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茂
(五河縣職業技術學校,安徽 蚌埠 233300)
國家實行的對口升學政策惠及了千萬職校學子,進入大學深造發展,但職校在進行對口升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對專業課教學中,就存在專業課教法不一致,教學效果難以提高等問題,筆者結合所任教的《機械基礎》課程,簡要談談對口升學班的專業課程教育教學。
雖然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總體不佳,但相對來說,能夠進入到對口升學班的學生,一般都是本校學習比較優秀的學生,最起碼是對今后的發展有想法的。所以在學習自覺性方面不需要多擔心,在自我管理意識上也相對較強,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進入對口升學班后,學習一段時間,發現專業選的并不合適,或者因為學習難以提高而失去信心等;在相關專業課上,有一定的興趣,但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等等。
目前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課程設置方面,雖然總體是以“理實一體化”教法為主,但理論偏多,實踐還是偏少,如在講述機構的原理時,還是以書本或圖例講解為主,缺乏現場的實驗臺架展示或讓學生自己親手操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對于對口升學班的學生,重在對專業課程知識的灌輸,缺乏對學生這個階段的心理特征分析,缺少對他們在校學習和生活的關愛,如有些學生剛從普通中職生轉入對口升學班后,學習壓力陡增,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相對于其他面向就業的中職生來說,就有些偏向于“應試教育”了,而忽視了實踐實驗對提高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
結合多年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經歷,雖然不一定有多少經驗,但希望對提高機電專業課教學有所幫助。中職學校對口升學班中,像機械、機電、汽車等工科類專業,可以通過改變課程設置、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等方法來提高專業課程的教育教學。
中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應試教育,在學生要求方面肯定不能同一而論,進入中職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普通高中學習的“不適應者”,所以進入中職學校后,如果再沿用普高的傳統教學方法,學生肯定不適應。因此,要嘗試在任教前對班級學情進行調查摸底,分析出學生對《機械基礎》課程的熱愛程度、期待的教學方法以及針對學生自身最高效的學習方法等問題,當對班級的這些學情熟悉后,對教師后期開展有效教學,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有很大幫助。
中職層次的《機械基礎》課程是為適應中職生的接受水平,涉及的知識點雖然不深,但知識面很廣,因此,教師在制定該課程的課程計劃時,務必要遵循對口升學班級學生的特點,及時改變課程計劃,充分備課,全書近30個章節知識點中,建議每個章節由工程實例引出基本理論,以興趣為導向,略去某些繁瑣的數學推導,編入一定數量的例題和習題,同時,學校要創造條件,建成相應的機械基礎原理實驗室,帶學生到實驗室參觀或演示相應的機械原理結構等,學生在觀看實驗效果之后,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實踐,既加深了印象,也便于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雖然機電專業等工科類課程實踐性較強,但必要地理論基礎也不可少,因此,教師在講述機械理論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提前搜集資料、分組討論、找出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實例,再回到書本,對照參考,找出知識點的不同點和不足之處,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重在安排學習任務、引導分析、解疑答難等工作,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又能提高教學效果。
要想進一步提高對口升學班的專業課程教學質量,除了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之外,教師在課程教研教改方面需要做的還很多,如關注當前最前沿的機械加工技術、最新的機械加工材料等,最重要的是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嘗試通過讓學生觀看《大國工匠》《中國大能手》《超級工程》等相關節目,來增強他們的專業榮譽感,從而在根本上提高機電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
[1]閆慧琴.中職《機械基礎》教學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8, (05):65.
[2]聶喜會.理實一體化教學如何融入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8, (05):115.