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華
(天津市津南區咸水沽醫院檢驗科,天津 300350)
骨折患者由于創傷導致肢體疼痛、腫脹,造成功能障礙,使患者的血液處于高黏、高凝、高聚狀態,極易發生深靜脈血栓。國外學者研究表明,有將近50%的創傷患者誘發DVT[1]。FDP與DD常被骨科用于患者是否發生血栓等并發癥的重要檢測指標。本文旨在探討FDP與DD聯合檢測在骨折患者診斷中的應用評價。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骨科骨折患者98例為研究組,患者均無肝功能損害、凝血功能障礙、血栓性疾病等嚴重病癥,同時選取正常健康人98例作為對照。對照組男47例,女51例,年齡18~82歲,無任何骨折或錯位現象;研究組男53例,女45例,年齡20~85歲,骨折類型為股骨粗隆間骨折21例,髖部及股骨頸骨折30例,脛腓骨骨折20例,足部骨折27例。術后經彩色多普勒與靜脈造影檢查,11例發生DVT,2例發生PTE。
1.2方法:對照組及研究組術前、術后2 d、5 d、7 d采集空腹靜脈血,按1∶9比例[3.8%(W/V)枸櫞酸鈉0.2 ml+靜脈血1.8 ml]充分混合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漿備用。檢測儀器為cs5100全自動血凝儀,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定量檢測,試劑全部由希森美康公司提供。DD的正常參考范圍0~0.55 mg/L,FDP的正常參考范圍0~5 μg/ml。

術前、術后合并及未合并DVT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漿DD聚體與FDP在并發組中術前、術后2 d、5 d、7 d檢測結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未并發DVT組術前、術后2 d、5 d、7 d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并發DVT與未并發DVT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術前 DD FDP 術后2d DD FDP 術后5d DD FDP 術后7d DD FDP 未并發DVT851.46±0.58①7.21±3.63①1.49±0.61①7.16±3.48①1.45±0.60①7.09±3.31①1.42±0.58①6.88±3.04①并發DVT131.48±0.60①7.36±3.58①5.01±1.89①11.87±9.18①8.62±2.30①14.3±8.65①9.13±3.11①13.1±7.84①對照組980.23±0.092.81±0.99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DD是交聯纖維蛋白形成的產物,如濃度增加表明體內有纖維蛋白血栓形成和繼發纖溶現象[2],DD還是證明體內存在繼發纖溶的特異指標,且可以作為體內血栓形成的無創性指標[3]。而FDP則是交聯纖維蛋白、非交聯纖維蛋白及纖溶酶降解纖維蛋白原的總稱,血液中的FDP上升可說明有纖溶亢進現象[4]。本研究對FDP與DD聯合檢測可增強DD的結果確認,FDP的敏感性優于DD。如果FDP與DD均為正常值,則可基本排除靜脈血栓風險。當懷疑復發DVT時,若FDP、DD結果正常,可排除復發DVT的可能性。若介于正常值上限與陽性預判值之間的情況下,則可進行動態監測,若有快速上升趨勢則有可能形成血栓。
下肢骨折是DVT的常見誘因,應有效預防。彩色多普勒只能檢測已形成的DVT,無法預測DVT的發生,一旦骨折患者發生血栓性疾病,將會造成可怕的后果,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預測骨折患者術后血栓的發生,對骨科臨床治療至關重要[5]。因此,血漿FDP與DD濃度升高可視為體內高凝和血栓形成的理想指標,對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的診斷及預后判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降低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十分重要[6]。本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FDP與DD定量檢測,探討骨折術后血栓性疾病的價值評估,結果顯示:血漿FDP與DD檢測水平在正常對照組與未并發DVT組及并發DVT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骨折患者進行FDP與DD的動態檢測,能及時預防DVT的發生,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治療與評估。
[1] Geerts W H,Code K I,Jay R M,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ftertermajor trauma[J].N Engl J Med,1994,331(24):1601.
[2] Parent F,Maitre S.Raherison C,et al. Diaguostic Value of D-dimer in Patients,with suspected pulmonaryem bolism:results from a muhicentre outcome study[J].Thromb Res,2007,120(2):195.
[3] 詹前美.D-二聚體、FDP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廠礦醫學,2006,19(4):362.
[4] 譚齊賢,張叔平.臨床血液學和血液檢驗[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85.
[5] Ollendorf D A,Vera I,lonch M,et al.Cos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followingmajor orthopaedic surger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Am J Health Syst Harm,2002,1750(59):1009.
[6] 王鴻利.廣泛開展血栓與止血的檢驗和醫用[J].中華醫學檢驗雜志,1995,1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