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的重要工作內容,而內部控制是規范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與有效舉措,將二者結合起來,對于提升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有效規范事業單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專門探討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和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探索性提出應對措施與改進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 事業單位 資產管理 國有資產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國民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財政投入的不斷加大,我國的國有資產規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態勢,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形勢隨之變得越來越迫切、相應呼聲也是越來越高。作為國有資產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事業單位資產,亦同樣面臨上述問題,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為了做好新形勢下資產管理工作,加快建立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系,更好地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有效運轉和高效履職的需要,提升資產管理水平,財政部于2016年印發了《財政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財政部于2012年頒布實施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內部控制和資產管理二者對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性。從內部控制角度規范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也因此成為一個較為新穎和有研究價值的課題。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專門探討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和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探索性提出應對措施與改進建議。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
事業單位不論是在資產管理方面,還是在內部控制方面,可以說都存在著不足之處,它們都不同程度影響著事業單位的發展。為了更好提升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有效規范事業單位發展,筆者分別探析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和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具體概括如下: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
1.對《規范》內容認識不夠深入,作用有待發揮。《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于2012年由財政部頒布,并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主要目的就是以法規形式來進一步規范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發展,其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全國各類事業單位,雖然深知《規范》的頒布、實施,但卻普遍缺乏對其內容的深入學習和認識,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規范》作用的有效發揮。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控流于形式。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離不開內部控制的監督、監管職能,需要有一套健全的內控制度支持。由于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不健全,內部控制也因此流于形式。主要表現為內控制度建設不切合單位實際情況,可操作性不強,未構建既有機聯系又相互制衡的內部工作機制。
(二)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
1.資產管理處置不合理,國有資產流失。資產流失可以說是所有事業單位都存在的問題,其表面原因是資產管理處置的不合理,而深層次原因則是缺乏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有的事業單位在資產處置上缺乏公開、流程不合理;有的事業單位對本不應該報廢的資產進行報廢處理,只因為有條件購置新資產,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也有的事業單位不對資產價值進行科學評估就予以低價賤賣,而收購這些資產人員的背景也是不明不白,不排除單位故意賤賣資產的可能。
2.資產監督檢查滯后,監管責任不清。監督檢查是規范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與有效措施,但在我國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卻存在著一個監督檢查滯后問題,加之有的單位“有意”模糊監管責任,監督檢查作用始終沒有真正發揮出來。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上級監督管理部門沒有把握好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關鍵環節,比如在進行資產產權登記、資產處置過程中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另一方面是事業單位有故意隱瞞資產處置方式、時間、過程等的嫌疑,并相互推諉責任,達到擱置問題目的。
二、內部控制角度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問題對策與改進建議
內部控制是規范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與有效措施,也是規范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重要與有效措施,從內部控制的完善角度改進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對于促進二者的共同與健康發展、促進事業單位的規范與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規范》宣傳學習力度,提高認識,發揮其內控管理指導作用
就對《規范》認識不夠深入,阻礙其內控管理指導作用發揮的問題,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與培訓學習力度,提高事業單位管理者、普通職工的認識水平,自覺抵制資產處置過程中的權力濫用,以此促進《規范》內控管理指導作用的發揮。
(二)完善資產管理的內控制度設計,提升資產管理效能
事業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以風險為導向,在資產管理崗位設置、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建立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的銜接,構建既有機聯系又相互制衡的內部工作機制,為其更好的應用于資產管理鋪平道路。
(三)優化資產管理業務流程。嚴把處置關,避免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流程化是當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主要特點之一,其對規范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作用重大,特別是對那些資產種類較多、規模較大的事業單位;但既使是如此,還沒有徹底避免資產流失問題。為此,有必要進一步優化、改進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業務流程,特別是嚴格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流程,是避免資產流失的有效措施。
(四)完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強化對資產流失的問責
所謂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是指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及效果等的一種評價,是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起著發現、改進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問題的作用。特別是通過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完善,進一步明確、落實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責任,避免出現事業單位資產流失“問責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