平臺。在技術創新方面,圍繞交叉學科開展的靶標發現、分子設計等核心技術是新農藥創制研究的必然趨勢;解決抗性問題成為農藥研發的重點攻關課題,應用生物技術,尤其是高通量篩選技術,發現創新農藥是今后活性評價研究重點;另外,還重視綠色化學在農藥開發中的應用。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秘書長 李光
繼2016年產量同比下跌7.4%后,2017年前11個月,磷復肥產量繼續小幅度下降0.8%。其中磷酸二銨產量1482.2萬噸,同比下降1.9%;磷酸一按產量1276.6萬噸,同比下降3%。2018年市場將面臨著農業消費減少、出口形式嚴峻、產量下降、產能退出緩慢、原料價格相對堅挺等情況,在國內國外大環境的影響下,新型肥料及大數據服務產業將成為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秘書長 徐曉軍
2018年硫酸行業將迎來更為困難的一年。一是我國新建硫酸產能不斷投產,產能過剩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有色金屬冶煉新的大型項目接連上馬(2017年我國新建硫酸產能430萬噸,2018年預計新建產能1120萬噸,其中800萬噸為有色金屬冶煉制酸);二是工業用酸需求難有大的增長,化肥用酸需求還將進一步下降,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三是2018年韓日的硫酸產量將恢復正常,不僅我國硫酸出口再難覓良機,且韓日硫酸傾銷到我國的量也將增長,對我國硫酸市場將造成更大的沖擊。
中國化學礦業協會副理事長 王君
對磷礦工業來說,預計2018年全年磷礦石供需要好于或與2017年持平,磷礦石產銷基本平衡。提出四點磷礦開發利用政策建議:一是適當控制磷礦產能的過快增長,鼓勵中低品位磷礦資源利用;二是在行業內推廣利用先進技術,集約化、規模化改造中小企業進入支柱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引導、幫助、支持磷肥和磷化工企業把產品做到高端、精細、高附加值;三是加大礦產品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向行業綜合典范企業學習,以肥為本,以精細高端磷化工為盈利點;四是在當前礦業困難時期暫時放開磷礦石出口配額限制,降低出口關稅。
英國商品研究所高級分析師 鞠昊
2017年國產鉀產量略有下滑,穩定在740萬噸左右,鹽湖集團鉀肥產量,在2016年的基礎上繼續下滑,預期在480萬噸左右。除去國儲存量,2017年末商業貿易港口庫存量處于近幾年的低位,預計只有50萬噸左右,沒有執行完的合同數量大概還有200萬噸結轉到2018年執行。邊貿進口數量以及其他大合同海運數量,預計今年上半年,即使沒有簽訂2018年大合同,進口量應該也能夠達到300萬噸。2018年上半年,國產氯化鉀產量應達到280萬噸-290萬噸,考慮去年結轉到今年的可貿易庫存,中國可用的可貿易鉀肥可達到900萬噸,滿足春耕沒有問題。
北京樂農道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 郭強
京東農服平臺定位于打造專業化開放平臺,提供專業的農業技術服務和產品服務,對生產廠家、經銷商、農戶開放,資源共享;提供標準化管理方案梳理平臺,產品體系與管理方案相匹配,針對性更強;建立全新的服務渠道,挖掘培育一批具備全產業鏈運作潛力的服務商;鼓勵和扶持農資經銷商轉型,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經營管理模式,客戶管理數據化,經營推廣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